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4)
2023(13501)
2022(11007)
2021(10138)
2020(8443)
2019(19131)
2018(18887)
2017(37802)
2016(20043)
2015(22104)
2014(21778)
2013(21934)
2012(20263)
2011(17731)
2010(18219)
2009(17609)
2008(17908)
2007(16300)
2006(14516)
2005(13225)
作者
(54342)
(45403)
(45343)
(43009)
(29024)
(21289)
(20439)
(17333)
(17094)
(16416)
(15262)
(15087)
(14694)
(14066)
(13953)
(13729)
(13363)
(13098)
(12938)
(12907)
(11087)
(11072)
(10998)
(10229)
(10189)
(10126)
(10118)
(9967)
(8904)
(8867)
学科
(97632)
经济(97534)
(94184)
(85426)
企业(85426)
管理(79321)
方法(45838)
数学(37398)
数学方法(37254)
(34336)
业经(30734)
(28933)
(25415)
财务(25406)
财务管理(25371)
中国(25020)
企业财务(24233)
技术(21346)
农业(20923)
(20730)
(16896)
贸易(16881)
(16453)
(16442)
(16067)
地方(15512)
(15409)
(15303)
银行(15295)
(15233)
机构
学院(296012)
大学(290520)
(136084)
经济(133828)
管理(123816)
理学(106625)
理学院(105715)
管理学(104685)
管理学院(104122)
研究(87097)
中国(72397)
(68018)
(58801)
财经(53608)
(48649)
科学(45071)
(44338)
经济学(42355)
(41143)
中心(40149)
(39741)
财经大学(39603)
经济学院(38653)
北京(37139)
商学(37102)
商学院(36822)
研究所(35947)
业大(35877)
(35149)
经济管理(33545)
基金
项目(182352)
科学(148092)
研究(141318)
基金(135746)
(113607)
国家(112543)
科学基金(100431)
社会(94913)
社会科(90228)
社会科学(90209)
(71399)
基金项目(71367)
教育(64951)
自然(60961)
自然科(59610)
自然科学(59598)
自然科学基金(58692)
(57881)
编号(56467)
资助(54808)
成果(45263)
(44160)
(42541)
创新(40205)
重点(39986)
(39878)
(39651)
国家社会(39505)
(38421)
课题(38346)
期刊
(152869)
经济(152869)
研究(91618)
(57610)
中国(53729)
管理(52886)
(37099)
科学(34068)
(32647)
金融(32647)
学报(31905)
财经(28355)
技术(27636)
大学(26917)
教育(26748)
业经(26684)
学学(25591)
农业(25434)
经济研究(25046)
(24412)
问题(20520)
技术经济(18845)
(17826)
商业(16281)
财会(16147)
(15763)
现代(15126)
国际(14764)
世界(14434)
经济管理(14255)
共检索到447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程俊杰  刘伟  
本文以2004-2011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中有创投支持的上市企业为样本,在比较我国联合创业投资与单独创业投资行为特征基础上,研究了两者对其支持企业上市前后经营绩效和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联合投资支持企业上市前两年的经营业绩显著低于单独投资支持企业,上市后前者虽也低于后者,但不显著;从股市表现来看,相比于单独投资,联合投资支持企业的IPO抑价率较低,上市后12个月内的股票异常收益率较高,但锁定期结束后并没表现出较高的股票收益率。研究表明,在我国创业投资业发展现阶段及现行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制度下,联合创业投资更多的是为企业提供了较多资金和上市中所需的政府及关系资源,往往只在企业上市时有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林红  
笔者从投资的角度剖析商业信用融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为短期商业信用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证据,并基于2007年~2012年的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商业信用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的使用促进了企业投资支出的增加;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更多,但并没有因此提高商业信用的投资行为,民营上市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更少,但是商业信用融资的使用显著地提高了投资支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超颖  蒋舒阳  潘镇  
本文以知识管理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利用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投资挤占、创新平衡转移、组织冗余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企业投资挤占会积极预测企业的负向创新平衡转移,却会消极预测企业的正向创新平衡转移;进一步地,负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短期绩效,而正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长期绩效;最后,创业企业中的组织冗余会加剧投资挤占与创新平衡转移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为创业企业理解如何充分调动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超颖  蒋舒阳  潘镇  
本文以知识管理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利用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投资挤占、创新平衡转移、组织冗余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企业投资挤占会积极预测企业的负向创新平衡转移,却会消极预测企业的正向创新平衡转移;进一步地,负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短期绩效,而正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长期绩效;最后,创业企业中的组织冗余会加剧投资挤占与创新平衡转移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为创业企业理解如何充分调动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业韬  王成军  刘渐和  
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还发现高管人员中技术背景可以促进企业研发;由于创业板公司的特征,领导结构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研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铮  程越楷  严琦  姚明龙  
本文以2009年和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股东背景等角度研究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研发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均与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的积极程度正相关,国有、民营和外资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总体上均与被投资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的积极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关系,但与内资背景创业投资机构相比,外资背景创业投资机构持股的公司研发投资行为更积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俊秀  郭旻瑞  
