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8)
- 2023(9080)
- 2022(6818)
- 2021(5967)
- 2020(4608)
- 2019(10519)
- 2018(10006)
- 2017(17910)
- 2016(10559)
- 2015(12158)
- 2014(12072)
- 2013(11233)
- 2012(9913)
- 2011(8732)
- 2010(8715)
- 2009(7400)
- 2008(7487)
- 2007(6370)
- 2006(5375)
- 2005(4627)
- 学科
- 济(35194)
- 经济(35163)
- 管理(25621)
- 业(24573)
- 企(18257)
- 企业(18257)
- 业经(13319)
- 农(12811)
- 方法(11687)
- 财(10690)
- 数学(10432)
- 数学方法(10179)
- 中国(9877)
- 产业(9732)
- 教学(9272)
- 农业(9220)
- 信息(8824)
- 地方(8797)
- 教育(8579)
- 总论(8387)
- 信息产业(8361)
- 理论(8354)
- 务(7887)
- 财务(7867)
- 财务管理(7855)
- 企业财务(7116)
- 学(6836)
- 贸(6502)
- 贸易(6497)
- 易(6291)
- 机构
- 学院(137613)
- 大学(131744)
- 管理(47362)
- 济(44673)
- 经济(43348)
- 理学(41111)
- 研究(40582)
- 理学院(40504)
- 管理学(39546)
- 管理学院(39286)
- 中国(29809)
- 京(27665)
- 科学(26385)
- 财(24145)
- 农(23444)
- 江(22420)
- 范(22173)
- 师范(21973)
- 业大(21226)
- 中心(19985)
- 所(19460)
- 技术(19394)
- 农业(18350)
- 州(18208)
- 财经(18178)
- 研究所(17270)
- 职业(17244)
- 师范大学(17193)
- 北京(16766)
- 经(16168)
- 基金
- 项目(94442)
- 研究(74818)
- 科学(73027)
- 基金(63119)
- 家(54033)
- 国家(53399)
- 科学基金(46186)
- 社会(44297)
- 社会科(41823)
- 社会科学(41811)
- 省(41560)
- 教育(37628)
- 编号(34076)
- 基金项目(33876)
- 划(33255)
- 成果(28095)
- 自然(28091)
- 自然科(27400)
- 自然科学(27395)
- 自然科学基金(26911)
- 课题(24448)
- 资助(24028)
- 年(21478)
- 重点(21388)
- 发(20939)
- 创(20323)
- 项目编号(20044)
- 部(19280)
- 大学(19054)
- 规划(18958)
共检索到203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炳伟
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推进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教育数字化过程中,学生数字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败,更是学生能否适应数字化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提升学生数字素养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数字化的重要内容。职业学校数字化转型是在教育数字化和行业数字化双重背景下进行的,当下职校学生数字素养的现状也因此表现出其独特性。为此,职业学校纷纷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如教师对教育数字化理解狭隘;学生自主意识不强,自主能力有待提升;校内专业课技术更新滞后等。这些制约因素也将成为今后提升职校学生数字素养的重点突破方向。
关键词:
职校学生 数字素养 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红梅 廖果平 王卫星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素养已演变为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素养,而数字素养内涵界定的非共识性和不同学科所需数字素养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是阻碍数字素养培育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开放式的视角从通识素养、创新素养和使用素养三个方面来阐释大学数字素养的内涵,并以财务与会计专业为例,结合数字素养导向下财会专业大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需求,坚持"跨界原则"和"融合原则",提出了培育财会专业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具体路径:通过显性融合和隐性融合方式重构财会专业课程体系、利用跨界方式组建财会专业师资队伍,并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字素养考核评价体系等方式把数字素养教育融合到财会专业教育中,以重构财会专业大学生知识体系,培养财会专业大学生数字能力,从而形成财会专业大学生数字素养。
关键词:
大学生 财务与会计 数字素养 融合 跨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超阳 杨洁
数字化时代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不仅包含认知、收集和获取数字信息的能力,而且包括数据分析、交流、沟通和评价的能力,在解决数字问题中保障数字安全的能力。高校教师提升数字素养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和变化,以数字变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面临“数字信息茧房”“数字意识形态风险”和“数字鸿沟”的现实挑战。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有赖于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推进数字技术与数字素养融合发展;优化数字资源配置,推进数字信息与数字素养协同发展;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推进数字治理与数字素养良性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高校教师 数字素养 数字技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侯红英 林青
高技能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它不仅是专业技术应用和创新的基础,也是职业生涯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会计职业素养是会计职业和会计工作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会计从业者在职业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会计综合能力和综合品质的总和。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从业者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职业素养却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影响会计工作质量乃至会计行业的重要因素。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典型误区分析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校内外多方联动共同进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思路。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会计 职业素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力力
在今年"两会"期间,港澳代表委员谈及教育,香港学术评审局委员廖长江代表就指出问题并建议:"内地职业教育方面现在过于重视技能培养,要加强服务态度和环保意识教育"。(《中国教育报》2010-03-22)应该说,廖代表是"旁观者清",他为我们大陆的职业教育提了个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吉万年 陆彩兰
