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8)
- 2023(13056)
- 2022(11311)
- 2021(10881)
- 2020(8888)
- 2019(20663)
- 2018(20937)
- 2017(38792)
- 2016(22112)
- 2015(25247)
- 2014(25716)
- 2013(24268)
- 2012(22382)
- 2011(20115)
- 2010(20228)
- 2009(17685)
- 2008(17037)
- 2007(14858)
- 2006(12819)
- 2005(11077)
- 学科
- 济(72962)
- 经济(72864)
- 管理(60724)
- 业(52441)
- 企(44218)
- 企业(44218)
- 方法(33541)
- 数学(28361)
- 数学方法(27961)
- 中国(23752)
- 农(20959)
- 学(19436)
- 财(18918)
- 理论(18179)
- 业经(16769)
- 环境(16145)
- 地方(15956)
- 教育(15546)
- 制(14602)
- 和(13767)
- 技术(13636)
- 农业(13519)
- 划(13068)
- 教学(12860)
- 贸(11984)
- 贸易(11977)
- 务(11947)
- 财务(11877)
- 财务管理(11853)
- 易(11594)
- 机构
- 学院(295275)
- 大学(292500)
- 管理(112316)
- 济(102506)
- 经济(99716)
- 研究(98358)
- 理学(97055)
- 理学院(95885)
- 管理学(94023)
- 管理学院(93489)
- 中国(69429)
- 科学(64030)
- 京(63314)
- 所(49862)
- 农(48486)
- 财(47633)
- 研究所(45779)
- 业大(45520)
- 江(44906)
- 范(44802)
- 中心(44485)
- 师范(44347)
- 技术(40311)
- 北京(40160)
- 农业(37985)
- 财经(37950)
- 州(36583)
- 院(36524)
- 师范大学(35333)
- 经(34438)
- 基金
- 项目(205953)
- 科学(160236)
- 研究(156030)
- 基金(142994)
- 家(124547)
- 国家(123364)
- 科学基金(104624)
- 社会(91845)
- 社会科(86600)
- 社会科学(86575)
- 省(84073)
- 教育(76799)
- 基金项目(76247)
- 划(71372)
- 自然(68071)
- 编号(67352)
- 自然科(66383)
- 自然科学(66364)
- 自然科学基金(65112)
- 资助(58488)
- 成果(55738)
- 课题(48964)
- 重点(46902)
- 部(45069)
- 发(44090)
- 创(42846)
- 项目编号(40991)
- 年(40261)
- 创新(39689)
- 科研(38965)
- 期刊
- 济(112093)
- 经济(112093)
- 研究(84551)
- 中国(65499)
- 教育(57485)
- 学报(49070)
- 农(43854)
- 科学(43138)
- 管理(40779)
- 大学(36588)
- 财(35767)
- 学学(33854)
- 技术(33133)
- 农业(30797)
- 融(20886)
- 金融(20886)
- 职业(20660)
- 业经(19184)
- 图书(18760)
- 财经(17376)
- 经济研究(16813)
- 业(15810)
- 坛(14749)
- 论坛(14749)
- 科技(14710)
- 经(14686)
- 问题(14260)
- 技术教育(14159)
- 职业技术(14159)
- 职业技术教育(14159)
共检索到432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凌峰 赵先美
职业环境的构建是解决当前职教师资培训无法满足提高职教师资实践能力这一突出矛盾的关键。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的职业环境必须能够满足衔接性、全面性、动态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的要求,但是现有的企业模式、教师模式和虚拟模式等三种职业环境模式都无法同时满足上述要求。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依托专业技术交流论坛,构建双向交流的知识库,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职教师资培训虚拟职业环境,初步的实践结果表明了其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师资培训 职业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国良 徐珍珍 刘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培训类型和培训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构建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应从完善符合职教师资特点的培训体系、构建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和完善培训激励相关机制入手,这些也是积极推进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关键词:
职教师资 培训 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文缙 周志刚
为满足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提高职教师资培训质量,本文探索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职教师资培训领域,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组成的职教师资培训全面质量保障体系。以学员为中心开展培训、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培训质量,以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 职教师资培训 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俊强
本文根据参加河南省职教师资培训项目的亲身体会,论述了中职学校在师资培训模式、形式以及策略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并开展问卷得到一些启示,希望能够对中职师资培训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职教师资培训 评估 反思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颖 成洁 刘彦文
本文探析了职教师资能力的构建要素,结合开放性职教师资能力培养道路,提出并介绍了打造国内外师资能力建设合作平台,与企业、行业深度融合,构建职教师资能力培养体系的理念与可行性实践。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能力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斌 何应森
基于对培训质量和跟踪概念的理解,诠释中职师资培训质量跟踪评价的内涵。根据完整性培训理念和培训评价体系在完备性上的要求,把培训机构的后续管理与服务指导、受训教师在工作中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情况、派送单位的反馈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培训项目开展的监控和支持作为设计评价的主要内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殷蕾 许放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教师培训实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提高高职教师培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型,以转化学习理论为指导,多次采用专家意见修正,可以构建初步的高职教师培训实效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编制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并进一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得到有效的培训实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量表。该体系和量表对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师 培训实效 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惠世恩 苗树胜 闫文艺
最近几年,随着中职教育的空前发展,与中职教育质量密切相关的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回溯职教师资培养历史、提出宏观层面完善职教师范生就业体系、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和继续教育制度、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微观层面丰富"一体化"教师内涵、重构培养课程体系、实施"反哺"政策、培植高质量的师资培训基地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师资队伍 培养培训体系 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朝萌
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办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通过师资培训可传播示范校建设的最新理念、模式和经验,提升高职教师的整体水平。从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国家统筹层面和校本培训层面的基本情况分析,目前的师资培训存在涉及的专业少、提升院校软实力的项目少、覆盖面窄、质量标准不统一、校本培训成效不明显等问题。科学构建高职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应从构建层次分明的培训知识体系、结构合理的培训实施体系、协调统一的培训组织体系和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资源平台入手。
关键词:
师资培训 高职教育 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蕾
本文根据"3+2"职教师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以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为契机,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职教师资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鹏 方健 董鹏中
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是解决现代职业教育对优质、新型教师的需求与教师培养培训滞后之间矛盾的重大举措。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从人才培养培训目标确定、人才培养培训规格要求、课程结构体系设计等方面,对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进行了系统构建,为卓越职教师资相关培养培训提供了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定华
职教师资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这一目的决定了培训的内容,决定了培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培训评价的目的。文章从职业院校师资培训质量评价的基本内涵出发,对职业院校师资培训质量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师资 培训质量 评价 指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永芳
结合对中职教师培训体系和中职教师专业化及其培养体系内涵的分析认为,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结合职前培养的内容,注意保持衔接性、连贯性、和科学性;在培养和培训中都要明确,职业(岗位)专业化与教育专业化方面的学习必须紧密结合;培训体系必须以能力标准为导向,以能力现状为基础,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使中职教师的培训动态变化,以满足教师培训的时效性、实用性要求。
关键词:
中职教师 培训体系 培养体系 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靖 刘晓明
丹麦的职教师资培训具有比较完整的体系,它对职教教师的起点要求明确,注重初始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丰富,考核方式科学,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这些特色对我国设立专门职教师资培训机构,明确教师准入标准和工作要求,以及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职教教师的继续培训等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教师资 培训体系 丹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封烨
针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性较差问题,从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角度,借鉴其相关理论,重新审视中职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性评估的相关指标,对我国中职学校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性评估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