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0)
2023(7233)
2022(5652)
2021(5269)
2020(4227)
2019(9648)
2018(9575)
2017(18262)
2016(9820)
2015(11387)
2014(11414)
2013(10951)
2012(10068)
2011(9150)
2010(8965)
2009(8109)
2008(7877)
2007(6791)
2006(6032)
2005(5782)
作者
(26015)
(21858)
(21629)
(20801)
(13939)
(10289)
(9808)
(8523)
(8433)
(7624)
(7514)
(7214)
(7083)
(6953)
(6915)
(6822)
(6634)
(6384)
(6271)
(5893)
(5669)
(5289)
(5207)
(4953)
(4933)
(4926)
(4797)
(4642)
(4401)
(4317)
学科
(47777)
经济(47731)
管理(23424)
(22984)
中国(18266)
方法(17160)
(16327)
企业(16327)
数学(15636)
数学方法(15578)
(13562)
(10932)
贸易(10923)
(10728)
业经(9859)
(9372)
农业(8897)
(8815)
(8264)
(8098)
(7635)
银行(7628)
关系(7598)
地方(7563)
(7461)
金融(7461)
(7443)
发展(6809)
(6799)
(6477)
机构
大学(138894)
学院(137581)
(69721)
经济(68707)
研究(55458)
管理(49250)
中国(43069)
理学(42078)
理学院(41623)
管理学(41133)
管理学院(40885)
(30129)
(29171)
科学(29170)
(27378)
研究所(24939)
经济学(23716)
中心(23642)
财经(23586)
(21955)
经济学院(21442)
(21377)
(19754)
北京(19714)
(18756)
(18120)
师范(17996)
财经大学(17810)
业大(16810)
科学院(16697)
基金
项目(91050)
科学(73747)
研究(70019)
基金(69217)
(60520)
国家(60086)
科学基金(50982)
社会(48058)
社会科(45687)
社会科学(45679)
基金项目(35383)
教育(32191)
(31421)
自然(29604)
自然科(28981)
自然科学(28974)
自然科学基金(28522)
资助(28277)
(27900)
编号(26893)
(22572)
成果(22547)
国家社会(21991)
中国(21756)
重点(21202)
(20997)
教育部(19859)
课题(19252)
(18695)
(18328)
期刊
(74863)
经济(74863)
研究(46091)
中国(30017)
(21426)
(20438)
科学(19134)
管理(18802)
学报(18674)
教育(16388)
大学(15147)
农业(14943)
(14820)
金融(14820)
学学(14056)
经济研究(13625)
财经(12383)
技术(11940)
世界(11338)
(11315)
国际(11126)
(10909)
问题(10752)
业经(10224)
(9029)
(7107)
论坛(7107)
技术经济(6572)
经济问题(6473)
现代(5973)
共检索到213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在中国的职业教育领域,提到"双师型"、"双元制"、校企合作等概念,追根溯源都可以在德国教育理念中找到渊源之所在。在中国与国外的职业教育交往中,与德国之间开展的合作是起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伟  
德国"双元制"已引进多年,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宗教信仰根深蒂固,德国人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形成责任惯性提供了强大原动力。从历史上看,德国职业教育起源于学徒培训的实际需要,与生产岗位天然一体,而且还具有行会等体制机制的保障,这些因素都为中国所缺乏,也是"双元制"中国化不顺的主要原因。但我国的订单教育,与"双元制"有诸多相似之处,或许可以视为受其影响的结果。随着我国企业发展逐渐成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校企合作的大环境将随之发生改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金存  贾生超  赵明亮  
以应用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背景下,传承"双元制"等优秀办学传统,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合理因素,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技术应用性研究、改革学位学制、开发国际课程、吸引外国留学生等,不断开拓海外教育服务市场,实现了国际化发展。借鉴其国际化经验,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要抓住国家推行对外投资战略的契机,构建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打造中国高职教育品牌,建立境内外校际交流的留学生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卫东  王文慧  李玉成  李建军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的科学总结。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进程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初步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说明“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合乎逻辑的历史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丽娟  
人类学的中国化不是一人一夕可以完成的,开放的学术合作是中国人类学知识共同体得以前行的现实路径。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以徐杰舜教授为学术合作考察核心,分析其学术合作形式的类型、合作社会网络的空间和话语特征,探析出学术合作是人类学中国化进程中的团队形成、话语交流、知识发现以及学科推动的重要渠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寄北  
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因此,在新时期,我们要继续发扬党的历史上形成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不断地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端于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是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引。置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新的历史使命,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及其基本经验,对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勇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一系列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以党的建设实践为基础,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导向;必须坚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依靠党和人民共同奋斗,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智慧之源;必须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生命活力;必须坚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民族特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迎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助于深化理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之所以科学,最主要的是它以唯物史观为前提,其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消化、吸收科学的经济制度理论的过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曾经不懈追求的理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兴旺发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制度基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竞争、较量实质上就是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在内的两种制度体系的较量,社会主义国家一旦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然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发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勇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一系列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以党的建设实践为基础,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导向;必须坚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依靠党和人民共同奋斗,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智慧之源;必须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生命活力;必须坚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民族特色。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韩文龙  周文  
马克思的贫困治理理论源于他对现实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源于他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法国及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贫困治理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和吸收。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个"制度—生产力—个体"分析框架总结了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贫困治理理论是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实践的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结合时代特征和具体国情,发挥制度优势,通过构建贫困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重点解决制度性贫困、生产力贫困和个体贫困等多层次问题,形成了"国家—市场—社会"协同治理的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从价值思想、理论基础和理论结果等方面实现了对西方贫困治理理论的超越。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相对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中国化的新图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齐学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蕴涵着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政权的建设、国家治理的方式等国家治理理论,奠定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指导下,历代党的领导核心基于中国国情和现实,尝试进行了不同模式的国家治理实践,经历了以"全能国家"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中心的国家治理变迁,并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中国化实践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即必须从本国具体实际出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霍淑芳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已成为共识。然而,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校企融合面临诸多挑战。为破解进一步发展的难题,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为研究视角,从法律政策,观念,长效机制等内涵上挖掘迎接校企合作挑战的相应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乾明  
按照中国近代教育家对西方教学论态度的变化,近代教学理论中国化的历程包括五个时期:"观风期"(1840-1861)、"尝试期"(1862-1900)、"教授法时期"(1901-1918)、"教学法时期"(1919-1936)、"民族化改造期"(1937-1949)。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近代教育家不断地探索教学理论中国化的道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崇德  
走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路子,要在指导思想、学术体系、研究方法、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一、继承弘扬两种心理学史实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是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为时较短。科学心理学史,一般是以1879年德国心理学冯特(Wundt,W.)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作为起点的。科学心理学走过了140年的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