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9)
- 2023(11244)
- 2022(9506)
- 2021(8601)
- 2020(7144)
- 2019(16784)
- 2018(16253)
- 2017(31421)
- 2016(17226)
- 2015(19711)
- 2014(19981)
- 2013(20246)
- 2012(19568)
- 2011(17962)
- 2010(18311)
- 2009(17082)
- 2008(17206)
- 2007(15760)
- 2006(14038)
- 2005(13005)
- 学科
- 济(83879)
- 经济(83804)
- 业(46529)
- 管理(45109)
- 企(34442)
- 企业(34442)
- 方法(32400)
- 数学(28056)
- 数学方法(27814)
- 农(25616)
- 中国(24507)
- 地方(23676)
- 业经(18629)
- 农业(17209)
- 财(16746)
- 贸(16363)
- 贸易(16349)
- 学(16282)
- 易(15775)
- 制(14507)
- 融(13520)
- 金融(13517)
- 银(13495)
- 银行(13463)
- 地方经济(13114)
- 发(13077)
- 行(13031)
- 环境(12923)
- 和(12604)
- 技术(11227)
- 机构
- 学院(260117)
- 大学(258558)
- 济(112731)
- 经济(110353)
- 研究(98642)
- 管理(95249)
- 理学(80322)
- 理学院(79316)
- 管理学(78024)
- 管理学院(77538)
- 中国(74845)
- 科学(60557)
- 京(57144)
- 所(52547)
- 农(52357)
- 财(49232)
- 研究所(47512)
- 中心(44438)
- 江(41702)
- 农业(41218)
- 业大(40512)
- 财经(38223)
- 北京(36695)
- 范(36257)
- 师范(35897)
- 院(34810)
- 经(34533)
- 经济学(34297)
- 州(33188)
- 经济学院(30892)
- 基金
- 项目(164930)
- 科学(128399)
- 研究(120609)
- 基金(116781)
- 家(102620)
- 国家(101712)
- 科学基金(85004)
- 社会(75573)
- 社会科(71627)
- 社会科学(71604)
- 省(65822)
- 基金项目(61364)
- 划(55441)
- 教育(54417)
- 自然(53575)
- 自然科(52262)
- 自然科学(52245)
- 自然科学基金(51295)
- 编号(49583)
- 资助(48225)
- 发(42046)
- 成果(40746)
- 重点(38084)
- 部(36278)
- 课题(35275)
- 创(33907)
- 发展(33761)
- 展(33211)
- 创新(31814)
- 科研(31295)
- 期刊
- 济(132810)
- 经济(132810)
- 研究(80317)
- 中国(57305)
- 农(49018)
- 学报(41737)
- 科学(38681)
- 财(37047)
- 管理(35246)
- 农业(33768)
- 大学(30912)
- 教育(29372)
- 学学(28957)
- 融(26630)
- 金融(26630)
- 技术(23422)
- 业经(22775)
- 经济研究(21101)
- 业(19110)
- 财经(18681)
- 问题(18122)
- 经(16210)
- 贸(14729)
- 技术经济(14258)
- 世界(14239)
- 国际(13402)
- 商业(13051)
- 资源(12976)
- 版(12639)
- 统计(12281)
共检索到410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为探究非洲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粮食发展基础,利用FAOSTAT数据,以小麦、稻谷和玉米为例,分析1961—2017年非洲粮食生产演变趋势,并以2017年作为参照期,利用全球农业生态区域(GAEZ)方法对非洲粮食发展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非洲粮食收获面积和产量及其占世界比重总体上均以增为主,粮食单产显著提升,但目前大多数非洲国家的粮食单产仍明显低于世界和中国。2)以2017年为参照期,非洲粮食发展潜力为26 857.81万~27 579.44万t,发展潜力幅度为181.64%~186.52%。非洲小麦发展潜力为2 112.74万~2 415.65万t,发展潜力幅度为77.81%~88.96%;稻谷发展潜力为2 763.77万~2 817.96万t,发展潜力幅度为75.59%~77.08%;玉米发展潜力为21 768.07万~22 345.83万t,发展潜力幅度为258.67%~265.54%。因此,非洲粮食发展潜力巨大,这为改善区域内粮食安全状况和到2030年实现SDGs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新强 张宝生
随着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逐渐增强,节能减排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将经济与环境的相对重要性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中,通过改进原有的DEA模型,并根据不同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经济与环境的相对重要性也有所不同的思路,通过偏好锥的设定构造不同发展目标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动态评价模型,并以中国2011年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现的难易程度分为阶段性可持续发展目标改进和统一可持续发展目标两种情况,分析我国不同情景下的节能潜力。结果表明,中国2011年各省的发展水平可以分为5个层次。尽管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平均能源效率为0.806,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的0.865,但其处于可持续发展较差阶段的省份比例仅为6....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雷鹏 金涛
近年来,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及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迫切需求,推动了经济绿色转型并促进了绿色金融的发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项目标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逐渐形成的共识,也为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与深化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在梳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脉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积极探索绿色普惠金融依据,并从实践角度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兰玉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依然是粮食问题。随着中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漠化的趋势加快,中国粮食的供求矛盾日渐突出。在人类即将迈向21世纪之际,要使粮食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不断满足人们的有效需求,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选择、技术扩散等环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久先
