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02)
2023(13507)
2022(11628)
2021(11087)
2020(9443)
2019(22132)
2018(22147)
2017(40235)
2016(23440)
2015(27179)
2014(27682)
2013(26105)
2012(24249)
2011(22029)
2010(22191)
2009(19693)
2008(19556)
2007(17627)
2006(14993)
2005(13465)
作者
(65474)
(54478)
(54463)
(52019)
(34616)
(26446)
(25133)
(21482)
(21129)
(19860)
(18683)
(18371)
(17507)
(17438)
(17228)
(17164)
(17073)
(16302)
(16030)
(15801)
(13749)
(13745)
(13442)
(12752)
(12653)
(12352)
(12348)
(12248)
(11222)
(11136)
学科
(80924)
经济(80827)
管理(59096)
(55432)
(45194)
企业(45194)
方法(41399)
数学(36784)
数学方法(36196)
中国(27137)
教育(24273)
(23283)
(22727)
(20193)
理论(19433)
业经(16493)
教学(15077)
地方(15013)
农业(15012)
(14940)
(14921)
财务(14872)
(14845)
贸易(14838)
财务管理(14824)
(14426)
企业财务(14044)
技术(13575)
(12875)
(11842)
机构
大学(320790)
学院(318438)
(115955)
管理(113283)
经济(113070)
研究(108131)
理学(97526)
理学院(96307)
管理学(94140)
管理学院(93532)
中国(74741)
(69556)
科学(68667)
(55448)
(55442)
(54310)
(52664)
师范(52121)
(51064)
研究所(50409)
中心(50101)
业大(48953)
教育(44626)
北京(44263)
农业(43934)
财经(43154)
技术(42825)
师范大学(42113)
(40180)
(39177)
基金
项目(210661)
科学(164653)
研究(158752)
基金(146330)
(127964)
国家(126707)
科学基金(107015)
社会(93669)
社会科(88322)
社会科学(88295)
(86152)
教育(84265)
基金项目(76563)
(74403)
自然(70087)
编号(68522)
自然科(68423)
自然科学(68397)
自然科学基金(67130)
资助(61452)
成果(57981)
课题(51230)
重点(49803)
(48293)
(45976)
(44198)
(41711)
教育部(41706)
大学(41144)
创新(41020)
期刊
(122579)
经济(122579)
研究(98554)
教育(76737)
中国(74276)
学报(52643)
(48782)
科学(45680)
(44883)
大学(40521)
管理(39947)
学学(36402)
技术(35959)
农业(33406)
(23566)
金融(23566)
职业(21913)
财经(21463)
业经(20185)
经济研究(19240)
(18877)
(18508)
图书(16509)
问题(16103)
(15747)
(15353)
论坛(15353)
技术教育(14625)
职业技术(14625)
职业技术教育(14625)
共检索到478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苗耀华  
职业性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它蕴含在德国对职业、职业(领域)科学与职业科学课程的研究之中。通过分析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中职业科学课程框架与内容的构建,尤其是职业技术与工作内容及职业学习过程与资格化过程内容地融入,探讨作为职业教育专业及职教教师教育专业基准科学的职业科学在课程层面的具体表现形态与内容,为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突破传统专业科学模式、构建职教师资特色的"专业科学"提供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鄢彩玲  
随着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相应的职教师资培养也在不断的调整培养对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作为当前德国主流的职业教育课程,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是基于教师职业行动能力设置培养目标,基于教学行动构建培养内容,以及基于能力发展规律组织培养内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职教教师应接受系统的专业化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前培养阶段的合理化设计,是保障职教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中,除了专业科学和职业教育学课程外,职业理论与实践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构建与实施是培养未来职教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专业科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对培养未来职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尤为必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职业性专业课程是德国针对职教师资培养的特色课程。职业性专业课程中的职业科学课程和专业教学论课程体现了职业技术特色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特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中基于职业性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及其结构和内容构建、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设计对我国当前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中的专业课程建设具有启发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潇  高松  
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探索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创新路径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的主要问题有培养主体单一、培养模式僵化、课程体系封闭、制度建设滞后等。文章据此提出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的路径:扩大培养主体范围,校—企—校合作培养职业教育教师;构建一体化培养模式,重点培养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教师;整合课程体系,对协同主体课程资源进行综合设计;强化制度建设,制订协同培养方案和细则。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同华  
德国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从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继续教育实施都能为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所借鉴。在分析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困境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提出增强行业吸引力、培养专业设置权、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健全继续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建议,以期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志群  刘邦祥  
联合国教科文(UNESCO/UNEVOC)2004年通过了“国际职业教育师资硕士课程框架”,这一框架标准作为全球职教师资硕士学历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课程标准整合了职业教育的最新理论以及职业和教学实践经验,强调职教师资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发展。本文介绍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背景,分析课程标准强调的新学科“职业科学”的发展演化,以期为提高我国职教师资教师培养的质量的挑战和国际化进程提供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幼德  
职业教育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和作用,已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所证实。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使其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山艳  
职教师资问题关乎职业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构建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足够数量、高素质、稳定的师资队伍的培养体系是今后着力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国内职教师资培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已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提出了对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设置、经费保障以及政策支持体系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希望能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职教师资培养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鄢彩玲  
教师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欧盟一体化和博洛尼亚进程中学制改革的推进,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从"学位+国家考试"旧模式向"学士-硕士"新模式过渡。解析德国新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并提示其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借鉴意义:融合职业性与教育性构建课程内容,基于职业能力发展规律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本科与硕士阶段课程模式,多方合作共同保证师资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积明  徐国胜  
职教师资是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是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践行者。职教师资的职业能力将直接影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职教师资职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普遍问题,提出了运用项目、案例教学法的产训结合的教学新模式,配合使用质量监控、过程考核的新举措,能够为职教师资职前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套较为合理、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慧  曾绍玮  
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集中表现在完善的教师在职培训网络、独具特色的师资校本培训、高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培训以及完备的外部制度保障等方面。与德国相比,当前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对"双师型"概念的认识不清、校本培训的优势发挥不足、缺乏企业的有效参与、法律支持薄弱等问题。鉴于此,应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借鉴德国经验,明确教师准入制度,创新校本培训形式,增强教师培养的校企合作力度,加大外部条件保障,建立评价考核机制,激发教师群体自我提升的动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志兵  
培养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是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政府、职业教育界从培养机构的确定,培养对象的条件,培养的措施和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制和机制上的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解决师资质量和数量不足的困扰。文章通过对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以期对当今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提供借鉴和反思。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左芊  
从国际职业教育的横向比较看,美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既独具特色,又有其共通之处。从美国职业教育的纵向发展看,在历经百多年发展的积淀上,目前已形成公开公平公正招聘和资格认证程序结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结合、兼职教师为主与专职教师为辅结合、教师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结合的师资培养特色。要深入总结美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经验,借鉴其有益做法和培养机制,坚持以问题导向与发展需求为指引,着力从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政策法规、规范职业教育教师聘用标准、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师资考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刚娅  张舸  
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以教育部相关文件和2008年国家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为依据,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与评价标准现状分析,构建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框架与原则,合理引用测评结果,促进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