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9)
- 2023(4842)
- 2022(3949)
- 2021(3832)
- 2020(3286)
- 2019(7841)
- 2018(7855)
- 2017(14398)
- 2016(8581)
- 2015(10163)
- 2014(10244)
- 2013(9428)
- 2012(8364)
- 2011(7595)
- 2010(8031)
- 2009(6742)
- 2008(6488)
- 2007(5742)
- 2006(4890)
- 2005(4345)
- 学科
- 济(26982)
- 经济(26965)
- 管理(18616)
- 业(17276)
- 方法(16502)
- 数学(15160)
- 企(14717)
- 企业(14717)
- 数学方法(14650)
- 中国(10975)
- 教育(10368)
- 理论(9608)
- 教学(8204)
- 农(7259)
- 学(6050)
- 研究(5536)
- 技术(5499)
- 学法(5434)
- 教学法(5434)
- 制(5409)
- 业经(5262)
- 学理(4814)
- 学理论(4814)
- 财(4636)
- 生(4545)
- 农业(4349)
- 贸(4054)
- 贸易(4051)
- 易(3943)
- 和(3921)
- 机构
- 学院(111835)
- 大学(109183)
- 管理(39253)
- 研究(36432)
- 济(35575)
- 经济(34295)
- 理学(34034)
- 理学院(33638)
- 管理学(32438)
- 管理学院(32259)
- 京(23587)
- 中国(23095)
- 科学(22977)
- 技术(19791)
- 所(18518)
- 范(18357)
- 江(18231)
- 师范(18164)
- 职业(18126)
- 农(17916)
- 业大(17414)
- 教育(17315)
- 研究所(16929)
- 中心(15900)
- 财(15508)
- 北京(15066)
- 州(14272)
- 师范大学(14057)
- 农业(14039)
- 院(13667)
- 基金
- 项目(75423)
- 科学(58832)
- 研究(57875)
- 基金(50276)
- 家(43692)
- 国家(43256)
- 科学基金(36800)
- 教育(33852)
- 省(33005)
- 社会(31947)
- 社会科(30093)
- 社会科学(30085)
- 划(28290)
- 编号(26597)
- 基金项目(25479)
- 自然(24650)
- 自然科(24146)
- 自然科学(24138)
- 自然科学基金(23662)
- 资助(22428)
- 课题(21198)
- 成果(20685)
- 重点(18130)
- 年(17651)
- 部(16816)
- 发(16112)
- 创(16071)
- 规划(15793)
- 项目编号(15233)
- 创新(14815)
共检索到165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郝永贞
在以人为本、关怀生命的时代背景下,培养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大写职业人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针对职业教育过于注重职业技能培训,忽视职业精神培育,强调成才成器,忽视生命内在发展的功利化倾向,当下应该立足生命的视野,充分挖掘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生命意蕴,从构建"社会需求与生命关怀相结合、规范习得与品质培养相结合、教育引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门教育与环境教化相结合"的生命关怀模式入手,强化职校生职业精神的培育。
关键词:
职业精神 职校生 生命 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工匠是一个多元分化的群体,工匠精神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工匠在生产制造中的内在精神特质和外在技术表现的凝结。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敬业乐业的职业素养、严谨专注的工作品质、追求至善的人文素养。通过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打造文化育人体系能有效促进工匠精神培育。
关键词:
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 职业教育 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文龙
在智能化时代,通过弘扬与培育工匠精神,可以带来职业教育目标、观念及方式的全方位改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具有"守""求""创""合"四个方面的内涵意蕴,需要转变职业功利主义教育观,改变习得性学习方式,拓宽普职融合渠道以及构建社会外部支持体系等来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
关键词:
智能化 工匠精神 工业4.0 智能制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陈璇
职业精神是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职业核心素养。当前职校生职业精神存在职业价值认知偏差、职业理想目标模糊、职业情感态度消极、职业责任意识淡化、职业行为习惯弱化等问题。职校生职业成长中的"空心人"现象,折射了现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消极误区与症结,职业精神教育的缺位与低效问题亟待改进。培育当代职校生职业精神,职业院校教师要读懂职校生的精神世界,秉承为积极而教的教育理念,引导职校生树立积极的职业理想目标与价值取向,善于发掘学生职业心理潜能与优势。职业院校更要注重职业心理辅导与健康服务,优化职业心理体验与情感教育,注重职业行为习惯与人格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利
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渐加快,作为改造和提升学生生命境界的实践活动——高校德育,其生命意蕴不断被消解与淡化,这有悖于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文章通过反思现代德育中生命教育价值凸显与生命教育严重缺失的并存现状,提出重新建构道德教育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德育质效。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消解 重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育 梁爱民
悲剧通过矛盾冲突所展开的生命叙事,不仅昭示了生命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同时也凭借其对死亡和痛苦的修辞性叙述,激发了悲剧审美主体的生命意识,引导审美主体追求生命价值以及生命的超越。审美主体与悲剧的精神生命所进行的生命对话,建构了生命意义,确认了生命在场的价值。这种生命的主体间性,具有建构完整人格,致力于生命统整的意义。
