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7)
- 2023(8877)
- 2022(7476)
- 2021(6900)
- 2020(5425)
- 2019(12745)
- 2018(12381)
- 2017(23412)
- 2016(12410)
- 2015(14234)
- 2014(14069)
- 2013(14256)
- 2012(13892)
- 2011(13167)
- 2010(13222)
- 2009(12013)
- 2008(11934)
- 2007(10491)
- 2006(9612)
- 2005(9132)
- 学科
- 济(66961)
- 经济(66900)
- 管理(31148)
- 业(30075)
- 中国(23816)
- 企(21751)
- 企业(21751)
- 方法(21003)
- 地方(18799)
- 数学(18209)
- 数学方法(18122)
- 农(17944)
- 业经(14568)
- 贸(14530)
- 贸易(14513)
- 易(14077)
- 农业(12049)
- 制(12005)
- 发(11814)
- 融(11491)
- 金融(11491)
- 银(11373)
- 银行(11356)
- 行(11230)
- 地方经济(10875)
- 学(10529)
- 环境(10418)
- 财(9534)
- 体(9300)
- 技术(9197)
- 机构
- 大学(184550)
- 学院(183895)
- 济(89326)
- 经济(87868)
- 研究(75566)
- 管理(66642)
- 中国(58812)
- 理学(55839)
- 理学院(55151)
- 管理学(54555)
- 管理学院(54200)
- 科学(41808)
- 京(41395)
- 所(38387)
- 财(37456)
- 研究所(34612)
- 中心(32436)
- 农(30288)
- 财经(29255)
- 经济学(28574)
- 江(27510)
- 北京(27492)
- 院(26983)
- 经(26860)
- 范(25864)
- 师范(25631)
- 经济学院(25602)
- 业大(23363)
- 农业(23271)
- 科学院(23144)
- 基金
- 项目(116390)
- 科学(93180)
- 研究(88585)
- 基金(85629)
- 家(74548)
- 国家(73959)
- 科学基金(62530)
- 社会(59272)
- 社会科(56322)
- 社会科学(56312)
- 基金项目(43935)
- 省(42924)
- 教育(39714)
- 划(37041)
- 自然(36781)
- 自然科(35954)
- 自然科学(35946)
- 资助(35403)
- 自然科学基金(35328)
- 编号(34308)
- 发(31905)
- 成果(28802)
- 部(27466)
- 重点(26837)
- 发展(26637)
- 展(26210)
- 国家社会(25852)
- 中国(25213)
- 课题(25166)
- 创(24298)
共检索到303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斌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中国的合作契克纳沃琳(工发组织工业部门和环境司总管司长)辉煌的过去光明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已经在其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自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及现代化进程后,中国始终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作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继霞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简称“工发组织”,英文简称为UNIDO)是联合国发展系统中的一个专门机构,宗旨是促进和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并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及部门之间促进工业发展和合作。现有成员国167个,总部设在维也纳。 工发组织的前身是联合国秘书处下设的工业发展中心,创立于1961年7月。以后根据联合国大会决议,1967年1月改为工发组织,但仍为联合国秘书处下属机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圳 岳鸿飞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组织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巨大推动。本文结合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演进和功能,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工发组织对我国工业生产力和现代化发展、经济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贡献和合作历程。研究认为,工发组织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国际话语权,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工业国际援助的主要通道。工发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对中国工业的生产力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其中,工发组织对中国援助的优先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和五年发展规划保持同步,是双方成功合作的重要经验。同时,工发组织依靠其联合国系统的话语地位,有力地帮助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自律"与"共治"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圳 岳鸿飞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组织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巨大推动。本文结合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演进和功能,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工发组织对我国工业生产力和现代化发展、经济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贡献和合作历程。研究认为,工发组织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国际话语权,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工业国际援助的主要通道。工发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对中国工业的生产力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其中,工发组织对中国援助的优先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和五年发展规划保持同步,是双方成功合作的重要经验。同时,工发组织依靠其联合国系统的话语地位,有力地帮助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自律"与"共治"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发组织)第41届理事会6月24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投票选举新任总干事,中国政府推荐候选人、财政部副部长、中注协会长李勇在选举中胜出。这是内地中国人首次担任联合国专门机构主要负责人。共有6名候选人参加本次工发组织总干事竞选,分别来自阿富汗、柬埔寨、泰国、意大利、波兰和中国。在将于28日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郭燕清
据日刊报导,以原苏联远东最大的城市海参崴为中心的大规模自由经济区设想已经形成。其标志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于1991年10月29日、30日在维也纳本部召开的关于开辟这一自由经济区的最初研讨会,参加该会的有俄罗斯、日本、中国、朝鲜、韩国及美国、加拿大等国政府代表,会上发表了由 UNIDO 草拟的最初报告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继霞
加强与联合国工发组织的合作姚继霞(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是联合国发展系统中的一个专门机构,它以"促进和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和"在全球、区域和国家以及部门各级促进工业发展与合作"为宗旨,在实际活动中主要为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申洪
从1972年中国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等组织的正式活动迄今,中国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合作已有四十年。目前工发组织在中国总共完成项目338个,总金额约2亿美元,正在实施的项目有四十多个,总金额为6000万美元。这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圳
一、工发组织发展回顾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成立于1966年,1985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工发组织主要协助政府推动国营企业的工业化进程。1975年工发组织第二届大会通过了《利马宣言》,强调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将工发组织转变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从1976年开始,工发组织为执行《利马宣言》的决定,改革组织结构,建立了协商制度、研究中心、投资促进项目和转让技术机制。在此期间,工发组织还创造性地通过建立协商制度,启动了南北谈判。1977年建立工业发展基金(IDF)以及工业和技术信息库(INTIB),1979年通过了工发组织的章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圳
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近十年来,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迅速席卷全球,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在合理优化资源和技术配置的前提下,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融合和相互依赖。2008年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9月4~5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王晓涛率团赴意大利访问联合国粮农三机构。访问期间,王晓涛分别会见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比斯利、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助理副总裁温特斯、吴国起,就加强中国与联合国机构在农业援助领域的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并与世界粮食计划署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王晓涛表示,发展农业、促进减贫,实现"零饥饿"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重要目标。
关键词:
国际发展合作 联合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发布新一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展望》(以下简称《展望》)。报告指出,距离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后期限只有不到10年时间,各国政府需要加倍努力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望在未来十年取得进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广惠
1979年6月2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政府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式签署双方之间的合作协定和换文,拉开了中国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进行全面合作的序幕。我国政府从此改变了只捐款不受援的做法,采取了“有给有取”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权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具体负责协调、管理和执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华无偿援助项目的管理和执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积极利用这个机会,积极开展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积极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人才交流和新技术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