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2)
- 2023(11632)
- 2022(9661)
- 2021(9293)
- 2020(7748)
- 2019(18117)
- 2018(18315)
- 2017(33638)
- 2016(18593)
- 2015(20858)
- 2014(21190)
- 2013(20027)
- 2012(17699)
- 2011(15777)
- 2010(16526)
- 2009(15287)
- 2008(15368)
- 2007(14135)
- 2006(12627)
- 2005(11506)
- 学科
- 管理(68688)
- 济(61769)
- 经济(61680)
- 业(60276)
- 企(55980)
- 企业(55980)
- 方法(27949)
- 数学(23571)
- 数学方法(22921)
- 财(22351)
- 制(20821)
- 中国(18730)
- 技术(18282)
- 业经(16818)
- 理论(16789)
- 农(15502)
- 教学(14605)
- 务(14311)
- 财务(14248)
- 财务管理(14209)
- 体(14182)
- 银(13675)
- 银行(13660)
- 企业财务(13443)
- 行(12914)
- 技术管理(12595)
- 划(12471)
- 体制(11974)
- 融(11592)
- 金融(11589)
- 机构
- 学院(249571)
- 大学(247297)
- 管理(98689)
- 济(94729)
- 经济(92255)
- 理学(82856)
- 理学院(82006)
- 管理学(80348)
- 管理学院(79843)
- 研究(76402)
- 中国(60813)
- 京(52490)
- 财(50892)
- 科学(43898)
- 江(41011)
- 财经(37762)
- 所(36908)
- 中心(36236)
- 经(34082)
- 范(33426)
- 北京(33422)
- 师范(33091)
- 研究所(32680)
- 州(32363)
- 农(32153)
- 业大(32028)
- 技术(30958)
- 院(28005)
- 经济学(27885)
- 财经大学(27877)
- 基金
- 项目(157474)
- 科学(124819)
- 研究(121737)
- 基金(110703)
- 家(94310)
- 国家(93469)
- 科学基金(82213)
- 社会(74430)
- 社会科(70525)
- 社会科学(70510)
- 省(65020)
- 教育(61579)
- 基金项目(57644)
- 划(53537)
- 自然(52192)
- 自然科(51076)
- 自然科学(51066)
- 编号(50832)
- 自然科学基金(50163)
- 资助(45453)
- 成果(42611)
- 创(38251)
- 课题(37810)
- 重点(35865)
- 部(34842)
- 创新(34779)
- 制(34345)
- 发(32216)
- 项目编号(31571)
- 大学(31296)
- 期刊
- 济(112195)
- 经济(112195)
- 研究(78452)
- 中国(64336)
- 教育(47663)
- 管理(46245)
- 财(44474)
- 学报(31840)
- 科学(31069)
- 技术(30466)
- 农(29037)
- 大学(26574)
- 融(25269)
- 金融(25269)
- 学学(24149)
- 财经(19641)
- 农业(19117)
- 业经(17377)
- 经(16980)
- 经济研究(16750)
- 职业(15501)
- 科技(13378)
- 技术经济(13145)
- 问题(12764)
- 坛(12474)
- 论坛(12474)
- 财会(12405)
- 策(12351)
- 业(12315)
- 会计(11907)
共检索到397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晟 苏力华 马园园
职教硕士学位教育是一种为职业院校培养师资的继续教育类型。文章分析探讨了江西农业大学在提高职教硕士培养质量、创新建构以"双师型"骨干专业教师为目标,面授和网络双轨课堂教学,学员的创新专业师范、学术应用研究和职业发展三能力建设为重心,实施课程学习、技能训练、毕业设计和应用实践四方位评价的"一专双轨三能四评"培养模式,同时提出了若干教学与管理机制变革的配套举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恩科
分析了我国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发展变化以及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华中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设计,包含培养目标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评价体系的创新三个方面,并对该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支政 骆莲莲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以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及灵活性,而课程硕士培养在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特点符合这些要求。笔者主要探讨在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中借鉴课程硕士攻读方式的依据问题。
关键词:
课程硕士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德东 于爱国 陈雪梅 高振海 田文晶
以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吉林大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科学定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各环节的创新性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且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广军 郭文莉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注重工程实践和工程职业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作为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地方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创新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培养体系注重顶层设计,培养过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主线聚焦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从构建层面、条件层面、实施层面、保障层面、衔接层面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明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一种新兴的应用型专业硕士,是为了培养那些能够到海外从事汉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质量评价等五个方面来考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问题,并提出未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 专业硕士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贺利军 蔡小慎
指出了传统行政管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专业取向模糊、课程设置不科学,管理理论滞后、教学内容老化,理论课时偏多、实践流于形式,教学方式单调、课时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从培养理念、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估过程等三个维度来重构培养模式,并说明了几条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华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零差异、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差距、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口,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路径。笔者从教学管理的六个主要方面入手,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管理研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晟 郑燕平
职教硕士学位教育是一种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的继续教育类型,其培养模式与管理方式是否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直接关联着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阐述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一职二导三能四评"培养模式的内涵、实施方案、柔性管理方案及其成效与反思,为职教硕士学位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供来自一线的证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明德 刘婵君
从招生情况、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与师资结构五方面对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色不明显、快速发展与整体办学模式趋同、尚未跳出"学术型"培养模式的教学框架;提出借鉴他国经验,通过实行"校媒联合、产学并举"的办学模式、"小众培养、特色制胜"的方向设置模式、"术业专攻、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与考核方式以及"跨界联合、三师辅导"的教师配置模式,构建起新型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敬民
高等教育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情报学教育应该注重实践环节。本文探讨了校政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问题,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情报学 信息教育/研究生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新科 王斌
为保证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实施,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制度设计的思路、目标和内容论述,重点介绍了实施专业导师制的组织机构、体制建设、工作运行机制、质量监控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的整体制度设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章晓莉 郁诗铭
指出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教学体系不合理、"双导师制"没有充分发挥实际效用、评价模式学术化、内外沟通互动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健全落实"双导师制",创新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红艳
实践实习模式的探索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重要问题,"浸润式实习模式"乃我们作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提出并被实践证明比较有效的一种模式。不同于完全的"顶岗实习",浸润式实习模式给了实习生一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身份,使他们可以安心站在"学徒"的立场上去学习教和育的本领;浸润式实习模式也不同于"突击式(或分散式)实习",浸泡在中小学让实习生感受并触摸到真实的实践逻辑。但这种模式在实践中也遭遇到一些问题和尴尬,突出的便是"时间"和"体制"的问题。我们也尝试提出一些建议并在实践中改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琳 杨现民 王健
介绍了硕士研究生"学研创"培养模式,指出该培养模式的本质是以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开展教、学和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论述了"学研创"培养模式的价值,以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实践为基础,对"学研创"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