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1)
- 2023(13785)
- 2022(11281)
- 2021(10759)
- 2020(8748)
- 2019(20203)
- 2018(19822)
- 2017(36283)
- 2016(20190)
- 2015(22486)
- 2014(22214)
- 2013(20719)
- 2012(18428)
- 2011(16335)
- 2010(16452)
- 2009(14515)
- 2008(12678)
- 2007(10577)
- 2006(8862)
- 2005(7597)
- 学科
- 济(64124)
- 经济(64063)
- 管理(49077)
- 业(47446)
- 企(39266)
- 企业(39266)
- 方法(32707)
- 中国(29534)
- 数学(29462)
- 数学方法(29023)
- 融(25831)
- 金融(25830)
- 银(23372)
- 银行(23345)
- 教育(22928)
- 行(22590)
- 财(19150)
- 农(18651)
- 理论(17274)
- 业经(15332)
- 制(14114)
- 地方(13808)
- 学(13106)
- 务(13099)
- 财务(13058)
- 财务管理(13035)
- 教学(12881)
- 农业(12868)
- 企业财务(12443)
- 技术(12025)
- 机构
- 大学(252058)
- 学院(249856)
- 济(94434)
- 管理(93248)
- 经济(92317)
- 理学(81659)
- 理学院(80741)
- 研究(80140)
- 管理学(79138)
- 管理学院(78656)
- 中国(59982)
- 京(51786)
- 科学(45975)
- 财(43748)
- 范(41741)
- 师范(41383)
- 中心(39980)
- 江(37040)
- 教育(36658)
- 所(36326)
- 农(36068)
- 财经(35967)
- 业大(34968)
- 师范大学(33903)
- 研究所(33418)
- 经(33004)
- 北京(32233)
- 技术(31425)
- 经济学(30208)
- 州(29811)
- 基金
- 项目(177054)
- 科学(142044)
- 研究(138346)
- 基金(126231)
- 家(108154)
- 国家(107090)
- 科学基金(93512)
- 社会(86718)
- 社会科(82210)
- 社会科学(82190)
- 教育(73217)
- 省(71663)
- 基金项目(66574)
- 划(61314)
- 编号(58402)
- 自然(58013)
- 自然科(56764)
- 自然科学(56752)
- 自然科学基金(55729)
- 资助(49899)
- 成果(48051)
- 课题(42940)
- 重点(41529)
- 部(41043)
- 发(39122)
- 创(39042)
- 教育部(36910)
- 创新(36077)
- 项目编号(35921)
- 年(35850)
- 期刊
- 济(89969)
- 经济(89969)
- 研究(78774)
- 教育(64433)
- 中国(57054)
- 学报(34868)
- 财(33974)
- 融(32895)
- 金融(32895)
- 管理(32467)
- 农(31628)
- 科学(31536)
- 大学(29088)
- 技术(27926)
- 学学(25850)
- 农业(21388)
- 职业(18069)
- 财经(17323)
- 业经(15276)
- 经(14989)
- 经济研究(14710)
- 技术教育(11973)
- 职业技术(11973)
- 职业技术教育(11973)
- 坛(11544)
- 论坛(11544)
- 问题(11501)
- 发(11453)
- 业(11418)
- 理论(11137)
共检索到366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卢丽华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是各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职普融通作为一种解决二者紧张关系问题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诉求,本质上在于重塑各类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选择有利于公民素质养成的教育内容,创新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的教育方式,加强学生公民技能培养的教学实践,以便消除职普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自身缺陷和弊端,从而保证所有学生成长为具有公民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
职普融合 教育理念 实践取向 公民素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丽华
积极参与社区的教育培训,成为社区教育的有效推进者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高校社区教育服务的本质诉求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在构建社区教育实践体系的过程中,高校需要以现代社会工作理念为指导,构建具有专业化特征的教育实践场域,开发系统的多样化公民教育课程知识体系。
关键词:
高校社区教育 社会工作理念 公民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晓堂 许红星
本文基于"全面发展、全员育人、全体进步"的"三全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当下信息系统搭建学生管理与素质培养的新平台,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素质培养向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提高管理和信息数据的分析能力,探索将"大数据"概念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及学生素质培养工作的方法,达到顺畅了开展学生工作的路径,提升了学生素质培养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管理服务水平,增强了学生工作的开放性和学生工作及素质培养的综合性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卫芳 柏平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职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立足点,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文章辨析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解决了高职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困惑,并从研究型课堂教学、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三个方面对素质教育模式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高职大学生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素质教育 实践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代光英 冯维
2007年,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多年来,学院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质量工程建设要求,围绕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课程设置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家型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宝贵经验,今呈现供交流与研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真华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联系越来越紧密,人员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学术知识传播越来越快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向纵深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高等学校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革新办学理念,确立了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井文
职普融通是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发展的重要抓手。2022年职普融通类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构建的现状,其基本经验包括共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职普双师协同队伍、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互联互通运行机制、健全融通育人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当前,职普融通仍需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以职业形态课程为抓手,构建职普融通课程体系;建立职普双师流动教学、双向交流互动机制;发挥职教社会服务功能,与普教形成资源共享;完善职普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职普融合活动;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观,构建人培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路萍 樊继宽
宏观政策的强力驱动,学习者全面发展与"人人出彩"的切实需求,区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困境,推动着连云港市"普职融通"机制的架构,在招生制度、学籍管理、课程互通、学生成长等方面寻求改革突破,实现两种类型教育的并行融通。连云港市"普职融通"试点项目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固有观念的束缚,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结对学校的领导等利益共同体"手拉手",在整合思维上敢于突破与努力探索。
关键词:
普职融通 政策机制 行动路径 连云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伟 王智聪
职普融通背景下,理清中职生自主学习动机对心智游移的影响,以及执行功能与毅力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提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江苏省4所中等职业学校729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职生自主学习动机对心智游移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中职生自主学习动机会通过三条路径间接影响心智游移,分别是执行功能的单独中介作用和毅力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执行功能-毅力的链式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职普融通教育理念,改变重普轻职的观念,提升中职生自信心和自主学习动机;二是完善职普融通课程体系,丰富学习任务类型与任务形式,提高中职生执行功能水平;三是重视生涯教育,加强毅力教育,优化中职生毅力品质。
关键词:
职普融通 中职生 自主学习动机 心智游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堂
高职大学生素质培养不仅要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还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形成核心价值观、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三核"为主体内容的综合素质。除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指标体系外,构建一套培养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合适的指标体系,合理认定素质学分,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程序环节、操作规则和规章制度,将二者有效贯彻落实,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学生素质培养运行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露泉 李建桥 韩志武
提高科研水平,培养优秀科研人才,一直是高等学校的一个长期而又重要的目标。笔者阐述了依托 科研项目等方面的教学研究,采用多种形式,拓宽与国际著名科研机构的合作渠道,在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前 提下,进行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工程仿生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关键词:
国际合作 学科交叉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公民的道德品质、理性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意识、公民能力和公民品质。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继续教育方式 ,是成年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成人教育必须在价值取向上完成向公民素质培养的转向 ,把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素质的提升和成年人公民的培养作为成人教育的首要目的。
关键词:
公民 公民教育 成人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