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5)
- 2023(14581)
- 2022(12042)
- 2021(10947)
- 2020(8911)
- 2019(20155)
- 2018(19585)
- 2017(37837)
- 2016(20462)
- 2015(23005)
- 2014(23263)
- 2013(22975)
- 2012(21417)
- 2011(19337)
- 2010(20093)
- 2009(18669)
- 2008(18840)
- 2007(17397)
- 2006(15848)
- 2005(14829)
- 学科
- 济(96948)
- 经济(96842)
- 业(87578)
- 企(79468)
- 企业(79468)
- 管理(74865)
- 业经(33740)
- 方法(32502)
- 农(30285)
- 财(28522)
- 中国(27727)
- 地方(24646)
- 数学(23309)
- 数学方法(23052)
- 农业(21513)
- 技术(20738)
- 务(20618)
- 财务(20579)
- 财务管理(20546)
- 制(20200)
- 企业财务(19402)
- 策(19330)
- 理论(17805)
- 和(17470)
- 贸(16919)
- 贸易(16901)
- 易(16360)
- 划(16036)
- 银(15537)
- 银行(15524)
- 机构
- 学院(299376)
- 大学(288479)
- 济(130740)
- 经济(128020)
- 管理(117636)
- 研究(100004)
- 理学(98478)
- 理学院(97498)
- 管理学(96301)
- 管理学院(95713)
- 中国(80758)
- 财(62785)
- 京(61936)
- 科学(55262)
- 江(50505)
- 所(50274)
- 财经(47643)
- 中心(46204)
- 农(44808)
- 研究所(43930)
- 经(42872)
- 州(40164)
- 北京(39950)
- 范(38497)
- 师范(38193)
- 经济学(38191)
- 业大(37522)
- 院(36254)
- 财经大学(34417)
- 经济学院(34251)
- 基金
- 项目(179945)
- 科学(143855)
- 研究(141601)
- 基金(127531)
- 家(107282)
- 国家(106150)
- 科学基金(93477)
- 社会(90285)
- 社会科(85668)
- 社会科学(85651)
- 省(74041)
- 基金项目(66285)
- 教育(64496)
- 编号(59445)
- 划(59187)
- 自然(56552)
- 自然科(55231)
- 自然科学(55222)
- 自然科学基金(54303)
- 资助(51716)
- 成果(48447)
- 发(44971)
- 课题(42234)
- 创(41023)
- 重点(40256)
- 部(39123)
- 业(38549)
- 发展(37730)
- 创新(37353)
- 展(37090)
- 期刊
- 济(164127)
- 经济(164127)
- 研究(96869)
- 中国(69083)
- 管理(52620)
- 财(52374)
- 农(43541)
- 教育(38562)
- 科学(35865)
- 融(34357)
- 金融(34357)
- 学报(33481)
- 技术(31543)
- 业经(30069)
- 农业(29676)
- 大学(27117)
- 学学(25204)
- 经济研究(25128)
- 财经(23955)
- 经(20997)
- 问题(20709)
- 技术经济(18027)
- 业(17796)
- 贸(17151)
- 现代(16234)
- 商业(15824)
- 世界(15615)
- 国际(15180)
- 经济管理(14806)
- 财会(14661)
共检索到488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铁群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汽车工业发展的捷径———泰国汽车工业与产业政策隆国强泰国在东南亚汽车发展中独执牛耳。1995年泰国汽车的销售量达到57万辆,是1991年的21倍,占东南亚地区汽车销售量的393%。同年泰国汽车产量为48万辆,生产能力达到58万辆,占该地区生产能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英
20 0 2年中国汽车工业面对加入WTO后的冲击 ,发展迅速。但是 ,中国汽车工业从整体上看 ,仍然是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在加入WTO后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 ,中国汽车工业逐步从制造、研究开发、销售服务、汽车信贷等方面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通过使自身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 ,中国汽车工业将获得更加迅速的发展 ,并且逐步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就长远来看 ,中国汽车工业也必将获得自主开发的能力 ,并且逐步提高其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关键词:
汽车工业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志平
汽车工业,可以说是战后日本幼稚产业保护的典型。本文展开的议论,不仅对汽车工业,而且对考察一般企业的成长机制也可以提供有益的启发。作者相信,战后日本汽车工业的经验,可以为我国设计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提供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兵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指出了中国各行业未来发展的宏观方向,以及如何适应世界新经济的发展浪潮。对于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这一点尤为紧迫。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小虞
1994年是我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一年,各项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并达到了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38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8%,经济增长的速度高于改革开放15年来的平均速度,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在较高水平上运行。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随着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和宏观调控的初见成效,我国汽车工业在近几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去年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总态势,汽车工业虽然面临市场销售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陈文波 曾允明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地发展,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由此进一步推动着道路交通和物流事业的飞速发展。然而,任何事物都会有其两面性。一方面,汽车工业和道路交通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另一方面,汽车交通事故发生率亦呈上升趋势。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少人员伤亡,不仅给无数家庭带来不幸,而且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交通安全这个问题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燕 黄凯
本文分析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在原有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基础上所作的变化。文章第一部分分析制定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比较了新旧政策的几点主要变化,第三部分指出了未来政策变化的趋势。
关键词: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乐夫 蔡忆昔 王静 王军
介绍了格兰杰因果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基于1991~2007年汽车工业和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及Eviews软件,分析了全国工业发展对汽车工业的依赖程度;构建了全国工业产值增加与汽车工业产值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汽车工业产值与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GDP增长随汽车工业总产值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的关系,汽车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将会带动全国工业总产值增加0.76%;而当汽车工业总产值增加10%时,将带动GDP增长7.62%。汽车及其关联产业不仅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晴 吴柳燕
近年来,安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探索了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原因,发现在控制了需求和生产技术的前提下,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是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原因,而规模经济的贡献却不明显。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安徽汽车工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树清
本文从理论角度论述了汽车工业作为综合性产业的一般特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汽车产业所走的不同道路,以及人均GDP和汽车市场发展阶段的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现在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汽车产业的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量产化 国产化率 CKD阶段 生产集中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发展民族地区工业的思考──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小型企业调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委员会《中小型企业发展研究》调查组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古称"罕",又称"河州"。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必经之地,是西北民族贸易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志学 林秀峰
汽车产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开始对汽车产业的涉足,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会,这使得信息技术产业与汽车产业呈现了耦合的态势。尽管在制造、售后等环节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与国外汽车制造企业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但是在产品开发、智能制造等环节,依然是目前我国汽车企业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产业耦合理论,我们将两个产业的耦合程度,按照由弱到强的关系,分为无耦合、低度耦合、中度耦合、高度耦合四个阶段,本文将通过信息技术产业与汽车产业的数据,对二者的耦合程度、可持续发展性进行全面研究,以便达到为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找到可行路径的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唐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