文章以2013—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高管权力、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权力越大,企业创新投资越多;政治关联型企业创新投资少于非政治关联型企业,但知识型高管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另外,不论企业是否为政治关联型企业,高管权力越强,企业创新投资越多,但政治关联可以扩大高管权力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企业构建政治关联、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祖光  安佩  
研发活动的高风险特征决定其必然受到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方式,是否影响研发投入?以我国2009-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商业信用融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产权性质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越不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商业信用带来的短期偿债压力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商业信用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主要表现为偿债压力带来的风险效应,而不是融资支持,对民营企业的风险效应更为显著。在金融市场不完善情况下,短期融资难以支持企业长期投资,因而政府需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降低短期负债偿债压力对企业研发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晓涛  李京航  
创新能力是天生国际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特征,根据天生国际化经典理论,结合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实际,筛选符合条件的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高质量的公开数据,实证分析以研发密集度、员工教育水平、管理者海外背景和管理者行业经验表示的创新能力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研发投入转化为生产能力提高的程度较低、研发质量不高等原因,研发密集度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受教育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因为以高素质员工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管理者海外背景对企业绩效没有明显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覃家琦  
企业家由于拥有信息优势,倾向于在经营过程中侵占投资者的部分收益作为私人所得;外部权益投资者为此而采取随机证实活动,并且投资者的股份越大,其证实的概率越大;除了证实活动,投资者还将要求解雇权、撤资权、清算权等各种控制权作为约束企业家机会主义、保护自己利益的手段,但这些控制权的分配受到企业家和投资者的人力资产特性、行业特征、企业资产的抵押系数以及企业经营年限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的大部分命题得到了我国私营企业和创业投资的数据的良好支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锦治  黄克珑  陈军璨  
为了评价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8-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PSM的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企业经营环境存在差异时,增值税转型对不同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总体上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价值,但受经营环境差异影响,不同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效果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与经营环境改善带来的市场价值提升作用对更具发展后劲的高成长性企业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珍芝  
本文以2012—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领域236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基于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拥有的现金流权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偏离度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够对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和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京  安毅  孙菁  
本文在企业资本配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9—2016年度财务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在职培训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职培训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该结论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技术能力是在职培训提高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企业在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而且可以提高自身创新效率,从而促进企业价值增加。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在职培训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在股权集中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企业中,在职培训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选择和异质性资源配置决策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永平  苟成娟  
以2009—2015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对上市企业IPO后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受资企业IPO后绩效有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介入对企业筹资性现金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对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量、管理费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对企业投资性净现金流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风险投资的介入对公司筹资、投资、运营活动以及费用支出转化为企业业绩的过程起到调节作用,导致企业业绩下降。研究结果支持风险投资的认证监督功能,但风险投资发挥了"负向"认证监督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永平  苟成娟  
以2009—2015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对上市企业IPO后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受资企业IPO后绩效有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介入对企业筹资性现金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对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量、管理费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对企业投资性净现金流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风险投资的介入对公司筹资、投资、运营活动以及费用支出转化为企业业绩的过程起到调节作用,导致企业业绩下降。研究结果支持风险投资的认证监督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