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2)
- 2023(13995)
- 2022(12331)
- 2021(11624)
- 2020(9907)
- 2019(22844)
- 2018(22858)
- 2017(44450)
- 2016(24164)
- 2015(27246)
- 2014(27385)
- 2013(26929)
- 2012(24868)
- 2011(22193)
- 2010(22004)
- 2009(20565)
- 2008(20033)
- 2007(17536)
- 2006(15455)
- 2005(13772)
- 学科
- 济(92857)
- 经济(92716)
- 管理(75310)
- 业(72380)
- 企(61355)
- 企业(61355)
- 方法(42545)
- 数学(35853)
- 数学方法(35454)
- 财(29770)
- 中国(25385)
- 农(25073)
- 制(23235)
- 业经(22240)
- 地方(20057)
- 务(19868)
- 财务(19797)
- 财务管理(19759)
- 学(18898)
- 企业财务(18750)
- 银(16924)
- 银行(16885)
- 理论(16772)
- 农业(16296)
- 行(15946)
- 融(15760)
- 和(15756)
- 金融(15755)
- 贸(15671)
- 贸易(15659)
- 机构
- 大学(336780)
- 学院(334160)
- 管理(134891)
- 济(131215)
- 经济(128125)
- 理学(116003)
- 理学院(114728)
- 管理学(112846)
- 管理学院(112236)
- 研究(108281)
- 中国(85586)
- 京(72376)
- 财(66303)
- 科学(66059)
- 所(53430)
- 财经(51927)
- 中心(50476)
- 农(50451)
- 江(49879)
- 业大(48327)
- 研究所(48185)
- 经(47102)
- 北京(45935)
- 范(43066)
- 师范(42707)
- 州(40581)
- 院(39692)
- 农业(39168)
- 经济学(38986)
- 财经大学(38732)
- 基金
- 项目(227800)
- 科学(179162)
- 研究(168428)
- 基金(165644)
- 家(142637)
- 国家(141463)
- 科学基金(122600)
- 社会(105867)
- 社会科(100083)
- 社会科学(100059)
- 基金项目(88864)
- 省(88184)
- 自然(80046)
- 自然科(78094)
- 自然科学(78076)
- 教育(76698)
- 自然科学基金(76648)
- 划(74305)
- 编号(69452)
- 资助(68243)
- 成果(56577)
- 部(50404)
- 重点(50081)
- 课题(47174)
- 发(47143)
- 创(47016)
- 制(44704)
- 创新(43880)
- 教育部(43620)
- 科研(43397)
- 期刊
- 济(145460)
- 经济(145460)
- 研究(102905)
- 中国(66514)
- 财(52819)
- 学报(49888)
- 管理(49008)
- 科学(46594)
- 农(45607)
- 大学(38386)
- 学学(35962)
- 教育(35916)
- 融(35895)
- 金融(35895)
- 农业(30934)
- 技术(28077)
- 财经(25135)
- 业经(22996)
- 经济研究(21787)
- 经(21187)
- 问题(18974)
- 理论(17643)
- 图书(17220)
- 实践(16254)
- 践(16254)
- 科技(15587)
- 业(15532)
- 财会(15452)
- 现代(15400)
- 技术经济(15357)
共检索到498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凯 赵娜 焦阳
针对青岛市职工长期护理保险面临的筹资责任优化及财政补贴动态调整问题,本文以灾难性支出发生率为参照指标,结合适度保障理论,首先构建了目标保障水平测算模型;进而构建了职工长期护理保险筹资责任分担动态调整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实验,测算了保障范围扩大过程中筹资责任分担动态调整情况,得出了一系列有政策参考价值的调整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亚青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居民医保筹资调整的短期性和随意性问题日益突出。在"政府财政补贴为主、个人缴费为辅"的筹资方式下,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调整包括对筹资水平和筹资结构的调整,需要考虑多种复杂因素的动态影响。通过从指导原则、组成要素、调整依据、机制构建等多个方面对筹资动态调整机制进行了要素分类,认为筹资调整需要坚持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精算平衡三大原则,调整机制应当包括调整对象、调整依据、调整频率、调整时机和调整幅度、调整权限和决策程序等组成要素。其中,如何使筹资调整"有据可依",是解决现行筹资标准确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问题的关键。为此,综合考虑制度内部的"拉动因素"和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推动因素",从日常预警和定期评估两方面对调整依据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精算机制为核心的筹资动态调整机制理论框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敏敏 段娜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问题日益突出,这一现象逐渐上升为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为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试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依据。长期护理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德国自1994年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至今已有26年,其成熟的筹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本文从参保对象、受益对象、筹资责任、筹资渠道、筹资水平、筹资模式及护理服务的费用结构七个方面介绍德国长护险筹资机制;并在与德国的比较中,阐述我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借鉴德国经验,完善我国长护险筹资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保险筹资机制 德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洁 蒋悦竹
筹资机制作为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于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高效稳健运行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对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筹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本文在总结现有文献对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定义及其内涵的剖析的基础上,依照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整体流程对筹资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关键点进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起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要素框架,借助此框架对典型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国家以及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建设先行地区实践进行探讨,借由国外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建设的共同点与改革趋势,提出
关键词:
社会长期护理保险 筹资机制 筹资要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海波 邵英杰 周桐
长期护理保险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迄今为止,全国15个试点地区陆续颁发了相应的试点方案。各地在"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指导下,建立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比较各地区筹资方案后不难发现,各地在筹资方式、筹资标准、缴费方式以及筹资渠道等方面均有其特色,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有必要在构建动态筹资标准和独立筹资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化筹资的补充作用,以此建立与社保、商保相衔接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尹海燕
中国公共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已全面开展。作为一项新险种,筹资机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共长期护理保险的稳定性。当前中国公共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尚未定型,探索可持续的筹资机制是中国公共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首先全面总结了德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典型国家公共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运行经验。其次,从筹资对象、筹资渠道、筹资标准、筹资责任分担等维度全面评析中国首批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最后,基于镜鉴和适应的原则,尝试探寻公共长期护理保险筹资的"中国方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汤薇 粟芳
