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5)
2023(9975)
2022(8929)
2021(8306)
2020(6990)
2019(16360)
2018(16181)
2017(32109)
2016(17212)
2015(19406)
2014(19254)
2013(19221)
2012(17521)
2011(15693)
2010(15348)
2009(13922)
2008(13344)
2007(11421)
2006(9780)
2005(8255)
作者
(48760)
(40182)
(39968)
(38000)
(25766)
(19268)
(18172)
(15907)
(15341)
(14291)
(14015)
(13358)
(12518)
(12505)
(12455)
(12123)
(12053)
(11982)
(11500)
(11314)
(9945)
(9676)
(9652)
(9074)
(8970)
(8855)
(8822)
(8791)
(8002)
(7896)
学科
(71432)
经济(71351)
管理(50848)
(48570)
(40720)
企业(40720)
方法(38495)
数学(34195)
数学方法(33900)
(17822)
(17493)
中国(16659)
业经(14831)
(14240)
地方(13972)
(12518)
贸易(12514)
(12096)
(11928)
农业(11925)
财务(11871)
财务管理(11849)
企业财务(11310)
理论(11301)
技术(11253)
(11000)
环境(10849)
(10803)
(9555)
(9529)
机构
大学(245159)
学院(242111)
管理(103091)
(96479)
经济(94447)
理学(90730)
理学院(89807)
管理学(88400)
管理学院(87975)
研究(75246)
中国(54717)
(51071)
科学(46596)
(43124)
业大(36250)
财经(36082)
(36072)
(35335)
中心(34453)
研究所(33147)
(33028)
(32620)
北京(31986)
(31109)
师范(30855)
经济学(28965)
农业(27701)
(27546)
财经大学(27245)
(27077)
基金
项目(174110)
科学(137594)
基金(127872)
研究(127824)
(110174)
国家(109292)
科学基金(95307)
社会(80653)
社会科(76554)
社会科学(76535)
基金项目(68824)
(67151)
自然(62748)
自然科(61284)
自然科学(61273)
自然科学基金(60186)
教育(58683)
(56477)
资助(53236)
编号(52036)
成果(41302)
(38966)
重点(38009)
(36187)
(35931)
课题(34790)
教育部(33939)
创新(33632)
科研(33513)
人文(33465)
期刊
(96831)
经济(96831)
研究(69431)
中国(38597)
学报(37021)
管理(35498)
科学(33929)
(30865)
(30767)
大学(28255)
学学(26550)
教育(25334)
农业(22038)
技术(20298)
(19217)
金融(19217)
财经(17190)
业经(15840)
经济研究(15596)
(14380)
图书(13512)
理论(13117)
问题(12801)
实践(12212)
(12212)
技术经济(11867)
科技(11828)
(10841)
现代(10677)
商业(10657)
共检索到332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浪南  黄洵  
本文采用干预分析模型来考察日、美两国央行对日元 美元汇率进行的联合干预的效果 ,以得到外汇干预是否对汇率产生影响以及该影响能否持久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 ,1 998年 6月 1 7日 ,美、日联合外汇干预对日元 美元汇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联合干预与非联合干预在效果上没有重大差别 ,其影响很短暂。因此 ,汇率变动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不是外汇干预 ,而是货币所在国国内经济、国际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际资本流动等变量的变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荣  贺晓波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日本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效果,以得出外汇干预是否对日元汇率产生影响及该影响能否持久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1月1日——2004年3月31日,日本央行干预对日元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很短暂;即使长期内连续干预也无法阻止日元升值;日本央行干预没能削减日本国内的通货紧缩的压力。因此,汇率变动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不是外汇干预,而是货币所在国国内经济、对外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际资本等变量的变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峰  谢赤  孙柏  
外汇干预有效性评估历来都是外汇干预决策、实施及评估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对于汇率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拟合央行外汇干预反应函数,构造出合理有效的工具变量,进而修正GARCH模型在评估外汇干预有效性中的偏误。实证结果表明,1993~2004年间日本央行外汇干预操作由侧重调控汇率偏离水平,逐渐向压制短期内剧烈的负向波动转移;虽然抑制或扭转了日元相对美元的中短期升值,但却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汇率波动,带来额外的货币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刘林  
1994年以来,人民币经历了四次升值或贬值阶段。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同时对外汇干预进行了冲销。本文首先利用事前和事后外汇市场压力指数构建外汇市场干预有效性指数模型,然后利用LS、E-G协整、ECM和State-Space模型估计模型中的结构参数,测算出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指数。研究表明,我国外汇市场干预是有效的,在一些时期内存在干预超调现象,并且货币当局的冲销也是部分有效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晓琴  古小华  
基于资产组合渠道对外汇干预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外汇干预与风险溢价存在协整关系、风险溢价是央行外汇干预的原因以及央行外汇市场干预导致了风险溢价以及汇率变化,总体上我国外汇干预是有效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本文构建了中国产品、货币和外汇市场CGE模型,基于GMM和工具变量法测度了2006年12月到2014年6月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和央行干预指数,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的压力变化及央行的汇率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年底开始,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央行的汇率政策存在单边干预的特点:当人民币处于较大升值压力时,央行更多采取逆向干预,在外汇市场上卖出人民币购入外汇;而当人民币处于贬值压力时,央行更倾向于正向干预或者不直接干预。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稳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及积极推行银行间外汇市场建设两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志明  程实  
