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5)
2023(6646)
2022(5342)
2021(4971)
2020(3935)
2019(8937)
2018(8985)
2017(16033)
2016(9196)
2015(10070)
2014(9989)
2013(9577)
2012(8765)
2011(8120)
2010(8422)
2009(7902)
2008(7861)
2007(7055)
2006(6761)
2005(6377)
作者
(26218)
(21787)
(21460)
(21132)
(13972)
(10410)
(9831)
(8528)
(8272)
(7990)
(7598)
(7471)
(7246)
(7244)
(7205)
(6879)
(6485)
(6480)
(6434)
(6327)
(5701)
(5563)
(5468)
(5158)
(5112)
(5023)
(5017)
(4904)
(4534)
(4436)
学科
(30994)
经济(30938)
管理(24055)
(20976)
(18205)
企业(18205)
(11781)
中国(11765)
(10553)
(9983)
业经(9316)
方法(8874)
(8399)
(8382)
教育(7542)
(7176)
银行(7154)
体制(7025)
地方(6984)
理论(6906)
(6887)
数学(6882)
农业(6804)
数学方法(6713)
(6325)
金融(6324)
(5345)
(5329)
制度(5323)
税收(5106)
机构
学院(120802)
大学(120122)
研究(48290)
(45103)
经济(43890)
管理(39140)
中国(37177)
理学(31860)
理学院(31447)
管理学(30790)
管理学院(30561)
科学(29448)
(27400)
(25562)
(25483)
(23814)
研究所(22748)
(22648)
中心(21741)
(18502)
农业(18501)
师范(18232)
(18186)
(17983)
北京(17975)
业大(17885)
财经(17780)
(17286)
技术(16166)
(15982)
基金
项目(74213)
科学(57280)
研究(56690)
基金(50751)
(45555)
国家(45076)
科学基金(36727)
社会(33838)
社会科(31702)
社会科学(31692)
(30140)
教育(27889)
(26270)
基金项目(25131)
编号(23977)
自然(22977)
自然科(22351)
自然科学(22339)
自然科学基金(21940)
成果(21531)
资助(20776)
课题(19039)
重点(18041)
(17275)
(16204)
(15995)
(15732)
(15307)
创新(14606)
项目编号(14378)
期刊
(60392)
经济(60392)
研究(43697)
中国(35394)
教育(25984)
(22780)
学报(21890)
(21121)
科学(18684)
管理(17435)
大学(16564)
(15362)
金融(15362)
学学(15056)
农业(14615)
技术(11612)
业经(10098)
经济研究(9553)
财经(9350)
职业(8306)
(8150)
问题(7411)
(7353)
图书(7083)
(6667)
(6418)
论坛(6418)
(6194)
改革(5670)
(5670)
共检索到211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梅沁  
深化职教高考改革,不仅要遵循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还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教育的诉求。职教高考改革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正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推进职教高考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专业与科目、教学与考试、升学与就业四对关系。通过优化制度设计,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构筑“横向融通、纵向贯通”人才培养“立交桥”,创新技能测试模式,形成发展职业教育合力等措施,推动职教高考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超  邵建东  
职教高考改革是职业教育自身类型化、内涵化发展的迫切需求。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我国职教高考制度已初见雏形,但仍面临顶层设计不完善、省级统筹不充分,企业参与不深入、技能考核不规范,融通功能不彰显、衔接路径不通畅等现实困境。为此,需要从多元统一性、职教类型性、融通衔接性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全面认识职教高考改革的应然取向。通过逐步完善顶层设计、坚持省级统筹发展,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完善技能考核体系,发挥横向融通作用、拓宽纵向衔接路径等措施推进我国职教高考改革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管治华  王恩奉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县乡财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直接带来一系列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变化,变化体现了一般制度变迁的综合特点,文章分析回顾了我国县乡财政改革的路径,认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统筹发展的内生要求、县乡财政困难、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失衡、乡镇行政机构设置的变化均为进一步推进县乡财政改革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荷琳  李红  
职教高考是优化人才结构、拓宽成才通道、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路径。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职教高考,但在国家、省级、学校、学生等层面仍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职教高考亟需明确组织形式的权威性、机会选择的普适性、考核选拔的竞争性、成长发展的可期性四方面改革,加快构建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省级统筹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模式,吸引更多有志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边新灿  蒋丽君  雷炜  
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一体四面"。"一体"是:以学生为本体,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四面"是:"融通",取消文理分科,实现知识融通,跨越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习惯;"综合",实行综合评价,拓宽评价的宽度,改变"唯分数论"线性评价模式;"过程",探索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延伸评价的长度,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选择",扩大选择,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扭转"共性淹没个性"局面。高考改革面临众多两难问题,处理好科学性、公平性和可行性的各要素平衡就形成各种两难;制约新高考改革的两对最基本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春华  
