- 年份
- 2024(10191)
- 2023(14870)
- 2022(12896)
- 2021(12239)
- 2020(10266)
- 2019(23411)
- 2018(23466)
- 2017(44044)
- 2016(24235)
- 2015(27039)
- 2014(27026)
- 2013(26798)
- 2012(24330)
- 2011(21706)
- 2010(21835)
- 2009(19859)
- 2008(19650)
- 2007(17527)
- 2006(15307)
- 2005(13428)
- 学科
- 济(89468)
- 经济(89374)
- 管理(83488)
- 业(77874)
- 企(68731)
- 企业(68731)
- 方法(42760)
- 数学(35745)
- 数学方法(35320)
- 财(26227)
- 中国(23639)
- 技术(23358)
- 农(22854)
- 业经(21780)
- 学(20684)
- 理论(18115)
- 制(18084)
- 务(18084)
- 财务(18001)
- 财务管理(17969)
- 地方(17225)
- 企业财务(17105)
- 和(16720)
- 农业(15736)
- 划(15686)
- 贸(14921)
- 贸易(14910)
- 银(14871)
- 银行(14828)
- 易(14510)
- 机构
- 大学(337382)
- 学院(335511)
- 管理(139734)
- 济(127274)
- 经济(124147)
- 理学(119842)
- 理学院(118530)
- 管理学(116621)
- 管理学院(115970)
- 研究(108376)
- 中国(81319)
- 京(72479)
- 科学(69442)
- 财(60001)
- 所(54415)
- 农(53156)
- 业大(50648)
- 江(50173)
- 中心(50051)
- 研究所(49752)
- 财经(47409)
- 北京(45620)
- 范(44007)
- 师范(43565)
- 经(43133)
- 农业(41669)
- 州(41055)
- 院(39651)
- 技术(37929)
- 经济学(36481)
- 基金
- 项目(231928)
- 科学(182397)
- 研究(169421)
- 基金(167203)
- 家(146184)
- 国家(144949)
- 科学基金(125036)
- 社会(104849)
- 社会科(99401)
- 社会科学(99372)
- 省(91818)
- 基金项目(89371)
- 自然(82747)
- 自然科(80770)
- 自然科学(80753)
- 自然科学基金(79330)
- 教育(78358)
- 划(76843)
- 编号(69156)
- 资助(68129)
- 成果(55675)
- 创(51961)
- 重点(51464)
- 部(50648)
- 发(48488)
- 创新(47825)
- 课题(47545)
- 科研(44022)
- 项目编号(43313)
- 教育部(43307)
- 期刊
- 济(138958)
- 经济(138958)
- 研究(95236)
- 中国(70043)
- 管理(54884)
- 学报(54069)
- 科学(50039)
- 财(47950)
- 农(46439)
- 教育(42144)
- 大学(40410)
- 学学(37583)
- 农业(32661)
- 技术(32646)
- 融(27317)
- 金融(27317)
- 财经(22791)
- 业经(22474)
- 经济研究(20969)
- 图书(20913)
- 业(19748)
- 经(19486)
- 科技(19147)
- 技术经济(18031)
- 问题(17116)
- 理论(16197)
- 资源(15602)
- 版(15422)
- 现代(15383)
- 实践(14954)
共检索到494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殷俊杰 王思梦 邵云飞
运用联盟组合管理能力高效获取和利用企业外部关键资源,对于提升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从企业资源观的视角,构建了联盟组合管理能力、关键资源获取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显示,联盟组合管理能力的三个维度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治理和组合协调对关键资源获取有显著影响,而关键资源获取又显著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关键资源获取在关系治理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组合协调和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晓娜 彭灿 李瑞雪
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创新模式,为隐性知识获取提供通道,对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发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技能型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正向影响;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贾大风 吕希琛 杨慧兰
市场需求快速变化和技术变革动荡的双重诱因,使得突破性创新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实现技术跨越的战略工具。装备制造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可以获得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及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和隐性知识吸收能力,进而影响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绩效与过程绩效。完善突破性创新政府政策机制、完善突破性创新支撑体系和强化企业突破性创新主体地位等能有效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装备制造企业 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秦剑 王迎军 崔连广
整合资源基础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考察关键资源对跨国公司在华突破性创新绩效的驱动机制,利用中国13个省165家在华跨国公司样本,识别出跨国公司在华突破性创新的两种关键驱动资源为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构建驱动资源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模型,采用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同时驱动跨国公司在华突破性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绩效,而过程创新对产品创新有正向影响。因此,要有效提高突破性创新绩效,在华跨国公司应将有限的要素优先投资于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构建上,注重顾客关系管理和竞争者研究,并在突破性创新实践中加强过程导向,重视信息系统和工艺流程,突出过程创新的重要...
关键词:
营销资源 技术资源 突破性创新 跨国公司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霍影 江晓林 孙辉
本文选择芯片行业巨头英伟达藉由“市场先制行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进行突破性创新的发展历程进行单案例探索。研究发现:英伟达从进入行业到深耕行业再到引领行业,依靠先于市场变化的突破性创新,依次形成了企业自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通用创新平台和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以此为演进节点,在关键核心技术、核心开发用户和关键核心市场3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性创新,进而从后发企业发展成在位企业再演变成为领军企业。提出“市场先制行动”的多维构念,刻画出后发企业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进行突破性创新的演化过程模型,揭示出“核心用户”和“关键市场”才是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企业形成“卡脖子”优势的原因。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市场先制行动 突破性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迪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创新氛围、知识管理能力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对珠海市13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组织制度、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对知识管理能力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在组织制度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的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不仅对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知识管理能力间接影响突破性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延信 吴祈宗
本文从技术特征、产品特征和市场特征三个方面总结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差异,针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其创新网络组织结构,运用战略能力、职能能力和项目能力三个维度阐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能力,指出学习是提升该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学习与渐进性技术创新学习间的区别。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丹丹
本文构建了集群网络结构、资源获取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者间关系的假设模型,并以178家旅游企业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规模、网络开放度和资源获取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间均存在显著正向回归效应;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部分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完成,网络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没有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完成,网络开放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来完成。
关键词:
集群网络结构、资源获取能力 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海运
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是知识积累、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加强知识管理对实现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企业必须对已经积累的知识予以管理,提高将不同来源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并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知识的获取、整合、扩散、创新这四个层面揭示了企业突破性创新过程中知识积累机制。知识的存量、增量和质量不断增强并转化成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能量揭示了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知识转化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完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能力培育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冰峰 王笑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突破性创新是实现技术跨越的关键要素。知识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来源,有效的知识治理对实现突破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知识治理能力与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知识治理能力可以通过研发需求不确定性、研发技术不确定性和研发开放度来推动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提升,而知识整合能力在突破性创新绩效提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构建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机制,破解创新体制约束;强化研发团队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治理机制,加快创新扩散速度;提升研发创新网络化机制,推进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等。
[期刊] 预测
[作者]
叶江峰 任浩 郝斌
运用联盟管理能力高效获取和利用企业外部异质性知识,对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上海、江苏和浙江261个创新类企业为样本,考察企业间知识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联盟管理能力如何对这种关系产生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知识异质性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效应;联盟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粘结能力)正向调节企业间知识异质性与创新绩效间的曲线关系。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外部异质性知识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解释和参考。
关键词:
企业间知识异质性 联盟管理能力 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博 邵云飞 王思梦
将网络嵌入性的结构维度(结构洞)和关系维度(关系质量)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外生视角剖析了联盟组合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基于23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联盟组合管理能力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结构洞和关系质量分别在联盟组合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关系质量能够显著正向调节结构洞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