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8)
2023(12203)
2022(9856)
2021(9174)
2020(7289)
2019(16120)
2018(16316)
2017(31286)
2016(16822)
2015(18628)
2014(17945)
2013(16865)
2012(14915)
2011(13108)
2010(12990)
2009(12141)
2008(11332)
2007(9799)
2006(8806)
2005(7897)
作者
(43211)
(36093)
(36040)
(34508)
(22900)
(17295)
(16338)
(13833)
(13702)
(12786)
(12316)
(12085)
(11569)
(11261)
(11066)
(11031)
(10831)
(10688)
(10579)
(10370)
(8757)
(8717)
(8688)
(8389)
(8139)
(8007)
(7977)
(7963)
(7231)
(7200)
学科
(57813)
经济(57746)
管理(47989)
(43031)
(35248)
企业(35248)
(20905)
中国(18727)
方法(18582)
业经(16895)
地方(15750)
(15161)
数学(14831)
环境(14748)
数学方法(14651)
农业(13668)
(13350)
(11612)
理论(11166)
(11135)
(10516)
贸易(10508)
(10225)
(10139)
(9852)
(9699)
财务(9662)
财务管理(9640)
(9629)
银行(9620)
机构
学院(217684)
大学(212207)
(81649)
管理(81273)
经济(79716)
研究(70192)
理学(69771)
理学院(68984)
管理学(67695)
管理学院(67302)
中国(54272)
(45356)
科学(43022)
(38713)
中心(34082)
(34016)
(33990)
(33485)
(30847)
业大(30706)
财经(30683)
师范(30583)
研究所(30261)
(27782)
北京(27742)
(27727)
农业(26419)
(26381)
经济学(24853)
技术(24486)
基金
项目(149806)
科学(118182)
研究(114596)
基金(105955)
(91683)
国家(90846)
科学基金(78783)
社会(72567)
社会科(68498)
社会科学(68476)
(60402)
基金项目(56617)
教育(52722)
(50136)
自然(49045)
编号(48652)
自然科(47820)
自然科学(47806)
自然科学基金(46894)
资助(40687)
成果(39035)
重点(34044)
课题(33841)
(33745)
(32174)
(31715)
创新(29944)
国家社会(29909)
(29358)
项目编号(29049)
期刊
(96391)
经济(96391)
研究(61389)
中国(46637)
(33086)
学报(31178)
(31058)
管理(30237)
科学(29874)
教育(29501)
大学(24370)
农业(22730)
学学(22663)
(20357)
金融(20357)
技术(18912)
业经(18647)
经济研究(14898)
财经(14301)
问题(12727)
(12473)
(11965)
图书(11366)
资源(11094)
(10999)
现代(10589)
(10256)
科技(9959)
职业(9900)
商业(9757)
共检索到322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聚军  王智睿  
运动式治理因具有动员能力强、整合效率高等优势,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的偏爱,目前已呈现出常规化的趋势。文章以S市大气污染防治为例,对运动式环境治理常规化的演进过程进行系统归纳,主要从"职责同构"的视角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并走向异化的体制动力。结合S市的实践来看,中央通过控制—激励—谈判三重路径开展自上而下的资源动员,为地方采取运动式治理提供了初始动力。而地方动员的方式逐渐被贯穿于小组运作、会议召开、专项行动和经验总结过程中的治理技术同化。文章认为,这一模式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执行过程中的异化与扭曲。长远来看,运动式治理有待于通过"确权"与"确责"等形式完善政府职责体系,进而从"强控制—负激励—弱谈判"式的动员模式向"间接控制—正向激励—合理谈判"的新路径转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永红  张雪艳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能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生态安全。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应从架构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理论模型、构建大气污染防治数据监管信息系统、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指标评价考核体系、完善大气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定责与追责制度方面入手,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多维度审计实施,促进大气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助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小海  
洁净空气的公共性和跨地域流动性的双重特征决定了其负的外部性,并不能简单地依靠区域治理。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剖析出了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管制中的行为逻辑,并从国家环境审计视角的构建出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颖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天蓝、地绿、水净"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但目前环境恶化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近几年频繁、连续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的情况下,民众的直观感觉却愈发严重。研究发现,环境末端治理方式已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要从污染的源头寻找答案,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贾锐宁  徐海成  
利用2012年中国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11—2012年中国89个城市的日度污染数据和气象数据,构建基于动态空间面板的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对城市空气污染具有显著的促增作用,即短期内属地城市和邻域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分别提升了20.4%与18.8%,长期的促增作用则分别达到46.9%和64.8%;当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和路径依赖特征时,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对城市空气污染的促增作用被高估2.4%,同时泄漏效应以及建立在乘数效应基础上的更为严重且更为深远的长期影响亦被忽视;在排除收割效应的影响后,上述促增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安彦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大气污染也呈加重趋势,近两年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就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为了防治大气污染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手段,财税政策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对大气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排放量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排放量大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地区工业产值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比重越大,工业污染排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硕亮  潘玉志  
实践中"理性经济人"的属性使得地方政府除了公共利益诉求还有自身利益诉求,进而深刻影响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的运作效率。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对2007-2017年省级政府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地理位置空间相关性还是人均实际GDP相关性,大气污染规制强度均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联合防治机制运作效率与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存在很强正向关系,"标尺效应"凸显。确立"共同但是有差别"的责任原则、构建地方政府激励相容机制是提升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运作效率、改善空气质量的良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迪  
2015年以来,江苏省财政厅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大力度支持治理内源污染,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努力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节能环保支出12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7.56%。加大机动车减排投入力度。2015年省财政将老旧机动车淘汰省级补助标准在原来基础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和辉  陈虹  刘姗  
权威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河北省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好转,设区城市达标天数平均190天,同比增加38天;PM2.5平均浓度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9%,降幅居京津冀及周边七省区市首位,比2013年下降28.7%,提前2年达到国家目标要求;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晓靖  马丽  
鉴于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大气污染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气污染防治审计也成为我国环境审计新的着力点。通过对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审计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发现:国外大气污染防治审计的研究集中在审计的内容、程序、技术方法等方面,并且实践研究比较多;国内文献偏重于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防治审计存在的问题、内容、绩效审计评价等方面;但总体研究还相当薄弱,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实施指南。为了促进相关研究的继续深入,文章根据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秦朝  吴建南  
在目标设置过程中,目标难度被认为是影响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通常会受到情境条件的限制。文章旨在探索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情境下目标难度对污染防治效果的影响。基于目标设置理论和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实践,提炼出目标难度的两个维度,即目标类型和目标水平,利用中国主要城市2014-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目标类型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效果有显著性的影响,以更精准的PM_(2.5)为目标类型,城市颗粒物浓度的下降比率更高;目标水平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也即设置更高水平的目标,并不会显著改善城市颗粒物的防治效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锡贵  王茂庆  
本文从全局的高度探讨了防治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从外部环境、市区综合治理、加强政策扶植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治城市污染的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金南  宁淼  严刚  杨金田  
气候友好的大气污染防治战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常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要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相互协调,不能彼此冲突;第二,要通过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与常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的优化组合,以最小成本实现控制大气污染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本文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气候友好的大气污染防治战略重点为:着力抓好黑碳、N2O、CO2与常规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在温室气体浓度监测、排放统计、协同控制政策制定与技术研发等领域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卢华  崔凯  孙丰凯  
大气污染防治尤其是雾霾治理,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影响;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需要处理的几方面关系,提出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路径,能够加速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