在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之前,社会上曾经流传了关于高考改革的诸多版本,但没有一个版本具有《实施意见》的内在超越性。"治大国若烹小鲜",作为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国务院颁发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跳出了教育本身的视界和格局,不仅仅着眼于高考招生制度的内容与形式等技术性问题,而是以更加高远的视野和更加恢宏的气度,将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后雄  
新课程高考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山东、宁夏、广东、海南、江苏等5省区高考科目方案各具特色,也存在着诸多两难问题亟待解决。高考科目设置既要与新课程同步,又要秉持“稳中求变”的原则,在“遵循规律、把握导向、推进素质、防止偏科、科学论证、广泛试验”的基础上提高科目设置的科学化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边新灿  
林林总总的高考改革,它的社会动因和价值取向是什么?其演进遵循着怎样的内在逻辑?政治(经济)动因、教育动因和文化动因是高考改革的三大动因,社会也经历了相应的三个因素驱动阶段;公平选才和科学选是贯穿高考制度完善和改革演进的两条主线,其实质是公平和效益的关系。三个动因和两条主线构成了高考改革的内在逻辑,值取向的分歧点和统一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恢复高考40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体现在:选拔标准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重视全面发展;考试科目从零散、分科走向融合,强调能力立意;考试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注重综合评价;招生录取从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实施阳光工程;招生计划从质量优先走向综合考量,实施政策补偿。高考改革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呈现出注重科学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公平性的基本价值取向,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宏观环境的变化,各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与分化的利益诉求,对高考招生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提出的变革需求,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本文在解析供给侧改革理论基础和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涵,指出深入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应正确处理好五对关系,即教育总量与教育结构的关系、人民需求与职教供给的关系、有效供给与无效供给的关系、规模推动与创新推动的关系、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淑杰  
绩效预算作为重要的公共管理与决策工具,是世界各国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作为中国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预算不仅能提高公共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而且还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中央和地方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积极探索。对地方财政来讲,它面临着赤字压力大、公共管理水平低、改革实践落后等情况,推进绩效预算改革非常困难。本文聚焦地方改革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绩效指标体系、配套预算改革、绩效观念等方面,并相应提出了推进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亚群  
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全国高考改革方案的大框架和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这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高考综合改革任务紧、涉及面广,包括招生计划、考试形式与内容、录取机制、监督机制、试点方案、组织领导六个方面十大要点。推进这项改革,需选择正确的改革路径。从实践来看,新一轮高考改革采取循序渐进、配套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博  
高考改革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受到传统文化、政治、经济、知识等因素的制约,其制度结构也是这些因素相互博弈、相互作用的结果。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要遵循高考制度变迁渐进性规律,注意与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强科学研究,逐步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性,增强考试机构的服务性,鼓励考生申报志愿的独立性,减少基础教育评价的依赖性,最终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海峰  
我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典型的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是我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考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对基础教育则具有导向功能。作为牵动千家万户神经的大事,高考改革是上至高层国家领导人、下至基层老百姓都关心的重要议题。高考应如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龙海  
坚持现有高考制度,以考试技术改革为突破口,实行网络高考,是高考继网上录取、网络阅卷之后的又一个突破性变革。国内外已有成功实践为网络高考提供先行经验支撑。技术创新是首要推动力量,因而实行网络高考、一年多次考试,有效推进高考制度创新,完全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为学校开辟素质教育的广阔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