提升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需要,对于实现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全民性、老年人数字技能应用需求的多样性、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的持续性、老年人数字技能应用的安全性具有较强的价值意蕴。当前,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升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但仍然面临着来自政府、企业、社区与家庭、老年人自身等多因素的困扰。对此,需要转变老年群体观念,培育内在数字需求;重视多元主体帮扶,筑牢家庭反哺纽带;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加适老化数字产品供给;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营造和谐数字生态环境,从而促使老年群体尽快融入数字社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丽萍
我国颁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为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提供了基准。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具有时代性、职业性和特殊性的特征,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是:职业技术与数字技术简单类同化,数字意识强但是行动力低;数字技术知技储备单一化,数字化学业评价实践不均衡;数字化发展内驱力不足,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欠缺。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具有“四重”诉求:时代诉求——要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框架诉求——要以职业教育特殊性为聚向靶标;技术诉求——要探索基于体系的迭代升级;实践诉求——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认知,强化“数字认知―职业技能”的数字意识链路;优化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环境,紧密“数据平台—数字生态”的数字适应链条;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评价,健全“数据评价—专业发展”的数字教研支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一 李维刚
文章简要探究了数字素养提升对会计学专业硕士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发现会计学专业硕士学生普遍对数字素养的培养有所欠缺、学习时间不够、创新思维能力有限,需增强该方面专业技能,满足市场需求,需持续的学习能力、熟练地专业技能,将数字素养应用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应用在学习工作等领域的实践当中去,有效提升会计学专业硕士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尽快成长为数字经济时代新型会计学专业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建明
数字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民数字素养的提升,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承担着赋能建设数字乡村的职责。从数字通识教育、专业数字化技能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科教融汇四个维度可以明晰职业教育赋能农民数字素养的作用机制。针对职业教育赋能农民数字素养的现实困境,应从强化数字通识教育、专业转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
关键词:
数字乡村 职业教育 数字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林
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准确把握社会需求,依托德育学科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手段,发挥德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德育活动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科议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和延伸德育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京宁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需要文明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维护学校的稳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要旗帜鲜明地讲稳定、抓稳定、保稳定。强化职校生安全教育,不仅有利于校园安全,稳定,而且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能力可以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敏
毕业生就业、提升学校的整体就业率,不仅是制约大学生人生规划的重要因素,也关系着高校自身的发展。但相比一线大城市,地方高校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2013年,河南省的高校毕业生达51.4万人,总数再创新高,但同时也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尽管河南省多措并举,想尽办法破解这一难题,采取通过各种平台组织多种形式的招聘会、后期加强帮扶、实施专门项目等措施,该年度河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仍只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莉
核心素养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时代。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需要以教师课程领导力为基础,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可以使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有其政策推动、课改需求、专业发展诉求以及核心素养与教师课程领导力二者之间互依共存的关系等动因。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策略主要有,创新课程管理体制,为教师赋权增能;转变课程领导观念,增强课程领导意识;主动追求专业发展,与课程领导力提升相融合;通过各种外力与资源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师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德文 许金波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但就业质量和就业后的发展却受到职业素养的严重制约。当前高职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存在认识不统一、载体不到位、教育队伍不合拍等困境。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有引领力的培养方案、开发有鲜活力的素养课程、创设有感染力的教育载体、搭建有凝聚力的校企平台和打造有执行力的育人队伍等途径,切实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使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敏 廖良林
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在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其作用入手,经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困境及原因,并在介绍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 校外实训基地 困境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