在人口老龄化和失能化程度加深、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制度碎片化和差异化的背景下,探究不同筹资模式对于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长期护理保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多期微观跟踪调查数据,刻画了中国老年人健康状态转换的规律,并基于"七普"数据和年龄移算法,测算了2020-2040年失能老年群体的规模和结构。文章进一步基于社会保险精算平衡理论,构建了筹资模式为现收现付制和三种混合制下的动态精算模型,模拟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未来20年的均衡费率和缴费额。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筹资模式下,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的均衡费率低于城乡居民,但缴费额高于城乡居民。均衡费率较低的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更适合采用具有一定积累功能的混合制,以应对人口失能化高峰时期可能出现的支出缺口;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则更适合采用现收现付制,现阶段各筹资主体的缴费压力较小,且制度运行成本较低,在推广初期比较容易被接受。文章的研究丰富了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精算研究,对于正在推广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筹资体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阚清泉 曹信邦
我国人口老龄化使失能老人数量不断增长,家庭长期护理的功能逐渐弱化,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不言而喻,而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可行性的研究也成为社会保障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首要问题是确定筹资模式,论证财务可行性。文章通过梳理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模式相关文章,总结目前学术界对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模式的不同观点,进而总结分析各筹资模型下的缴费率水平,最后结合国内外经验为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模式进行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筹资理论 缴费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月娥 明庭兴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日益严峻的老年人护理问题,人社部于2016年6月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并决定在青岛、上海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通过对各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政策的分析,发现试点城市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参保人群覆盖面偏窄、过度依赖医保基金、筹资水平地区差异大、财务可持续性差等问题。针对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以长期护理社会保险为主的护理保障体系、扩大参保人群覆盖面、统一筹资标准、逐步实现独立筹资、控制支出等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对进一步完善试点工作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有所益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海波
大病保险实施一年多以来,在筹资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出现了经营该业务的保险公司全面亏损的局面。面对如此情形,创新筹资机制是关键。针对筹资渠道单一且筹资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有必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构建筹资动态调节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提高筹资水平;二是拓宽筹资渠道;三是推行大病保险资金的专账管理制度;四是控制医疗费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盈华
长期护理保险中长期测算的理论依据不足,预测效果差别大。本文提出“保障适度”分析框架,解析参保密度、受益广度、保障充分度、待遇慷慨度和居民保障度等五个核心要素,采用财务平衡模型,预测筹资率及其变化。研究发现,各参数“低方案”下筹资率不高,2023~2042年筹资率为0.11%~0.17%,但受益面过窄;受益广度“高方案”对筹资率的影响最大,2023~2042年筹资率为0.47%~0.64%;多个参数同时“高方案”下,2023~2042年筹资率为0.74%~1.24%,移除受益广度后筹资率为0.16%~0.33%;延长受益广度向“高方案”的过渡期,可明显降低筹资率上升幅度,“20年过渡”下2023~2042年筹资率为0.16%~1.24%,“50年过渡”下筹资率为0.16%~0.66%。据此建议尽快形成“保障适度”共识,注重提待扩面的优先次序,并平衡好扩大受益面与筹资能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保障适度 财务平衡 筹资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尹海燕
新农保财政补贴由多级政府分担,因而,政府间财政补贴筹资责任分担合理与否将成为新农保稳步推进的关键。在考察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筹资分担机制设计内容和类型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筹资责任分担机制的横向均等化效应。研究发现,采用"一刀切"式的固定份额补助法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致使农业人口比重高、财力相对较弱的基层政府不得不承受较重的筹资责任。因而,设计合理的财政补贴筹资责任分担机制,需要在公共服务横向均等化理念的指导下,探寻更为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措施。
关键词:
新农保 财政补贴 横向均等化 公共服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新亮 刘慧敏 杨文生
本文选取2000~2016年中国包括青岛市在内的35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首次量化评估了长期护理保险对医疗费用支出的政策影响。研究发现,青岛市在实施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之后,人均医疗费用短暂下降,随后迅速持续增高,总体上升幅度约为6.18%,且评估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发现,青岛市医院的医疗费用支出增长变动不大,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支出显著增长。长期护理保险实施对医疗费用增长的结构性影响为长期护理保险引起医疗费用不降反升提供了解释。在护理需求甚至医疗需求均受到长期抑制的现实背景下,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将发挥释放需求效应,并能有效调节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有利于实现整个医疗服务产业的优化配置。长期护理保险仍需加强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分工与配合,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福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峰
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必经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为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指明方向,提供政策上的指导。然而,纵观当前关于城市循环经济的评价研究大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①评价是静态的,不能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及时跟踪,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雅诗 陈俊璇 邹冠炀
目的:探索建立缴费负担公平、责任均衡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动态筹资机制。方法:基于可支配收入的定比制筹资机制建立精算模型,测算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运行的可持续性。结果:基于1.07%的个人缴费率与2.14%的政府补贴率的筹资机制能够保证居民医保基金平稳运行,累计结余率处于合理区间,预计2035年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能维持17.60个月的支出,压力测试下能维持8.40个月的支出。同时,个人缴费额的增长处于合理区间,定比制的筹资机制具备可操作性。结论:建议建立省级统筹下的定比制筹资机制,居民缴费率实行渐进式改革。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筹资机制 精算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