90年代前期,我国粮食生产未能在较高起点上解决好徘徊不前的问题,年度间增减起伏较大。1990年至1994年的5年间,只有1年跨上4500亿公斤大关,次年又令人沮丧地回落到4400多亿公斤。令人欣喜的是1995年和199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刷新历史最高记录,分别达到4666亿公斤和4900亿公斤,提前4年实现了“九五计划”提出到2000年的低线目标(4900-5000亿公斤)。在这欣喜之余,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这4900亿公斤的高产并不代表我国粮食生产已达到了这样的生产能力,并不标志我国粮食生产已走出徘徊的阴影。事实上,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相当脆弱,发展环境十分严峻,稍有不慎,又可能步入徘徊的窘况。要巩固和保持这两年的发展势头,必须调整发展策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是粮食生产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钟昱 亢霞
受到人口数量下降和老龄人口快速增加的影响,近年来日本粮食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阶段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在生产环节,产量下降,结构趋稳,单产贡献为主,生产集中化程度不断增加;在流通环节,储备数量下降后趋于平稳,流通链扁平化趋势明显;在消费环节,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加工、饲料等非主食消费快速增加。未来中国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动与日本目前的发展趋势有很多相似之处,应该在借鉴日本经营所得安定政策的基础上,完善目前正在试点的粮食目标价格政策,适当减少粮食储备数量并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充分重视科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关键词:
粮食 日本 经营所得安定 流通 消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深厚天下情怀,在对外工作领域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抓住当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机遇进一步发展自己,同时也应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善尽义务、多做贡献。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题中之义和应有担当。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等重大战略举措,在促进中国发展的同时,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作为重要的发展合作机制,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互利共赢、团结互助,实现共同发展的伟大创举;是南北合作的重要补充;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发展合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红
一、提高粮食生产潜力的途径1、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增产潜力。根据我省的土地资源特点与水资源潜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应稳定和适当增加高油大豆种植面积,扩大高产作物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专用玉米种植面积,优质小麦种植面积。今后农产品精深加工要选择专用性品种。比如玉米就有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璋 许越先 吴凯
2004年我国中部地区以占全国37.7%的耕地产出占全国42.6%的粮食、41.2%的小麦、38.9%的玉米和47.9%的稻谷,该区粮食生产对全国粮食安全有其重要的贡献。文中应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拟合优度k-s检验法等方法分别研制了该区粮食总产、人均粮食等要素的拟合模型。分析资料表明:2020年前该区粮食总产年均增长可达1.5%,人均粮食年均增长可达0.7%。文中还对该区优势粮食作物的区域布局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粮食生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俊辉 王艳霞 郭造强 张素娟 陈旭东
河北粮食生产主要受到社会重大变革、政策调整、农业生产条件、农资投入、科技进步、价格变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单产比播种面积对总产的影响更大。分析了河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成本、效益限制。分析粮食增产潜力,文章认为应以农用水资源为主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确定河北省粮食生产品种结构与布局以及粮食产量目标。提出应在基本粮田保护区设立、中低产田、水利建设与节水、优良品种及农业科技等方面着力加强。同时在耕地流转、政府投入、种粮补贴等方面也应配套政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会敏 帅传敏 程欣
文章基于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食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区位熵理论识别和测度了中国食品产业集群,基于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得到了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而对中国食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铁斌
本文对国内外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典型实例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区域粮食生产持续发展需研究的课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巧军
应用浙江省11个市(地)的1991—1994年水稻生产投入产出资料,采用生产函数模型作分析。结果认为,要保持耕地面积相对的稳定的同时,要增加科技投入,主攻单产;在适度规模经营基础上,推广适用农业机械,实现粮食增长方式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