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外汇干预与就业、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央银行应能从外汇干预中获得正收益,同时外汇干预能有效降低就业与经济增长过程中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文章对1994—2007年间中国外汇干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与理论模型基本一致:市场化的人民币外汇干预会导致央行正向的干预收益,同时降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对于目前受到国际次贷危机影响的中国经济来说,采取更为灵活的外汇干预政策应是合理的政策选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晓峰  陈萍  叶文娱  
本文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央行外汇干预结合起来,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均衡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来衡量我国外汇干预的有效性。1994—2010年2季度的实证结果显示除了个别季度受国外经济环境的影响长期失调程度比较大外,总体上央行的外汇干预使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朝着均衡实际汇率的方向波动,从这个意义上看,央行的外汇干预是有效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伊丽  
尼克松冲击后,为抑制日元升值,日本官方长期进行外汇干预。"特别会计账户"中的外汇资金是较为合理的外汇干预资金的代理变量,根据该代理变量估算得出日本1971年8月至1991年3月的外汇干预月度数据,进而分析1971年8月至2017年3月日本的外汇干预行为及其效益与风险。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的外汇干预行为在稳定汇率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尤其是外汇干预的账面收益和外汇储备的投资运营收益非常显著,这证明日本官方的外汇干预是成功的。为更好地规避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日本今后应适当减少对美国国债的投资,提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彭黎  李科  
一、问题的提出外汇干预的理论基础是资产组合平衡模型(Portfolio Balance Models)。针对外汇干预的资产组合渠道的有效性问题,Obstofeld(1983)对德意志联邦银行1975~1981年间的外汇干预进行实证研究。他构建的宏观经济模型包括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德国居民对本国债券的需求、外国投资者对此类债券的需求。他发现,模型中只有外国投资者对国内债券需求方程中的风险溢价的参数估计值统计上显著,结论是外汇干预的资产组合效应有限。Kearney and Donald(1986)研究了英格兰银行的外汇干预,发现他们总是进行冲销干预,试图消除干预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他们建立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红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我国中央银行进行了频繁、大规模的外汇干预,同时通过多种公开市场操作手段对由于外汇占款引发的基础货币增加进行冲销。文章对我国外汇干预能否通过资产组合渠道发挥效力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干预能够影响风险溢价,因此外汇干预行为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渠道发挥效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刁锋  
1994年初我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了持续的、相对大规模的外汇市场干预。七年多来,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但是,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通过对我国央行干预反应函数的估计,定量地研究了我国央行在外汇市场干预中所追求的目标和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赤  贝籽  
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行为特征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2012年4月中央银行再次启动汇改进程,扩大单日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但自2012年9月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频繁涨停,出现"有价无市"现象,导致外汇市场陷入僵局。在一度授意商业银行购汇之后,央行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恢复入市干预。将央行外汇干预行为的研究进一步推向高潮。为了准确描述外汇干预行为的非对称性和异方差性特征,本文结合m-机制TR模型和GARCH模型构建起一个m-机制TR-GARCH模型,并对中央银行1996年1月至2013年5月的外汇干预行为特征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m-机制TR模型而言,m-机制TR-GARCH模型能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刁锋  
1994年初我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了持续的、相对大规模的外汇市场干预。七年多来,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但是,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通过资产组合渠道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昭伟  
本文以ARMA-GARCH,GARCH-M及EGARCH模型检验中国、日本及韩国1997年1月至2010年9月的实际汇率波动,及是否存在风险溢价和杠杆效应,结果发现:中国汇率波动最为平稳,而韩国汇率波动最大,并且存在显著的风险溢价和杠杆效应。我们另外考量了中央银行干预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发现日本中央银行干预最为有效,而韩国中央银行干预最为无效。此外,我们以BEKK-MGARCH模型检验中日韩三国的汇率协同波动现象,发现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汇率皆具有正向协同波动关系,而以日韩的协同波动持续性最为显著。若考量央行联合干预,则中日汇率的协同波动性将提高,日韩汇率的协同波动性将明显降低。此外,中日及日韩的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