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6)
2023(3223)
2022(2919)
2021(2809)
2020(2510)
2019(6061)
2018(6179)
2017(13117)
2016(6731)
2015(8052)
2014(8119)
2013(8332)
2012(8150)
2011(7528)
2010(7798)
2009(7616)
2008(7427)
2007(6741)
2006(6311)
2005(5929)
作者
(19570)
(16254)
(15988)
(15374)
(10157)
(7619)
(7586)
(6226)
(5876)
(5838)
(5253)
(5229)
(5165)
(5114)
(4883)
(4803)
(4754)
(4746)
(4739)
(4702)
(4153)
(3904)
(3866)
(3672)
(3619)
(3562)
(3562)
(3521)
(3219)
(3082)
学科
(30242)
经济(30214)
(19952)
贸易(19943)
(19427)
(18099)
管理(16533)
方法(14381)
(13645)
企业(13645)
数学(12643)
数学方法(12581)
中国(10429)
(10284)
(8473)
(8038)
(7732)
(7440)
金融(7440)
(7428)
银行(7425)
(7245)
(7236)
关系(7214)
体制(6505)
(6421)
出口(6420)
出口贸易(6420)
国际(5734)
业经(5044)
机构
大学(107502)
学院(105948)
(54100)
经济(53210)
管理(38201)
研究(36747)
理学(32042)
理学院(31763)
管理学(31463)
管理学院(31281)
中国(30310)
(26462)
(22593)
财经(20650)
(18673)
(18478)
经济学(17428)
科学(17363)
研究所(16114)
经济学院(16051)
(15801)
中心(15503)
财经大学(15319)
北京(15246)
(14519)
(13028)
(12681)
(12340)
师范(12272)
(12057)
基金
项目(57003)
研究(44992)
科学(43741)
基金(41344)
(34581)
国家(34361)
社会(28835)
科学基金(28021)
社会科(27561)
社会科学(27555)
基金项目(21044)
教育(20485)
(19675)
编号(19163)
资助(18228)
(17317)
成果(16575)
自然(15657)
自然科(15261)
自然科学(15254)
自然科学基金(14969)
(14392)
课题(12757)
教育部(12712)
(12676)
重点(12592)
(12378)
社科(12325)
人文(12256)
中国(12192)
期刊
(60412)
经济(60412)
研究(38706)
(17894)
中国(16750)
国际(16079)
(16035)
(14734)
金融(14734)
管理(14703)
经济研究(11965)
学报(11445)
(11247)
科学(10434)
问题(10331)
财经(9980)
业经(9847)
大学(9472)
学学(8753)
(8612)
教育(8474)
农业(8052)
(7985)
贸易(7985)
世界(7649)
商业(7626)
技术(7566)
国际贸易(6935)
理论(6382)
经贸(5974)
共检索到172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丽娜  
从中国加入WTO后,中美贸易关系一直趋好。但近两年来,双方贸易摩擦明显增多,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对华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不平衡问题、对中国加入WTO承诺履行的批评以及对华出口管制等问题,构成了中美经贸关系中摩擦加剧的焦点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濛萌  郑舒丹  
文章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影响贸易额的视角出发,运用中日相关数据数据分析了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美、日美贸易顺差额的影响。对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以及中、日两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日本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减少日本出口贸易额,增加进口贸易额并降低日美贸易顺差。我国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减少中美贸易顺差,但我国的进口贸易额并没有因此增加。针对这一结论,借鉴日本相关经验,通过适时适当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在实现转移边际产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赚取国际利润的目标的同时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雨  戴翔  
长期以来,中国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且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已被理论和实践部门认为是促成中国成为全球贸易摩擦最大受害国的主要原因。但是本文利用泊松回归模型的计量结果揭示:中国出口产品升级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不仅未能有效缓解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反而使之加剧;FDI的大量利用和我国深度融入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对我国遭遇贸易摩擦具有显著促成作用。据此,本文认为不能将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简单归咎于附加值过低和市场集中度过高。我们应从国际分工演进和中国比较优势角度出发,以正常的心态看待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通过加强政府间沟通、民间游说、国际舆论宣传等措施加以缓解,以免造成政策偏差,妨碍我国开放型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帆  何萍  韩剑  
经济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贸易大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采取何种模式能有效减少贸易摩擦,避免其不断升级,成为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中国2002—2016年WTO贸易摩擦数据进行了整理,对角色变化、行业特征、贸易摩擦对象、贸易摩擦形式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采用基于引力模型的回归模型,以自由贸易协定为核心解释变量,对贸易摩擦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使得中国与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贸易摩擦的数量有明显减少,但并不能完全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和伙伴国之间贸易摩擦数量存在着负向影响,且这种负面影响更显著地体现在伙伴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摩擦数量的减少;对于出口贸易份额越多的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可以更大程度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本文建议加快与重点贸易伙伴国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尽快恢复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贸易摩擦的解决机制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保持适用性和高效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陈永安  吴飞飞  
本文在Joséand Jean(2015)的出口产品质量选择模型基础上,构建两国三种产品的出口博弈模型,引入国际市场不同国家同质产品竞争效应,基于企业出口遭受反倾销的视角探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能否缓解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并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匹配的细分产品数据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产品为低端产品或处在中端产品中较高水平或高端产品中较高水平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减少进口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倾销认定;当产品质量处于中端产品中较低水平或高端产品中较低水平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将会伴随与国际同类产品的竞争加剧,这将会增加进口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倾销认定。此外,产品质量提升与对华反倾销之间的关系因商品敏感性、企业所有制性质、进口国特征等因素而异。这些发现为当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案件频发并存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维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勇  周愚  
