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5)
- 2023(8709)
- 2022(7183)
- 2021(6349)
- 2020(5004)
- 2019(11199)
- 2018(10745)
- 2017(20205)
- 2016(10534)
- 2015(11618)
- 2014(11599)
- 2013(11477)
- 2012(11033)
- 2011(10151)
- 2010(10641)
- 2009(10141)
- 2008(9158)
- 2007(8187)
- 2006(7612)
- 2005(7458)
- 学科
- 济(49243)
- 经济(49202)
- 业(29599)
- 管理(27222)
- 融(25980)
- 金融(25980)
- 中国(24345)
- 银(23610)
- 银行(23600)
- 行(23100)
- 企(22441)
- 企业(22441)
- 地方(20278)
- 农(14587)
- 业经(13249)
- 制(12261)
- 方法(11902)
- 财(11293)
- 中国金融(11105)
- 农业(10620)
- 地方经济(10383)
- 发(9972)
- 数学(9972)
- 数学方法(9896)
- 贸(9193)
- 贸易(9177)
- 易(8842)
- 学(8170)
- 环境(7994)
- 技术(7773)
- 机构
- 学院(147859)
- 大学(144060)
- 济(64394)
- 经济(62943)
- 研究(57186)
- 管理(51639)
- 中国(50923)
- 理学(42510)
- 理学院(41939)
- 管理学(41341)
- 管理学院(41060)
- 科学(32773)
- 京(32047)
- 财(30875)
- 所(29266)
- 中心(27613)
- 研究所(26074)
- 农(24776)
- 江(23944)
- 财经(23244)
- 北京(21276)
- 范(21046)
- 经(20968)
- 师范(20822)
- 院(20608)
- 州(20565)
- 银(20419)
- 经济学(20115)
- 银行(19649)
- 农业(18864)
- 基金
- 项目(91576)
- 科学(72232)
- 研究(70877)
- 基金(64027)
- 家(55005)
- 国家(54458)
- 科学基金(46439)
- 社会(45102)
- 社会科(42945)
- 社会科学(42937)
- 省(37663)
- 基金项目(33047)
- 教育(31156)
- 划(31056)
- 编号(29221)
- 自然(27268)
- 发(27052)
- 自然科(26636)
- 自然科学(26634)
- 自然科学基金(26141)
- 资助(25948)
- 成果(24324)
- 发展(22292)
- 展(21899)
- 课题(21697)
- 重点(21287)
- 创(20024)
- 部(19132)
- 创新(18770)
- 国家社会(18449)
共检索到254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新修订实施的《职业教育法》明确“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都将职普融通、协调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路径与方法。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种教育类型协调发展现状备受瞩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关东 问清泓
职普分流是两种教育类型协调发展的产物,关系到学生的受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分层管理密切相关。由于我国职普分流机制和手段的僵化和落后,导致职普分流的本意逐渐异化。教育部门强力维系职普比大体相当,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功能缺乏显现,导致分流焦虑现象蔓延,进而加剧初中学段教育内卷。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以职普融通替代分流,有利于保证教育个性,满足大国工匠需求,实现教育公平愿景。职普融通首先强调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必须保证职普之间的实质平等;其次,在职普融合上寻找二者的“中间道路”,丰富高职学段层次,促进职普优势互补;第三,在职普流通上保证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实现学生职普选择的机会自由,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并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与劳动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坤 靳晓莹
从“普职分流”到“普职协调发展”是强化教育类型、优化教育结构的必由之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推动普职协调发展的新语境赋予普职分流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期许。生态位理论视域下,普职分流到普职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普职分流“供给失效”、协调发展“重叠错位”以及分流与协调发展“割裂失调”的矛盾,面临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技术人才与学术人才、普职分离与普职融通的冲突。从生态位理论探析分流到协调发展的矛盾与冲突,寻找分流到协调发展的融通路径,是理论的应然之意;通过生态位移动、矫正、释放等途径,实现分流到协调发展的接轨共赢,是实践的应然之果。
关键词:
普职分流 普职协调发展 生态位 融通共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成智 蒋宇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以“普职协调”代替“普职分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中职教育要转变发展思路,以高质、基础、融通为导向,满足普职协调对中职教材发展提出的新诉求。然而,目前中职教材存在教材职业特色不明显、教材内容衔接不当、传统教材形式僵化的问题。现实之困与应然之态的矛盾呼吁中职教材的“普职协调化”:以类型教育为底色,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促进中高衔接;以创新开发为抓手,深化普职融通。
关键词:
中职教材 普职协调 高质 基础 融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长江 陈鹏
“普职融通”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路径,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采用内容分析法中的共词分析法,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Bicomb、SPSS、Ucinet以及Netdraw等分析工具为辅,梳理我国普职融通研究的主要热点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启蒙教育、高中阶段普职融通以及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展望未来,应在进一步加强职业启蒙教育研究、高度重视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研究、不断深化普职融通课程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延伸普职融通的教育层次,推进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阶段的普职融通发展。
关键词:
普职融通 可视化 研究热点 发展态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家明 李寒梅
职普融通既是我国教育结构优化和教育体系完善的关键内容,也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以职普融通政策文本为基础,分析发现:职普融通政策经历前期渗透、探索推进、体系构建和深化发展四个时期;制度环境、社会需求和文化观念等构成职普融通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受退出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影响,职普融通政策变迁体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特征,同时存在以重大事件为表现形式的“关键节点”。故政策制定者在推进职普融通政策创新时,需要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提升政策治理能力;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形成协同推进动力;优化政策实施环境,强化政策执行效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晔 刘金松 任锁平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目标,成为新时期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针对现阶段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发展面临的困境,要树立多样化发展思维,打破职普分离的简单分类传统,从职普协调发展入手,探究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路径:完善分类招生考试制度,畅通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升学通道;推动高中阶段学校课程一体化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加强外部支持系统建设,优化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生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君庆
