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
- 2023(918)
- 2022(694)
- 2021(764)
- 2020(589)
- 2019(1495)
- 2018(1350)
- 2017(2242)
- 2016(1361)
- 2015(1635)
- 2014(1684)
- 2013(1617)
- 2012(1621)
- 2011(1462)
- 2010(1520)
- 2009(1294)
- 2008(1251)
- 2007(1056)
- 2006(982)
- 2005(889)
- 学科
- 济(4849)
- 经济(4846)
- 业(2949)
- 管理(2559)
- 学(2213)
- 企(2099)
- 企业(2099)
- 方法(1851)
- 数学(1656)
- 数学方法(1628)
- 农(1549)
- 中国(1511)
- 贸(1347)
- 贸易(1346)
- 易(1328)
- 制(1130)
- 农业(1105)
- 环境(1091)
- 关系(1087)
- 世界(939)
- 气候(935)
- 和(896)
- 体(882)
- 财(856)
- 融(852)
- 金融(852)
- 生态(846)
- 出(833)
- 业经(814)
- 发(762)
- 机构
- 大学(19536)
- 学院(18929)
- 研究(10104)
- 中国(7686)
- 济(7465)
- 经济(7330)
- 科学(7327)
- 所(6167)
- 研究所(5828)
- 管理(5481)
- 农(5196)
- 京(5167)
- 理学(4708)
- 理学院(4570)
- 管理学(4427)
- 管理学院(4390)
- 农业(4202)
- 中心(4057)
- 院(3764)
- 科学院(3749)
- 业大(3678)
- 北京(3445)
- 室(3290)
- 范(3008)
- 师范(2977)
- 实验(2963)
- 实验室(2881)
- 财(2877)
- 资源(2847)
- 研究院(2834)
共检索到32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祀忧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8年12月11日在波兰波兹南开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和来自非政府组织的5400名代表参与了大会。原定12日结束的波兹南会议在多方讨价还价下,一直推迟到次日凌晨才降下帷幕。会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天衣
2014年12月5日,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应邀出席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作"农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和碳汇计量情况"的报告,向全球学者发出中国林业碳汇交易促进农民增收的好声音,吸引了来自英国、法国、中国等20多个国家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绿色气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孟献华 倪娟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候变化教育已经被纳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导下,联合国各组织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从教育政策制定、教育目标设定、课程设计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和学校环境建设等方面阐明了气候变化教育的发展路径,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气候变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应该关注气候变化的课程开发、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建军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的并已于1994年3月21日开始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都要制定并实施各自的“防止地球温暖化行动计划”其中要求发达国家在本世纪90年代末的CO_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平并在1994年9月21日前将各自国家的相关情况上报该公约组织。作为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的日本,出于其经济和政治的战略考虑,在条约生效前后都比较积极和主动地做了一些相应的工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玲
一、发达国家提出边境碳调整的政策考量(一)预防和缓解气候措施导致的本国产业竞争力下降竞争力问题是现阶段气候变化和贸易谈判的核心。理论上,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几乎内含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贵瑞 牛栋 王秋凤
大气中CO2 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升高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食物和水资源的安全、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等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为了通过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来遏止或制止地球变暖的进程 ,在世界各国的政治努力下 ,已经缔约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尽管就《公约》和《议定书》的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达成协议 ,但它标志着地球村的人们已经迈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重要一步。该文在回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进程和争论中的焦点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了我国为履行国际义务和保护国家利益亟需开展综合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必要的知识与技术储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由德国资助的一个新的联合国项目"将农业纳入国家适应计划",将支持8个发展中国家调整并加强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FAO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与尼泊尔、肯尼亚、菲律宾、泰国、乌干达、乌拉圭、越南和赞比亚等国主管环境和农业的部委合作,将农业部门纳入"国家适应计划",以维持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江
当前,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步履维艰,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其制度安排的匮乏。因此,为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亟须拓展必要的制度创新。而契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前沿成果,无疑有助于揭开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过程本质,并在一定意义上为未来气候变化制度安排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旨趣。对此,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应强化对程序性事项的考量,在碳排放的制度设计中密切关注产权安排;同时,在有效防范制度设计对中国套牢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拓展中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剩余控制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婷婷 董筱婷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3年1月8日报道,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议程中的一项重要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核心举措,不仅要不遗余力地促进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理解,还要在学生中普及基本的气候知识,帮助学生适应气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熙
2021年9月2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应邀出席由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组织的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成果落实圆桌研讨会。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瑞士等12个国家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大使出席了研讨会。广德福在研讨会上表达了中国对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的积极支持态度,介绍了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关键词:
联合国 粮食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潮轮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此次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正式名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下称《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成员参加了会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天衣
2010年3月26日,全球首位毛竹碳汇林主持者、国内外知名的低碳研究专家、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作了题为"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及其启示"的报告。周国模的报告主要围绕大会的基本概况,大会的核心内容、主要观点,《哥本哈根协议》解读以及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森林碳汇研究的专家之一,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再次以国际竹藤组织代表团成员的身份,获邀参加了联合国第18次气候大会。在多哈期间,周国模教授于2012年11月29日出席了在中国馆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航浩
<正>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大使出席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阶段成果总结推进大会当地时间2023年7月24—26日,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阶段成果总结推进大会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部罗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出席会议,并在7月25日上午的“粮食体系转型实践:成功经验、难题挑战和今后方向”全体会议上作国别发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