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7)
2023(3382)
2022(2976)
2021(2845)
2020(2556)
2019(6063)
2018(5974)
2017(10675)
2016(6407)
2015(7343)
2014(7352)
2013(6834)
2012(6506)
2011(6018)
2010(6425)
2009(5546)
2008(5797)
2007(5226)
2006(4929)
2005(4794)
作者
(16878)
(13965)
(13766)
(13571)
(9026)
(6664)
(6377)
(5435)
(5341)
(5316)
(4738)
(4730)
(4636)
(4513)
(4488)
(4378)
(4200)
(4178)
(4049)
(3940)
(3866)
(3551)
(3543)
(3350)
(3342)
(3233)
(3120)
(3083)
(3030)
(2937)
学科
(19185)
经济(19151)
管理(13496)
(12357)
(9588)
企业(9588)
中国(8217)
(7109)
理论(7020)
教育(6669)
教学(6384)
(5797)
(5295)
方法(4943)
(4521)
地方(4393)
农业(4357)
业经(4190)
学法(4163)
教学法(4163)
(3959)
银行(3946)
(3759)
数学(3742)
(3717)
贸易(3709)
关系(3696)
(3652)
学理(3647)
学理论(3647)
机构
学院(80334)
大学(79335)
研究(30810)
(27552)
经济(26655)
管理(23883)
中国(23092)
理学(18997)
理学院(18702)
(18448)
管理学(18025)
管理学院(17861)
科学(17820)
(16696)
(15887)
(15811)
师范(15796)
(15534)
教育(14395)
研究所(14326)
中心(13903)
(13814)
技术(13078)
北京(12794)
师范大学(12398)
(12344)
职业(12269)
财经(11122)
(11008)
(10930)
基金
项目(44731)
研究(38565)
科学(34046)
基金(27781)
(23653)
国家(23363)
教育(22210)
社会(20388)
(19662)
社会科(19070)
社会科学(19062)
科学基金(18770)
编号(18229)
成果(17347)
(16849)
课题(15183)
基金项目(13798)
(13130)
资助(12233)
重点(11342)
自然(10810)
(10707)
规划(10661)
自然科(10570)
自然科学(10566)
项目编号(10373)
自然科学基金(10329)
(10271)
(10243)
(9571)
期刊
(37487)
经济(37487)
研究(31040)
教育(28917)
中国(28451)
(13598)
(13208)
学报(12063)
管理(10625)
技术(10481)
科学(9974)
大学(9477)
(9475)
金融(9475)
职业(9134)
农业(8828)
学学(8170)
财经(5875)
业经(5838)
技术教育(5827)
职业技术(5827)
职业技术教育(5827)
会计(5472)
经济研究(5419)
(5334)
论坛(5334)
(5195)
问题(5039)
(4934)
图书(4907)
共检索到148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翠香  
职教师资质量是决定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而教师职前培养又是影响职教师资质量的关键一环。从当前职教师资培养的实践看,作为职教师资培养最主要路径的"职技高师院校培养模式"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培养能力有限以及遭遇种种发展的困境也是职教师资培养院校的现实写照。而从全国范围来看,职教师资数量短缺、质量不高是当前职教师资面对的最大挑战。坚持职教师资培养的"双路径":院校培养与市场化培养"双管齐下"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即:继续坚持"院校培养"的特色之路,提高以职技高师为核心的院校职教师资培养能力;开放职教师资培养市场,建立健全职教师资"来源多元化"的制度保障,实施职教师资"专业化"认证策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支奎  
学生课程参与是指学生通过介入课程决策、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重构课程等活动从而表达课程权力的一种意识和行为。随着课程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向、学生课程权力意识的觉醒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课程参与问题渐受关注。学生课程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课程的创生;有利于课程变革走向成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振京  
新的性别差距系指近年来男生在学习成绩、班级日常生活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现象,可以说目前这种现象已较为普遍。新的性别差距存在一个逐步扩展的过程。对这一现象,有人否认、漠视,也不认为现在对待男生的方式存在偏差。正因为教育实践领域乃至教育学界对这一新的性别差距尚未足够重视,所以探讨这个问题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钢华  
对他人的研究及其成果进行商榷、质疑、探讨与回应等,是学术批评的范畴。按《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的解释,学术是指"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是人类开展研究活动所欲追求的目标;此外,学术也通常被理解为获得这种"有系统的、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教师情绪是课程改革中普遍存在却又颇受忽视的议题,这一悖论现象背后蕴涵着复杂的社会文化根源。目前的教师情绪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取向,即以教师压力与关注为代表的心理-控制取向和19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建构-诠释取向。要理解教师赋予课程改革的意义,就要对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情绪进行概念重建,增加改革的情绪维度,并且恢复教师情绪的平等地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尹立红  
国家债券的保管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尹立红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发行市场逐年扩大,债券品种纷呈。由于国债品种多样,到期年限不一,每年(特别是近两年)到期应兑付的国债有十几种至二十几种,使国债兑付成为银行会计业务处理中最繁琐的工作。而在兑付工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亚琼  徐国庆  
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是目前职教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审视职业院校的职业素养培养现实出发,通过对职业素养培养环境历史变迁的分析,以"回归职业活动"为基本理念,重建职业素养向职教课程纳入的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亚琼  
由于课程设置的边缘化和实施的低效性,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陷入了困境。通过对职业素养培养环境历史变迁的分析发现,以"回归职业活动"为基本理念,把职业素养内容全面纳入课程体系,是职业素养培养有效性的关键,这包括职业素养内容的选取和职业素养课程的实施两个方面。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博文  张再生  
众创文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大众科学,而是一种深刻的创新文化和共享文化。基于众创文化的内涵阐释和基因溯源,准确把握其文化特征,深入开展众创社会文化理念的哲学深思,并提出建构众创文化的路径渠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楼军江  
切实有效地保持和提高教师的观念、意识和能力,使其对应用性人才培养提供足力支持,是当前应用型高校亟待破解的一个师资队伍建设难点。在我们看来,名师之所以为名师,在拥有高尚师德的同时,主要还在于名师的"师能自觉"。以"师能自觉"的态度和行为为要求,不断理解、反省、自我指导与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用型高校所期待的教学名师的成长,是应能对应用性人才培养提供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黄钦  
[目的/意义]基于社会抗争网络化的时代背景,探讨网络抗争的演进规律,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网络抗争"进行比较分析,梳理可用于"网络抗争"研究的理论资源:社会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研究、抗争政治等四种社会抗争研究范式,信息流、社会资本、公共舆论等三种互联网影响社会抗争的机制。[结果/结论]归纳总结"网络抗争"的概念、研究类型和研究框架,提出舆论引导研究的三个维度:文本、媒介间、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潮  
用一个时期某一地区刑事案件发案数与某一时期平均总人口数的比率作为衡量该地区社会治安状况的标准之一,这恐怕是大家都认同的观点。然而长期以来立案不实的问题严重地掩盖了刑事犯罪活动的真实情况,影响了对治安形势的正确分析和决策,不能如实反映公安机关担负工作的繁重程度。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会治安情况出现了许多新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