关键词:
悲剧 审美 生命统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彦斌
职业精神是人从事职业的根基;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根基;高职校园文化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关键词:
学生 职业精神 校园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文静
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续传承,也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中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对促进中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意义重大。加强理论教育、开展实践锻炼、建立协同机制是培育中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劳动精神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职业素养是成人之本、立业之基,堪称无用之大用的“软技能”,是职场成功的第一力量,既是影响职校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员工胜任力的职业标准,决定职场发展和人生高度,成为企业超越知识与技术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升级,在对劳动者体能、知识、技能要求有所降低的同时,对其职业素养要求却不断提升,技能转型推动劳动者终身学习,从传统社会注重“做事先做人”到现代社会强调“职业素养影响一生成就”,与职校“重技能轻素养”现状不相匹配。为此,职业教育要由重“一技之长”转变为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质,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体系上中专本整体构建;内容上伴随职业生涯与时俱进;途径上渗入行规企业文化,有效沟通学校生活和工作世界;方法上职业素养与技能学习融合,学思践悟技能文明,以良好的职业素养让职校生化茧成蝶,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幸福
德育工作者是当前职业学校落实党的十八大"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主体力量,其内在精神直接影响着职业学校德育内涵发展、德育实效提升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探究该群体的职业精神现状和培育方略,可有效超越当前德育工具主义的樊篱,帮助德育工作者认清德育内蕴的工作责任与使命,促进从教情感、从教意志和从教风范的提升,从而提升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整体形象与德育实效。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职业学校 德育工作者 职业精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晓雷
科技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经济的腾飞,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其中包括培养千百万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所需的科技、工艺和管理等各种高等应用型人才,必须走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而高职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培育一批批具有现代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学生。因此,必须把握现代职业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探讨培育现代职业精神的方法与途径,大力弘扬现代职业精神。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现代职业精神 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夏强
医学生教育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弱化,是造成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探索以医学生为本进行主体感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模式,是新时期努力提高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学人文精神 主体感悟 培育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资道根
以学生职业发展和企业岗位职业素质需求为导向,按照"素质+"模式,以"心态-意识-方法-能力-绩效"为逻辑主线,结合具体工作环境、任务对学生采用心理指导咨询、教练等技术手段实施积极干预、矫正,触及学生心灵,以调节学生积极工作的心态为基础,教授学生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训导学生提高岗位工作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工作绩效的目标,最终促其成为优秀的物流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物流人才 职业素质 培养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雅辉 张润清 张亮 赵帮宏
文章采用实地座谈、电话访谈、案例剖析等方法对以产业联盟为载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阳晨模式"中,农广校和企业"校企合作"培训机制是基础,政府"自上而下"保障机制是关键,政府、企业、联盟户间利益联结机制是动力。模式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均衡,机制运行高效,在一定条件和策略下可复制应用。
关键词:
产业联盟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阳晨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松林 刘丹丹
知识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它源于个体本能的冲动、个体累积的历史经验以及环境文化的涵养。然而,就目前乡村教师的知识状况而言,其知识遮蔽了个体本能的冲动、疏远了个体的历史经验、脱离了个体环境文化的涵养。这就要求乡村教师释放心灵,使知识在乡土文本中生成;回归内心,使知识在孤独的旷野漫步中沉淀;拓展关系,使知识在乡土与现代的对话中改造。
关键词:
知识 生命意蕴 乡村教师 知识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