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8)
2023(9213)
2022(7509)
2021(7017)
2020(5514)
2019(12287)
2018(11968)
2017(21690)
2016(12308)
2015(13570)
2014(13552)
2013(12783)
2012(11635)
2011(10460)
2010(10772)
2009(10179)
2008(9909)
2007(9018)
2006(8175)
2005(7769)
作者
(32691)
(27370)
(27145)
(26159)
(17335)
(12909)
(12318)
(10367)
(10358)
(9926)
(9338)
(9169)
(8765)
(8746)
(8742)
(8525)
(8050)
(8003)
(7937)
(7927)
(7072)
(6705)
(6498)
(6265)
(6248)
(6231)
(6178)
(6103)
(5505)
(5367)
学科
(39557)
经济(39466)
管理(39365)
(34057)
(28219)
企业(28219)
(15582)
(14861)
(14738)
中国(14113)
方法(12255)
业经(11908)
(10413)
数学(10031)
农业(9764)
数学方法(9745)
(9382)
银行(9372)
(8969)
理论(8658)
体制(8598)
地方(8545)
(8425)
财务(8382)
财务管理(8358)
(8340)
金融(8337)
(7899)
企业财务(7884)
(7699)
机构
学院(164097)
大学(161045)
(62702)
经济(60996)
管理(58331)
研究(54215)
理学(48623)
理学院(48057)
管理学(47204)
管理学院(46877)
中国(43247)
(35264)
(33638)
科学(30633)
(28421)
中心(26361)
财经(26117)
(26032)
(23786)
(23393)
(22851)
研究所(22828)
师范(22616)
(22499)
北京(21334)
业大(20980)
(20255)
技术(20058)
经济学(19237)
(19091)
基金
项目(104431)
研究(83018)
科学(82125)
基金(73084)
(62330)
国家(61691)
科学基金(53018)
社会(51900)
社会科(48967)
社会科学(48956)
(42527)
教育(40731)
基金项目(37464)
编号(35480)
(35109)
自然(31305)
成果(30880)
自然科(30525)
自然科学(30519)
自然科学基金(29972)
资助(28902)
课题(26547)
(26226)
重点(24084)
(23098)
(22776)
(22742)
(22383)
(22322)
项目编号(21492)
期刊
(78892)
经济(78892)
研究(53358)
中国(42152)
教育(29357)
(29331)
管理(24695)
(24248)
学报(22647)
科学(20908)
(19565)
金融(19565)
大学(18697)
技术(17475)
学学(17163)
农业(15422)
业经(13643)
财经(13373)
经济研究(11774)
(11490)
职业(10969)
问题(9974)
图书(8611)
(8466)
(8191)
(8103)
论坛(8103)
会计(7447)
理论(7392)
技术教育(7293)
共检索到267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永军   袁潇  
职教高考制度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完善职教高考制度。针对当前职教高考制度实践中学位制度及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法律制度尚待完善、统筹实施未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本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比例有待提升、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影响因素和困难较多等问题,优化职教高考制度应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学位制度及推进立法进程、统筹加强对职教高考制度的类型化实施、扩大相关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的比例、协同解决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多重困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更庆  
职教高考制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具有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的工具性、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广泛性、兼顾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性、保障职业技能评价和招考计划分配的科学性等内涵特征。目前,职教高考制度建设面临路径依赖、发展短板、体系缺失、功能缺陷、生态失衡等困境,从而制约职教高考改革目标的达成。为此,需要通过构建具有类型特色的统一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办法、建构职普等值同效的“旋转门”机制、实施差异化职业潜能测试、建构与“双减”政策相向而行的职教高考机制等途径来解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传松  
部分人士将高考制度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基础抽象化,进而抨击高考甚至建议废除高考,反映出高考制度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其合法性也受到质疑。笔者认为,高考合法性及相关理论命题被遮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与人们的认识和观念变化有关。当前,为高考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是高考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茂波  孟新杭  高芳  
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必须明晰职教高考制度的价值属性、功能定位及实践样态。基于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职教高考制度具有促进类型发展的工具性、促进就业导向的广泛性、兼顾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性、保障职业潜能评估的科学性等价值属性。据此,促进职业教育直面社会的需求、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立交融合、保障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生源质量、保障职业教育升学路径的公平有效是职教高考制度的功能定位。实践中,职教高考制度应呈现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多样的招考录取路径、以能获取职业能力为考核标准、考试录取过程公开透明的样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超  邵建东  
职教高考改革是职业教育自身类型化、内涵化发展的迫切需求。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我国职教高考制度已初见雏形,但仍面临顶层设计不完善、省级统筹不充分,企业参与不深入、技能考核不规范,融通功能不彰显、衔接路径不通畅等现实困境。为此,需要从多元统一性、职教类型性、融通衔接性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全面认识职教高考改革的应然取向。通过逐步完善顶层设计、坚持省级统筹发展,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完善技能考核体系,发挥横向融通作用、拓宽纵向衔接路径等措施推进我国职教高考改革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王海蕴  
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职能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公平正义。充分发挥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法治保障作用是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本文结合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现状,探讨了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从建立疑难问题反馈机制、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评价制度、优化人才政策、推广线上普法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制度优质高效的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博  
