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5)
2023(7611)
2022(6244)
2021(6090)
2020(5155)
2019(11997)
2018(12425)
2017(22718)
2016(12318)
2015(13642)
2014(13112)
2013(12038)
2012(10560)
2011(9508)
2010(10042)
2009(9128)
2008(8981)
2007(7877)
2006(7108)
2005(6253)
作者
(31072)
(26051)
(25822)
(24687)
(16648)
(12344)
(11565)
(9903)
(9826)
(9294)
(8921)
(8766)
(8495)
(8343)
(7980)
(7858)
(7745)
(7463)
(7441)
(7426)
(6552)
(6331)
(6255)
(6029)
(5800)
(5798)
(5797)
(5795)
(5214)
(5085)
学科
(43125)
经济(43081)
管理(37510)
(36390)
(33172)
企业(33172)
方法(20152)
数学(17767)
数学方法(17223)
技术(16016)
中国(13485)
技术管理(11770)
(11601)
理论(11289)
(11164)
业经(11115)
(10013)
教学(9110)
(8419)
教育(8398)
(8205)
银行(8191)
(7917)
(7484)
金融(7483)
地方(7191)
体制(7097)
(7070)
农业(6964)
(6691)
机构
学院(157357)
大学(155102)
管理(63428)
(61771)
经济(60391)
理学(54522)
理学院(53987)
管理学(52742)
管理学院(52437)
研究(50624)
中国(38104)
(32728)
科学(29522)
(29357)
(25038)
(24245)
中心(22908)
财经(22139)
研究所(21809)
(21669)
师范(21489)
北京(21019)
(20993)
业大(20981)
(20104)
技术(20057)
(19837)
(18702)
经济学(18096)
师范大学(16881)
基金
项目(104177)
科学(83458)
研究(80331)
基金(72995)
(62762)
国家(62201)
科学基金(54940)
社会(49548)
社会科(46978)
社会科学(46966)
(44005)
教育(40392)
基金项目(37847)
(36164)
自然(34872)
自然科(34212)
自然科学(34207)
自然科学基金(33601)
编号(33515)
资助(29735)
(28270)
成果(27070)
创新(25314)
课题(24888)
重点(23882)
(22339)
(22193)
项目编号(20666)
规划(20321)
(20301)
期刊
(69538)
经济(69538)
研究(49667)
中国(40576)
教育(32015)
管理(28282)
(22884)
科学(20064)
技术(19670)
学报(19665)
(19087)
大学(16253)
学学(14707)
(14658)
金融(14658)
农业(12744)
业经(11797)
经济研究(11463)
财经(10854)
职业(10389)
科技(10292)
(9589)
(9440)
技术经济(9430)
统计(9070)
(8430)
论坛(8430)
(7930)
问题(7762)
决策(7458)
共检索到244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职技高师必须基于教师专业化、终身教育、人本教育等理念,积极探索、构建有别于普通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模式。实行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4+1"、"4+2"、"3+2"模式是职技高师比较理想、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教师教育必须实行独立的教育学院管理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存贵  
职技高师教育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是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针对职技高师校企合作存在的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产教结合体制尚未建立、学校重视不够、利益关系有待协调等问题,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环境,以市场为引导,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突出办学特色,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极转变观念,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华  
作为独立设置的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专业课师资的职业师范院校(简称"职技高师"),承担着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重任。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作为我国第一所职技高师,近年来,大力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多方参与、灵活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新模式。以"校—企—校"联盟为核心的吉林省职教教师教育联盟就是这种探索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宝兰  
职技高师院校食品工程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难以适应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从专业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建设入手,构建食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以满足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厥祥  
浙江万里学院确立了"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通过以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系列组织体制变革,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有效平台;从管理到治理的内部运行机制转型,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怡  
培养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不仅是英语专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学生的语言应用较为欠缺、教学理念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和培养模式趋同等问题,应立足社会实际,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改革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英语与其他专业领域的应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构建完善的语言知识与应用体系,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关莉   张圆圆   郭晓琴   赵彪  
材料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关乎未来社会发展以及人才教育,所以,高校教改需要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出发,基于“专业—创新—竞赛”环节,实现材料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螺旋提升式“育人”目标,大力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磊  
高等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关键是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国的教育实际,高师院校宜采取以通才教育为基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并通过提升教师素质、优化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方法、充实办学条件等措施加以落实。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余胜泉   汤筱玙  
智能时代社会生活形态的重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诉求,迫切呼唤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本文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机制和治理体制五个层面阐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转型。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以前沿的认知科学规律为引领,以释放人机结合的分布式智能为目标,以多态多境跨域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以面向成长的发展性评估为导向,以开放弹性适应性的治理为保障,从而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有机衔接、培养理念和过程的一体贯通、教育环节和要素的协同配合、育才价值和育人旨归的内在统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建军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果之一的独立学院,经过近10年的发展,规模和效益都令人瞩目。随着教育部为独立学院设置的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独立学院一部分从母体高校完全独立出来,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一部分回归母体,转成为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一部分基本维持现状;一部分自然淘汰。独立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后独立学院时期,内涵建设、模式创新、质量立校是学院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路径,创新是撬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中国教育报刊登记者唐景莉、实习生温小乐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尧学司长的采访文章,提出了高校新的“质量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安庆师范学院综合文科专业试验改革课题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钢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思考、倡导和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了。20多年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要支撑主体的高等院校,一直在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但成效并不明显,其中的关键既在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更在于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展开研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常维亚  朱郴韦  邢鹏  
培养和造就大批基础扎实,专业面向宽,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突出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顶层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