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1)
- 2023(11159)
- 2022(9359)
- 2021(8685)
- 2020(6994)
- 2019(16310)
- 2018(16089)
- 2017(29738)
- 2016(16142)
- 2015(18211)
- 2014(17918)
- 2013(17845)
- 2012(17182)
- 2011(16190)
- 2010(16202)
- 2009(14925)
- 2008(14917)
- 2007(13161)
- 2006(12273)
- 2005(11653)
- 学科
- 济(76703)
- 经济(76610)
- 管理(39059)
- 业(36380)
- 企(27719)
- 企业(27719)
- 中国(27158)
- 方法(24894)
- 数学(21368)
- 数学方法(21209)
- 农(20701)
- 地方(20501)
- 业经(17613)
- 制(16830)
- 贸(15954)
- 贸易(15937)
- 易(15487)
- 学(15155)
- 融(14274)
- 金融(14274)
- 银(14210)
- 银行(14173)
- 行(13963)
- 财(13902)
- 农业(13634)
- 发(13184)
- 体(12515)
- 环境(11805)
- 地方经济(11536)
- 和(10792)
- 机构
- 大学(235484)
- 学院(232078)
- 济(105947)
- 经济(104062)
- 研究(97903)
- 管理(80602)
- 中国(75343)
- 理学(67177)
- 理学院(66288)
- 管理学(65318)
- 管理学院(64888)
- 科学(57458)
- 京(53855)
- 所(51256)
- 财(47941)
- 研究所(46327)
- 农(43214)
- 中心(41712)
- 江(36433)
- 财经(36357)
- 北京(35686)
- 院(35279)
- 经济学(33891)
- 农业(33839)
- 经(33299)
- 范(33206)
- 师范(32783)
- 业大(32768)
- 经济学院(30238)
- 科学院(29943)
- 基金
- 项目(147835)
- 科学(116467)
- 研究(108616)
- 基金(107473)
- 家(95916)
- 国家(95152)
- 科学基金(78983)
- 社会(70403)
- 社会科(66752)
- 社会科学(66736)
- 省(54990)
- 基金项目(54726)
- 教育(49228)
- 自然(48686)
- 划(48220)
- 自然科(47519)
- 自然科学(47504)
- 自然科学基金(46692)
- 资助(44703)
- 编号(41724)
- 发(38507)
- 成果(35932)
- 重点(34889)
- 部(34012)
- 课题(31391)
- 发展(31218)
- 展(30721)
- 创(30705)
- 国家社会(30580)
- 中国(30109)
- 期刊
- 济(127955)
- 经济(127955)
- 研究(82131)
- 中国(59687)
- 农(41378)
- 学报(38402)
- 科学(36657)
- 管理(34425)
- 财(33938)
- 教育(31195)
- 大学(29123)
- 农业(28416)
- 融(27215)
- 金融(27215)
- 学学(26952)
- 经济研究(21791)
- 业经(19525)
- 技术(19473)
- 财经(19069)
- 问题(17102)
- 经(16782)
- 贸(16030)
- 业(16013)
- 国际(15379)
- 世界(15347)
- 技术经济(11394)
- 坛(10919)
- 论坛(10919)
- 图书(10898)
- 经济问题(10504)
共检索到387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圳 岳鸿飞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组织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巨大推动。本文结合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演进和功能,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工发组织对我国工业生产力和现代化发展、经济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贡献和合作历程。研究认为,工发组织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国际话语权,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工业国际援助的主要通道。工发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对中国工业的生产力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其中,工发组织对中国援助的优先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和五年发展规划保持同步,是双方成功合作的重要经验。同时,工发组织依靠其联合国系统的话语地位,有力地帮助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自律"与"共治"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圳 岳鸿飞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组织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巨大推动。本文结合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演进和功能,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工发组织对我国工业生产力和现代化发展、经济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贡献和合作历程。研究认为,工发组织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国际话语权,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工业国际援助的主要通道。工发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对中国工业的生产力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其中,工发组织对中国援助的优先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和五年发展规划保持同步,是双方成功合作的重要经验。同时,工发组织依靠其联合国系统的话语地位,有力地帮助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自律"与"共治"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继霞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简称“工发组织”,英文简称为UNIDO)是联合国发展系统中的一个专门机构,宗旨是促进和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并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及部门之间促进工业发展和合作。现有成员国167个,总部设在维也纳。 工发组织的前身是联合国秘书处下设的工业发展中心,创立于1961年7月。以后根据联合国大会决议,1967年1月改为工发组织,但仍为联合国秘书处下属机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斌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中国的合作契克纳沃琳(工发组织工业部门和环境司总管司长)辉煌的过去光明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已经在其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自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及现代化进程后,中国始终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作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发组织)第41届理事会6月24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投票选举新任总干事,中国政府推荐候选人、财政部副部长、中注协会长李勇在选举中胜出。这是内地中国人首次担任联合国专门机构主要负责人。共有6名候选人参加本次工发组织总干事竞选,分别来自阿富汗、柬埔寨、泰国、意大利、波兰和中国。在将于28日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郭燕清
