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
2023(380)
2022(320)
2021(296)
2019(629)
2018(576)
2017(1016)
2016(593)
2015(711)
2014(767)
2013(696)
2012(657)
2011(651)
2010(668)
2009(574)
2008(623)
2007(534)
2006(491)
2005(491)
2004(409)
作者
(1949)
(1756)
(1673)
(1610)
(1119)
(846)
(814)
(655)
(653)
(638)
(627)
(622)
(610)
(583)
(557)
(546)
(517)
(503)
(485)
(484)
(463)
(411)
(392)
(389)
(369)
(358)
(357)
(355)
(354)
(350)
学科
(2582)
经济(2579)
关系(1297)
(881)
经济关系(881)
管理(707)
(705)
(662)
贸易(662)
(646)
(629)
金融(629)
国际(617)
(568)
世界(551)
区域(530)
(530)
中国(529)
(478)
地方(477)
方法(473)
区域间(468)
(448)
企业(448)
教育(425)
农业(411)
数学(407)
数学方法(399)
对外(384)
(353)
机构
大学(9430)
学院(8419)
研究(5158)
(3267)
经济(3186)
科学(3110)
中国(3077)
(2982)
研究所(2740)
(2189)
(2039)
管理(2038)
(1924)
中心(1901)
(1773)
师范(1758)
农业(1743)
理学(1652)
理学院(1617)
教育(1576)
管理学(1556)
管理学院(1547)
师范大学(1511)
研究院(1510)
科学院(1498)
北京(1420)
国际(1339)
业大(1318)
(1270)
(1258)
基金
项目(5498)
科学(4019)
基金(3805)
研究(3778)
(3682)
国家(3657)
科学基金(2589)
社会(2054)
(1947)
社会科(1936)
社会科学(1935)
教育(1910)
基金项目(1900)
(1780)
自然(1745)
自然科(1704)
自然科学(1704)
自然科学基金(1670)
资助(1565)
成果(1504)
重点(1460)
编号(1338)
(1334)
(1274)
课题(1193)
计划(1170)
中国(1114)
科研(1090)
教育部(1079)
科技(1055)
期刊
(4594)
经济(4594)
研究(3401)
(2171)
学报(2006)
中国(1969)
教育(1913)
农业(1675)
科学(1651)
世界(1430)
大学(1396)
国际(1360)
(1270)
学学(1232)
(1197)
论坛(1197)
(1182)
(933)
世界经济(848)
管理(811)
(784)
(735)
金融(735)
经济研究(649)
东北(647)
东北亚(647)
北亚(647)
亚太(623)
亚太经济(623)
(623)
共检索到16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本书  
面向东雨亚、走向东南亚,应该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联合大西南,走向东南亚,是我们西南地区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一中国西南地区之所以要把走向东南亚,作为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西南地区在历史上与东南亚地区,有过密切的经济、文化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孝军  杨筠  
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国际区域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文章认为,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伴随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的建成而更加紧密。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之间在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外部竞争压力与内部发展诉求,会在现有有利合作条件下,形成有利于双方的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格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静  
西南开发与对东南亚的开放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徐静一、对西南传统开发战略的重新检讨十多年来,中国西南绝大多数开发方案都贯穿了"以资源导向"的思路,即以当地资源确定开发产业的构成。这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低、经济启动资金不足、技术有限的情况下,不失...
[期刊] 改革  [作者]
抓住机遇,联合开发西南大陆桥──中国西南开放与东南亚、南亚关系第五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议述要中国西南开放与东南亚、南亚关系(亚洲西南大陆桥发展协作系统)第五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2月4~6日在重庆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等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筠  巴春生  
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推动中国西南-东南亚产业带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带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策略: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区域协调机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外向型产业带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理东  
从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确立,中国已经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在就业的驱动下,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东南亚地区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由于东南亚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存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师资匮乏且师资实践能力不足等内在问题,以及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政府间的合作平台搭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等外在支持,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搭建东南亚合作平台成为必然。我国高职院校可通过对东南亚地区开展基础性援助、开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伊继东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背景下,以国际视野培养面向东南亚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云南实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和云南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突破。云南师范大学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创建了"2232"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发展理念和实践举措对于边疆高校开展国际化办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伊继东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的建设发展,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社会交往日益密切,具有"东南亚知识"、"东南亚意识"和"东南亚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剧增,而云南面向东南亚从事国际经贸、旅游服务和教育合作方面国际化人才不足正成为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熊大宽  
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前景熊大宽一、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基础与动力中国西南五省区,总面积25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亿。东南亚各国总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亿,是个很有潜力的世界市场。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势,与东南亚的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茂才  
作者认为,民工潮是市场经济的黄型产物。民工潮对推动市场经济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民工潮的兴起,给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生活都带来了全新的内容,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文化生活,尤其对促进中国的对内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文化的对流,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因此,对民工潮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问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加以引导,而不应是非难、指责、限制。在这方面,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学术研究单位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万灵  
本文基于粤西与大西南的自然综合体,寻求环北部湾与大西南的大区域开发和发展。对粤西与大西南的联合开发开放的的依据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联合开发开放的目标与思路、产业选择与区域布局,从联合开发开放的保障机制角度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彪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周边国家语言对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本研究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聚居的景洪、河口和瑞丽三个边境口岸地区的466名受访者进行外语使用状况问卷调查,在受访者民族身份与跨境语言关系、语种的地域分布、语种数量、使用频率、语言地位、专业知识使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初步掌握了云南边境口岸地区的外语使用特点。基于调查结果,就教学语种、学习者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教育规划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薛安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要素优势的变化以及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需要,中国制造业企业向东南亚的直接投资不断增多。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向东南亚投资主要存在四类动机:新型投资替代贸易动机、新型产业链配套动机、传统市场寻求动机、传统成本寻求动机。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呈现一些新趋势,其中绿地投资更注重产业联动,跨国并购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中国制造业企业向东南亚投资既有新机遇,又有新挑战。新机遇主要包括:提升国际竞争力、优化全球经营和激发国内创新;新挑战主要包括:国内产业流失、就业减少和技术升级放缓。政策方向上,要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向东南亚“走出去”,使其更好服务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伊继东  刘六生  冯用军  
面向东南亚国际交往正逐渐从政治经济层面深入到教育文化层面,云南面向东南亚实践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已发展成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的突破口,而国际化人才培养正是突破的关键。在科学界定国际化人才内涵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师范大学面向东南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实践经验开展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阐述面向东南亚国际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特色要素与应用效益,以期一方面推动云南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和提升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像贵州、广西等西南边疆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多重欠发达地区开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