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1)
2023(12670)
2022(11243)
2021(10715)
2020(8968)
2019(20908)
2018(20708)
2017(39590)
2016(22343)
2015(25241)
2014(25409)
2013(24603)
2012(22695)
2011(20424)
2010(20705)
2009(18417)
2008(17910)
2007(15792)
2006(14009)
2005(12347)
作者
(62052)
(51184)
(50755)
(48699)
(32900)
(24408)
(23176)
(20144)
(19544)
(18660)
(17517)
(17196)
(16385)
(16287)
(15933)
(15803)
(15567)
(15263)
(14582)
(14560)
(12914)
(12767)
(12373)
(11720)
(11642)
(11476)
(11473)
(11401)
(10389)
(10194)
学科
(78367)
经济(78273)
管理(62060)
(59993)
(49673)
企业(49673)
方法(34706)
数学(29534)
数学方法(29097)
(24208)
中国(23183)
(21089)
业经(18345)
地方(17302)
(17115)
理论(16969)
(16296)
农业(16130)
(15378)
贸易(15371)
(14970)
(14588)
教育(14433)
技术(14395)
(13344)
(13158)
财务(13093)
财务管理(13070)
(12685)
银行(12642)
机构
学院(305515)
大学(301577)
管理(119671)
(114534)
经济(111555)
理学(103176)
理学院(102005)
研究(101623)
管理学(100238)
管理学院(99670)
中国(73311)
(64795)
科学(62413)
(53795)
(50758)
(46721)
(46428)
研究所(46000)
中心(45857)
(44696)
师范(44356)
业大(43648)
财经(42429)
北京(41408)
(38499)
(37918)
(37197)
技术(36998)
农业(36108)
师范大学(35239)
基金
项目(204918)
科学(160393)
研究(157456)
基金(143921)
(123616)
国家(122473)
科学基金(104883)
社会(94066)
社会科(88887)
社会科学(88864)
(82235)
基金项目(76282)
教育(76069)
(69123)
编号(68006)
自然(67609)
自然科(65960)
自然科学(65945)
自然科学基金(64741)
资助(59647)
成果(56896)
课题(48459)
重点(46221)
(45491)
(44198)
(42696)
项目编号(41334)
(39718)
创新(39488)
教育部(39289)
期刊
(129877)
经济(129877)
研究(92759)
中国(64536)
教育(52512)
学报(44598)
管理(44133)
(42677)
科学(41814)
(39157)
大学(34213)
学学(31579)
技术(30049)
农业(29951)
(26937)
金融(26937)
业经(21690)
财经(19759)
经济研究(19457)
图书(17431)
(16720)
职业(16307)
问题(16225)
理论(15097)
(15083)
科技(14626)
(14619)
论坛(14619)
实践(14020)
(14020)
共检索到453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重庆  
职技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职教师资的使命,是职业教育的"母机"。当前,职技高师院校面临职教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不高,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不强等诸多困境。从职技高师院校的发展定位、培养模式、生源素质和办学经费等层面探寻困境出现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化解策略: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扶持;职技高师院校坚守职教师资培养的定位,重点实施"4+2"本硕连读的研究生层次的职教教师培养制度,实现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兼顾与优质高职院校合作,分段联合培养"3+2"本科职教师资和"3+4"硕士职教师资;采取建构模式的课程结构,模块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构建实践导向的有职教特色的职教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冰  于海英  王慧  
地方高师院校为地方基础教育承担着培养师资的任务,在地方高师院校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探讨了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凤兰  于立娜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促进社会发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成长的必要手段,本文着眼于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主要从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两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以推动师范教育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重庆  廖翠兰  高淑敏  
技术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性知识是职教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承载体。研究分析了实践性知识建构的两个基本条件——实践与反思,揭示了职教师范生双实践性知识建构遭遇的现实困境及困境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化解职教师范生双实践性知识建构困境的策略:为职技高师院校的发展予以经济和政策上的扶持,以加强完善校内和校外双实训基地建设;培育有职教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职教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激发双实践性知识建构的强烈动机;大力发展研究生层次的职教教师教育,构建实践导向的职教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职教师范生建构双实践性知识提供充裕的时间保障、课程保障以及充分的实践和反思机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继平  唐慧  杜嘉旭  
系统的职前培养、规范的入职流程和健全的职后发展机制,构成了提升职教教师队伍素质的三大核心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不断加强培养工作的同时,大量职教师范生却面临严峻的入职困境,阻断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的通道。新进教师群体的增量问题持续累积,进一步加剧了存量问题,给教师职后培训和专业化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有鉴于此,从观念和认识、制度和政策、具体培养过程等层面采取系统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职教师范生入职困境问题,而且对整个职教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梅  谢明明  
高师院校在培养职教师资技术性素养存在明显的"短板"。由于其办学的惯性思维,高师院校的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和校内实习基地都无法有效地培养职教师资的技术性素养。高师院校必须积极寻求企业帮助,加快产教结合实训基地建设,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在培养职教师资技术性素养上的不足;以技术为导向,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同时大力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业华  
职技高师院校是主要从事中职学校教师培养的高等学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职技高师院校发展既面临层次提升方面的发展机遇,更面临人才培养方面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和挤压,各职技高师院校必须重新审视和部署各自的人才培养战略。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办法,职技高师院校主要属于应用型高校,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适应性、应用性、师范性和综合性。根据学校实际状况,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职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艳  
文章分析当前职技高师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梳理并研究国外职教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提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并结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实例,积极探索提升职技高师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爱莹  谢元海  
独立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国家专门设立的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在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各校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反思职教师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完善独立设置职技高师职教师资培养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独立设置职技高师院校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薇  邵碧琳  
职技高师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创新型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必须依靠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构建了三层次、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特点,并通过建立运行机制、指导机制、开放机制、管理机制、信息平台,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实现提供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云  
教师资格国考无差别、全覆盖推行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持续推进,令作为职前卓越教师培养主体的高师院校,陷入既要确保"国考"通过又要着眼"卓越"发展的"两难"抉择困境。事实上,"国考"已导致高师院校职前卓越教师培养重心失衡、正常教学失序、生源质量降低、培养模式守旧、职业道德淡化等问题。摆脱"国考"导向的"假性卓越"评价标准、突破传统卓越观念、改变"国考"应试型课程设置、拓宽卓越教师培养的"国家"视野、借鉴美国教师资格标准化考试制度,对我国现行"国考"制度进行改革,有利于有效化解"国考"对高师院校职前卓越教师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学萍  刘锦  
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视域下,对师范生培养的策略,采用教学分流,实现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模式;搭建高校、中学共建平台,实现创新协同培养;开设教学设计课程,提升专业技能;开展教学技能大赛,提高教学技能创新实践能力。建议师范生培养中还要增强教育实习单位的责任感,加大班主任成长培养力度,吸引优秀的师范生生源,增加教师教育师资,保证卓越教师、师范生培养的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光辉  
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诸方面提出来了全新的要求,而目前的师范生培养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在分析目前师范生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比较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田健  王妍莉  王卫军  杨改学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是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适应信息社会下未来教师角色的必经之路,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由于教学策略不当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困境。本文从教学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课堂互动质量五个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任课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教学策略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尝试性地总结出适合该课程的较为合理的教学策略,为今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倪锋  
本文以创业教育对职教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方法结构、思维结构和个性特征的要求为主线,结合实际,从创业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探讨职教师范生创业教育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实现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