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是新《职业教育法》的新规定,落实该项规定具有重要意义。类型教育、体系构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三个维度阐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各有侧重,类型教育维度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要全面把握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同为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三个核心理念;体系构建视维度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需要在“体系内部”和“体系之间”两个方面着力;经济社会发展维度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需要重点关注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技能社会建设等三个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佳思 徐小容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理念,也是提升高技能人才数量与质量的重要一环。可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揭示“职普协调发展”的整体逻辑。职普系统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提升科技的产出与应用能力,实现教育系统与经济、科技系统的协调发展。同时,职普系统在知识、资源与结构三向度上的统一性为职普协调发展的必然性提供了证据。然而,职普系统内部却在教育要素积累层、层次教育建设层和教育目标推进层上面临单一化、脱嵌与失衡的三层级演化危机。对此,需要探寻职普协调发展的优化路径,以增加职普协调发展的“宽度“”广度”与“深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博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经过多年改革演进,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分工格局逐步清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从无到有,不断探索形成,成为加强金融监管协作的基础性制度。2021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的统筹指挥下,落实金融委办公室的具体要求,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支持金融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是我国开展职业教育的主体。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高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和较高层次的技术员及工程师人才。从培养目标来看,这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海燕
基于城乡协调发展体系,对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展开理论探究,并以国内30个省级行政区2001—2020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优化了公共服务供给;高素质人力资本、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较强交互,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公共服务供给可有力协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推动区域城镇化进程,进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且有10%~20%影响效能经由公共服务供给这一中介路径实现。本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证实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积极影响,明确验证公共服务供给的中介传导路径,为理解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新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婉嫕
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以及变异系数法测度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并实证研判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存在显著积极影响,且该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深入探究可知,公共服务供给是数字普惠金融释放城乡协调发展红利的关键传导机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助推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通过门槛检验结果可知,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研究成果可为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文章以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FGLS模型、交互项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与实现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提升经济协调发展程度;(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以资本要素流动和技术要素流动效率提升为渠道的传导机制,且不同区域的提升程度存在差异;(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要素流动效率渠道的门槛效应,即随着门槛值的提高,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进一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4)经济开放程度、商业环境、金融发展水平等也是影响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张明强 宋志强
"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稳步实施,国土开发格局明显优化,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时代价值、现实困阻与发展策略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
职普融通背景下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内涵、困境及优化路径
发展经济学微观理论研究新进展——经济互补性与发展中的协调失灵
关于若干职教学术热点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年会上关于校企合作、中高职协调发展及质量保障研究观点综述
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进展与评论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取得新进展
美英两国高中普职融通政策发展的共同趋势——从制度融通到课程整合
数字普惠金融与生态林业耦合协调发展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视角
财政转移支付、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