本文运用异质产品的古诺(伯川德)模型以及将水平、垂直差异化产品纳入D-S模型,分析了战略性出口关税对于出口行业,进口竞争行业以及进口国社会福利的影响,并将结果与其他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对比和分析。我们的结论是:我国通过战略性出口关税来缓解贸易摩擦的效果要优于使用其他战略性贸易政策,这有利于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培育出口企业自身能力,并与我国的长期发展目标相吻合。但是战略性出口关税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容忽视。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邓力平  战岐林  
在研究我国因贸易顺差过大引起的贸易摩擦时,我们注意到了其中涉及的国内税收因素,并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发现,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的降低对减少顺差有显著作用,而企业所得税变动对外贸顺差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降低税负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从而缓解贸易摩擦,特别是通过降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负来加以实现,而企业所得税实际水平可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祥婧  
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中美两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两国两部门模型,研究在我国经常账户再平衡的过程中,贸易条件、实质汇率、本国相对外国贸易品的产出数量、本国及外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和数量应如何调整。研究发现,在需求替代弹性较低时,随着劳动收入比重的上升,实际汇率、贸易条件、我国相对外国贸易品的产出数量、我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及产出数量和外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及产出数量的变动程度较大;而在需求替代弹性较高时,随着劳动收入比重的上升,上述变量的变动程度较小,有些变量几乎不发生变化。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琼  杨晓龙  陈秀丽  
国际分工格局的改变引致国际贸易格局随之改变,发达国家为持续占领和控制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必然采取保护相关措施抑制发展中国家急速扩展的国际贸易业务,进而减弱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位置,这就必然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事件频发。基于经济学视角,为了顺利推进我国开放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减缓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困扰,未来应从内部层面继续加快中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创新对内对外的开放模式;从外部层面加速价值链升级工程建设,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摆脱贸易摩擦的被动地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亚君  
伴随着中国全球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升级,加剧了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本文以中美贸易摩擦为契机,对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新局面进行全面分析,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化解国际贸易摩擦探索新思路。文章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国际贸易冲突机理分析展开,重点研究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国际贸易冲突对中国的影响,发现对产能、就业及居民收入和政府税收发生负面影响;压缩中国就业的空间;形成国内国民经济通货紧缩压力;对国内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形成收缩性影响;形成较为紧张的财政收支格局;但同时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也对中国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为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应对国际贸易冲突提出了加强外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价值链全面改造升级、优化外贸结构和外贸增长模式和企业提升国际贸易摩擦的应对能力等措施。本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当前全球价值链和国际贸易摩擦的理论研究,希望为解决中国化解国际贸易摩擦探索新思路。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琼  杨晓龙  陈秀丽  
国际分工格局的改变引致国际贸易格局随之改变,发达国家为持续占领和控制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必然采取保护相关措施抑制发展中国家急速扩展的国际贸易业务,进而减弱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位置,这就必然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事件频发。基于经济学视角,为了顺利推进我国开放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减缓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困扰,未来应从内部层面继续加快中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创新对内对外的开放模式;从外部层面加速价值链升级工程建设,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摆脱贸易摩擦的被动地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凤  谢利娟  
制度差异可以通过影响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使一国的竞争优势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增大两国贸易进行的阻力,影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诱发贸易摩擦。而通过调整各自国家的制度安排、相互承认各自的社会经济规制、建立经济联盟等途径进行制度差异协调,就能达到帕累托效率,从而实现双赢,避免国际贸易摩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晓凤  
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在形成整体性演进中,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农业及高利润产业,呈现了动态上同构的加速趋势。产业结构的同构引发了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致使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风起云涌。解决国际贸易摩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结构互补、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交织并存的国际分工网络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爱武  钟昌标  
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不断提升,2001年中国进出口增幅仅为7.5%,2002年21.8%,2003年和2004年更是高达37.1%和35%,2005年为23.4%,2006年为23.8%,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随着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