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9)
2023(9951)
2022(8138)
2021(7384)
2020(6236)
2019(13858)
2018(13611)
2017(26619)
2016(14209)
2015(15889)
2014(15675)
2013(15629)
2012(14239)
2011(12433)
2010(13066)
2009(12202)
2008(12478)
2007(11514)
2006(10430)
2005(9757)
作者
(39955)
(33286)
(33093)
(31370)
(21655)
(15721)
(14977)
(12763)
(12413)
(12310)
(11308)
(10999)
(10918)
(10656)
(10459)
(10059)
(10020)
(9676)
(9657)
(9497)
(8216)
(8211)
(8190)
(7647)
(7571)
(7416)
(7372)
(7327)
(6693)
(6479)
学科
(82016)
(77041)
企业(77041)
(66023)
经济(65945)
管理(63775)
业经(27291)
方法(26159)
(24190)
(23652)
技术(21163)
(19087)
财务(19056)
财务管理(19041)
数学(18215)
企业财务(18019)
数学方法(18000)
(17836)
农业(17337)
中国(15078)
(14304)
(14140)
理论(13418)
(12805)
技术管理(12746)
企业经济(12320)
(12249)
贸易(12242)
经营(12223)
(11972)
机构
学院(212256)
大学(202267)
(95079)
经济(93315)
管理(90762)
理学(77163)
理学院(76543)
管理学(75776)
管理学院(75363)
研究(65178)
中国(52895)
(45166)
(41697)
财经(34942)
科学(34936)
(34345)
(31787)
(31688)
(31570)
中心(29887)
研究所(28030)
经济学(27076)
业大(26763)
(26680)
北京(26299)
商学(26259)
商学院(26032)
财经大学(25255)
农业(24525)
经济管理(24478)
基金
项目(130686)
科学(105996)
研究(102304)
基金(95131)
(79951)
国家(79128)
科学基金(70850)
社会(66156)
社会科(62966)
社会科学(62953)
(52890)
基金项目(49508)
教育(46391)
自然(44060)
自然科(43112)
自然科学(43105)
自然科学基金(42421)
(42151)
编号(42126)
资助(38386)
成果(33279)
(33026)
(31749)
(29443)
(29355)
课题(28991)
重点(28784)
创新(28686)
(27436)
国家社会(26895)
期刊
(113747)
经济(113747)
研究(64115)
中国(42340)
管理(41341)
(38666)
(30689)
科学(25103)
技术(24501)
(21680)
金融(21680)
农业(21466)
教育(21388)
学报(21272)
业经(21075)
大学(17807)
财经(17727)
经济研究(17620)
学学(17015)
(15387)
技术经济(15059)
问题(13999)
(13902)
(12420)
现代(12221)
世界(11706)
财会(11592)
国际(10968)
商业(10884)
科技(10715)
共检索到329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允尧  生延超  姜向阳  
企业加入技术联盟以分享联盟伙伴互补性的技术能力,是企业加入技术联盟的根本动机,也是联盟接收企业的决策依据。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盟外企业入盟的激励约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企业而言,必须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保证自己在加入技术联盟后技术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对联盟而言,则要尽可能地吸收那些技术能力互补的企业,以尽可能地整合联盟内部力量,达到技术能力提升的目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洋  
本文在对战略联盟相关理论综述评析的基础上,从单个企业的角度,探讨了相应的企业策略,以及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参与联盟运作的一般程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静  
基于当今激烈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积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利用营销联盟,实现各成员的共同协作。同时,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能力也呈现持续动态过程,而营销优势源自于动态能力,其不断重构、更新资源,形成与外部环境匹配的新能力。因此,文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研究营销联盟的构建,为企业营销联盟的发展提出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加强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构建企业管理机制及风险管理体系等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耀吾  曾科  赵雅  
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技术标准化及其市场效益的重要形式,企业所拥有的专利组合是决定企业在联盟中地位、作用与利益分配谈判力的重要基础。本文应用Shapley值法构建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博弈模型,研究高技术企业基于专利组合的联盟动力与不同策略,揭示企业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合作机理。对TD-SCDMA案例的分析表明,实践与理论上的研究结论基本相符。这对于我国企业探索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化途径,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东旭  汤建影  