据日刊报导,以原苏联远东最大的城市海参崴为中心的大规模自由经济区设想已经形成。其标志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于1991年10月29日、30日在维也纳本部召开的关于开辟这一自由经济区的最初研讨会,参加该会的有俄罗斯、日本、中国、朝鲜、韩国及美国、加拿大等国政府代表,会上发表了由 UNIDO 草拟的最初报告书。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孙德刚 张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认知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片面到全面、从消极到积极的变化过程。中国参与联合国在中东的维和行动是中国参与中东安全治理的重要领域,其过程可分为谨慎接触(1979~1987年)、初步参与(1988~2001年)、机制创新(2002~2011年)和主动塑造(2012年以来)四个时期。中国参与联合国在中东维和行动理念、政策和行为的变化,受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海外利益不断拓展和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不断强化等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中国参与联合国在中东的维和行动不仅展现了发展中大国对中东安全治理的参与,而且成为中国探索"维和外交"、运筹与美、欧、俄、非盟和阿盟等大国和地区组织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在维和实践中,如何做到既"出钱"又"出人",既"出思想"又"出方案",是新时期中国从"维和大国"向"维和强国"迈进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中国 中东 安全治理 维和行动 联合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雪艳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不断践行和丰富可持续发展理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定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评价指标、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其他重要问题,中国经济学界展开了全面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对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 可持续发展 理论演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本文从产业成长、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视角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和工业化的成就,概括了工业化"中国方案"中的逻辑和经验。从产业成长看,本文通过数据和事实分析认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工业大国"、"大而不强"是中国的最基本经济国情;从工业化进程看,改革开放40年,总体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初期阶段快速地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2035年全面实现工业化,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产业结构演进看,可以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按照市场化改革划分为市场经济方向探索、市场经济构建完善、市场经济建设新时代三个大的阶段,通过对各个阶段中制度变革、要素流动、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分析,刻画出40年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动力;从产业政策看,中国正确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业政策总体上是成功的,在产业政策操作层面努力做到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干预资源配置但又要尽量避免直接介入资源配置,这个"度"总体把握相对合理。归结起来,工业化"中国方案"的核心经验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中求进"保证产业持续成长和工业化进程持续深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提高产业效率和促进产业迈向高端化;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培育全面持续的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正确处理全球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形成全面开放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确处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效率提升与社会民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晓平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和总量规模居世界前列,并已成为全球工业品消费市场的生产加工基地,但出口制成品所具有的国际竞争优势仍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内居民消费升级、城市化进程推进、国际产业转移等因素推动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并于近年来呈现显著的重型化特点。过去30年间,中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集中体现在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国际分工、技术进步、资源环境约束、政策体制等因素是影响中国工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其中中国坚持对外开放、适时调整区域经济政策的成效尤为显著。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关凤荣 周秀娟
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相伴而随,我国环境法学得以不断发展。论文以我国环境法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三个阶段为轨迹,从立法、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三个主要方面,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环境法学呈现出的环境立法成熟完备、环境法学研究全面、深入、环境法学学科从边缘到核心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环境法学 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哲 赵健
当今世界,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形态不断演变,技术对全球教育的演进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个划时代报告为分析框架,提取每个报告背后的技术背景,发现大众传媒时代与“终身学习”、互联网时代与“四个学会”、智能时代与“全球治理”,以及危机时代与“社会契约”之间的“技术—教育”理念发展的内在关系。在当代教育演进的过程中,中国教育捕捉技术转变契机,经历了技术变革教育与全球发展融合的四个时期,分别是追赶时期,从“视听教育”到“电化教育”的全民学习;紧跟时期,从“电化教育”到“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同步时期,从“教育信息化1.0”到“教育信息化2.0”的高质量发展;共创时期,推动“教育数字化”的转型重塑。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理念演进之路,是一个相互融合与动态影响的过程。技术变革教育的中国历程,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教育领域中的生动实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闭关自守是中国长期愚昧落后的重要根源,邓小平在总结中国数百年闭关锁国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颇具特色的开放思想体系,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经过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继承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指导思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铁臻
改革开放30年,促进了中国城市大发展,城市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城市发展是一门系统的宏大工程,它必须以城市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城市是一个开放的、运动的大系统,开放性是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前提条件。21世纪,城市进入一个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制度创新是城市转型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城市发展 开放性 制度创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彦 王长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历了发展理念的更迭演进,呈现出不同的发展价值观。不同的发展理念具有不同的价值立场和价值优先原则,这涉及价值排序问题。价值排序按照各种价值理念在社会价值图谱中的优先次序来确定其价值序位,当各价值理念发生冲突时,明确居于相对优先与支配地位的"核心理念",以引领社会发展。发展理念价值排序的演进遵循历史依据、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的统一,体现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逻辑进路。在新时代,厘清发展理念的价值排序既能够有效指引发展实践,又可以起到凝聚社会力量、整合发展资源、规避发展风险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发展理念 价值排序 改革开放 四十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