高考改革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受到传统文化、政治、经济、知识等因素的制约,其制度结构也是这些因素相互博弈、相互作用的结果。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要遵循高考制度变迁渐进性规律,注意与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强科学研究,逐步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性,增强考试机构的服务性,鼓励考生申报志愿的独立性,减少基础教育评价的依赖性,最终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颖康  
高考制度作为人才选拔及招生考试的主要形式,为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普通高考的过度竞争引发全社会焦虑,并难以满足职业教育人才选拔要求,进而导致社会人力资本的过度同质化,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在国家层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能够为学习者可持续发展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还能够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积累人才资源。在国家层面设立职教高考制度,应按照与普通高考等值的原则强化资源配置,厘清职教高考的核心制度框架,做好试点总结并加强央地协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凌磊  
我国职教高考制度已陆续在部分省份开展试点工作,但面临职业技术教育社会认可度低、职教高考制度发展基础薄弱、考试工作治理问题复杂、招生工作任务艰巨等多重现实困境,职教高考制度需要解决和突破的困囿也更为急切与严峻。基于“结构嵌入—政治嵌入—文化嵌入—技术嵌入”的“多重嵌入”分析框架,将职教高考制度视作政治、结构、文化和技术各主体嵌入职业技术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多重嵌入”的视角下,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参与其中,具体推进策略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招生机制为依托;以政府直接参与职教高考为保障;以构建职教高考信息化平台为支援;以确定社会认可的职教高考价值观为引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凌磊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意在打破过去高职招生的"末端"处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扭转高职招生的尴尬地位。从政策布局和要求来看,高职招考模式、生源构成、考试方式、利益主体等关键环节都呈现出了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相关政策举措赋予了我国"职教高考"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同时也给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职教高考"带来了挑战。采用理论分析加访谈深描的方式,提出解决"职教高考"制度困境的策略和方法,将"职教高考"多样性价值目标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善学  
以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标志,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进入全面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新时期。职教高考制度是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新生的制度,是具有类型教育特点的一项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分析研究了职教高考相关政策,探讨了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要求下制度改革应关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提出了以"五性一化"为特点、以六种入学通道为主体、以三项机制为突破点的改革建议,勾绘了职教高考改革路线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魏红梅  黄明东  
学区制是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内优质均衡,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设计与现实选择。有别于英美"学区制"以"自治"为核心的制度变迁逻辑,我国学区制受到行政管控逻辑的支配,呈现出鲜明的"自上而下"的路径依赖特征,不可避免地导致学区自主发展能力弱化,改革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从而使学区制改革陷入低效的"纳什均衡"状态。为此,回归学区制"自治"内核成为优化学区制改革最佳路径,在组织管理模式上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在制度变革方式上由"行政驱动"向"自主变革"转变,最终形成"自治""主动""内生""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蓓佳  
高考起源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要,其形态与国家经济社会背景之间存在强关联性。在精英教育社会阶段,高考以知识资本作为精英识别的符号并促成了精英人才从培养选拔到使用的闭环,而且彼时有效的前置性社会分流成就了该阶段高考竞争的有限性。进入大学扩招的大众教育阶段后,高考从致力于选拔精英到服务于大众升学,其功能发生了被动异化,不仅走向了过度竞争、成为绑架基础教育的“紧箍咒”,而且未顾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质,同时还展现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适应,即技能偏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有效的技术型人才再生产,而现行高考的育人框架不适配技术型人才的识别和再生产。构建与现行高考相协同的职教高考制度,可释放出如下动能:适应新变化——以赛道的拓宽成就高考有边界的竞争;定位协同性——作为现行高考科学性的有益补充;打造增长极——制度牵引促进技能型社会的形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小红  
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是进一步改革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和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积极探索。基于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高考制度的本质,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的本质是以强化职业教育属性特征和类型特色为路径,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技能通道,为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选拔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需求—供给”奠定的社会根基、“显性—隐性”催生的外推合力、“历史—未来”激发的内生动力,建设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成为发展必然。建设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应坚持顺应民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将关注人心作为根本遵循、将分步推进作为基本方略、将加强研究作为不竭动力,引领人民对美好的向往、稳健职教高考改革步伐、提高理论水平指导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立祝  
我国职业教育正进入提质培优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已水到渠成。需要着力破解职教高考的多类型生源质量差异显著、考试科目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匹配度不高以及多样化考试招生方式产生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建议实行职教高考统一考试制度、合理设置职教高考科目、试行专业大类"一档多投"录取模式,建立符合类型教育定位、服务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职教高考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