本文分析了技术外溢对联盟企业与非联盟企业最优规模的影响,研究了当存在技术外溢效应时,非联盟企业的技术创新策略。结果表明,技术外溢会使非联盟企业最优规模增加,同时使联盟企业的利润外部化成为消费者福利;技术外溢效果越强,非联盟企业愿意支付的技术转让费越少,联盟企业的授权动力越大。单位成本的降低幅度也是影响非联盟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重要因素。只有降低幅度比较小的时候,非联盟企业通过支付技术转让费获取授权的技术创新才有可能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思谕  
中国企业跨国联盟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系统,分为基础层、操作层和环境适应层。可以采用模块化方式,从纵向与横向视角,构建中国企业跨国联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扩展的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作为评价指标的赋值与赋权方法。中国企业跨国联盟能力的大小,可划分为很小、小、中等、大、很大5个等级。根据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强化联盟的基础能力、提高联盟的运营能力、增强联盟的环境适应能力3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国企业跨国联盟能力的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宏起  刘希宋  
本文针对基于战略联盟组织学习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综合优势问题,系统地研究了联盟各发展阶段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式,运用战略联盟组织学习思想建立了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综合优势的策略模型,并提出了有关的学习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喻登科  苏屹  邓群钊  
企业联盟能通过资源共享促进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形成和企业成长。企业联盟成长包括联盟运行和联盟发展两个维度,企业联盟发展受联盟力的影响,而联盟企业、联盟力及其作用效果满足经典力学理论,据此构建企业联盟发展的力学模型,并通过对其公式推导,得到企业联盟发展的四大定理——"偏利共生"定理、"宇称不对称"定理、"大数中心"定理和"动态自稳定"定理及相关推论,而算例分析也对定理进行了验证,最后,相应提出了企业联盟发展的联盟网络、领先跟随、动态平衡与选择培育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立群  柯昌清  
本文根据技术所处阶段和企业技术能力强弱对比关系总结了各类技术战略联盟的特点,构建了技术战略联盟中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过程模式。研究表明,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有效地将合作企业的隐性知识整合到企业自身的技术中,并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知识与合作企业的知识进行融合,从而进行新一轮学习。如此多次循环,企业通过不断学习,技术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朝晖  易朝辉  
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然而,欠发达地区存在着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有限、技术创新人才缺乏、高新技术研发落后、战略性和长期性的产学研合作缺乏、政府有效支持不力等不足。因此,本文就欠发达地区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来加快技术进步,并从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企业资源整合与合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加强学习能力培养、发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效应等方面,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对策与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彬  郭焱  
本文简要介绍了战略联盟的产生背景和优势,分析了制约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联盟伙伴选择不当、联盟模式选择不合理以及联盟管理水平低下,阐述了如何挑选合适的联盟伙伴,怎样选择正确的联盟模式,以及如何做好联盟的关系管理,才能保证我国企业实施有效的战略联盟,并提出了企业组建战略联盟发展方向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景波  孙万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宏志  
本文由关系资本的三项关键要素———信任、友谊与尊重入手 ,讨论企业间策略联盟关系运作的影响因素 ,认为 :基于对于联盟伙伴的信任 ,企业才愿意提供联盟伙伴进一步的资源能力 ;友谊的存在 ,是促进企业间勾通的顺畅 ,对于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具有加分的效果。尊重联盟伙伴专属性资产的所有权 ,不进行抄袭、偷窃等投机行为 ,是保持企业间策略联盟关系的存续关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闫黎  赵艳萍  罗建强  
为了解决中小物流企业联盟收益分配的难题,在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针对多个中小物流企业,考虑成员企业的机会收益、贡献及主导企业的影响,利用合作对策理论,探讨联盟的收益分配,构建收益分配模型。采用多目标决策规划求解模型,用"风险共担"思想对分配结果进行修正。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收益分配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时民  
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策略联盟这一特定的企业间合作模式在扩大出口中的意义和作用。介绍了台湾地区中小企业通过策略联盟开拓海外市场的成功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国内中小企业构建出口策略联盟的方式与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