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3)
- 2023(14600)
- 2022(12174)
- 2021(11123)
- 2020(9752)
- 2019(22317)
- 2018(22173)
- 2017(43277)
- 2016(23204)
- 2015(26206)
- 2014(26177)
- 2013(26092)
- 2012(23935)
- 2011(21274)
- 2010(21259)
- 2009(20061)
- 2008(20305)
- 2007(18188)
- 2006(15564)
- 2005(14133)
- 学科
- 济(108024)
- 经济(107910)
- 业(96648)
- 企(86595)
- 企业(86595)
- 管理(82234)
- 方法(55448)
- 数学(45839)
- 数学方法(45374)
- 财(33710)
- 农(32127)
- 业经(31487)
- 务(25091)
- 财务(25048)
- 财务管理(25007)
- 中国(23856)
- 企业财务(23766)
- 农业(23014)
- 制(20029)
- 技术(19632)
- 理论(19152)
- 贸(18533)
- 贸易(18528)
- 和(18086)
- 易(17972)
- 学(16829)
- 划(16797)
- 地方(16571)
- 策(16504)
- 体(14874)
- 机构
- 学院(343924)
- 大学(340130)
- 济(147881)
- 经济(145174)
- 管理(142372)
- 理学(123303)
- 理学院(122183)
- 管理学(120367)
- 管理学院(119731)
- 研究(102204)
- 中国(81608)
- 财(68968)
- 京(68892)
- 科学(60033)
- 财经(55941)
- 农(55166)
- 江(51317)
- 经(50857)
- 所(50079)
- 中心(49413)
- 业大(48740)
- 经济学(45883)
- 研究所(45070)
- 农业(43578)
- 北京(42403)
- 经济学院(41727)
- 财经大学(41479)
- 州(40296)
- 范(39638)
- 商学(39519)
- 基金
- 项目(225987)
- 科学(180670)
- 基金(167497)
- 研究(165121)
- 家(143523)
- 国家(142286)
- 科学基金(125541)
- 社会(107745)
- 社会科(102338)
- 社会科学(102311)
- 基金项目(88595)
- 省(88589)
- 自然(81429)
- 自然科(79649)
- 自然科学(79628)
- 自然科学基金(78288)
- 教育(76732)
- 划(73241)
- 资助(69216)
- 编号(66362)
- 成果(51867)
- 部(51235)
- 重点(49979)
- 创(49464)
- 发(47450)
- 创新(45546)
- 业(45093)
- 国家社会(44814)
- 教育部(44794)
- 课题(44224)
- 期刊
- 济(158573)
- 经济(158573)
- 研究(93845)
- 中国(59250)
- 财(58253)
- 管理(55142)
- 农(50024)
- 学报(47222)
- 科学(45682)
- 大学(36963)
- 学学(35240)
- 农业(34124)
- 技术(32867)
- 融(30898)
- 金融(30898)
- 财经(28731)
- 教育(27615)
- 业经(27444)
- 经济研究(24881)
- 经(24679)
- 问题(21247)
- 业(20706)
- 技术经济(20113)
- 统计(18600)
- 财会(17637)
- 策(17350)
- 商业(17117)
- 贸(16556)
- 现代(16106)
- 理论(15862)
共检索到494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刚 熊正韬 蒋尧明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如何“稳就业”“保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治理层面极为重要的研究话题。职工董事制度作为企业内部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代表和维护着企业员工的利益,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其如何影响企业劳动力雇佣决策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基于中国2007年至2021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设立职工董事能够促进企业劳动雇佣规模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职工董事能够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以及提高企业声誉,从而提高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上述效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职工董事在发挥促就业效应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从企业内部治理的视角,揭示了职工董事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拓展了职工董事相关的研究文献,同时也为解决“稳就业”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鸿翔 张文彬
通过构建研究空气污染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局部均衡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改善空气质量对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权衡,但一般情况下后者占主导作用,空气污染还会通过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随后实证分析空气污染状况对劳动力供给的直接影响和通过影响劳动收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供给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空气污染会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双重途径降低劳动力供给。最后提出抑制空气污染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鸿翔 张文彬
通过构建研究空气污染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局部均衡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改善空气质量对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权衡,但一般情况下后者占主导作用,空气污染还会通过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随后实证分析空气污染状况对劳动力供给的直接影响和通过影响劳动收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供给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空气污染会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双重途径降低劳动力供给。最后提出抑制空气污染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群伟 李振冉 曹雅茹
稳定的劳动力需求对于减轻环境规制可能引发的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至关重要。区别于已有研究中环境规制对所有企业劳动力需求影响的同质性假设,本文将企业分为受规制企业和非规制企业,以“大气十条”为政策背景,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方面对比了环境规制对两类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动态影响,明晰了环境规制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会改变劳动力需求结构,并呈现出动态变化特征。短期内,受规制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降低,非规制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小幅度增长;长期内,受规制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恢复,非规制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大幅度持续增长。从机制来看,受规制企业劳动力需求短期内降低主要归因于生产规模缩小和生产设备升级,末端污染处理设备安装和生产规模恢复在长期内推动了劳动力需求的恢复;非规制企业劳动力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规模扩张以及受规制企业淘汰劳动力的流入。另外,从员工技能水平、生产智能化水平和企业年龄的异质性角度考虑,环境规制对受规制企业和非规制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动态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对环境规制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稳定就业、改善劳动力需求结构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嵇尚洲 田思婷
中国企业总是倾向于建立某种政治关联,选聘政府官员独立董事就是建立政治关联的一种方式。文章选取2013年截止到2015年底3年期间1320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政治关联减少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发现官员独立董事辞职会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有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
关键词:
官员背景独董 政治关联 企业业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会玲
新劳动政策所体现的制度安排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雇佣关系。理论上在短期新劳动政策的实施将对中小企业雇佣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双方达成帕累托有效结果。新劳动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维护中小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但在短期却因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而使劳资双方利益共同受到损失。不过从长期的演化分析看,新劳动政策将促使中小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改善等内涵式的发展消化新增的劳动成本,从而达到劳资双方利益共享的帕累托有效结果。
关键词:
劳动政策 雇佣关系 中小企业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柴小康
本文以创业板市场上2009-201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研发投入、董事会治理与企业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能显著促进企业业绩,且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的关系;董事会会议强度与企业业绩显著负相关,但是对两者关系没有影响,独立董事对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具有负调节效应。
关键词:
研发投入 董事会治理 企业业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龚晓瑾
本文将董事会规模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一体化程度呈U型关系,这表明董事会规模处于某个适度区间时,最有利于发挥其对经理的有效约束作用,使经理在决策时较少采用一体化的组织方式,而更多采用非一体化组织方式(如外包等)来得到更多的专业化分工利益。
关键词:
董事会规模 风险偏好 企业边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帆 任保平
现有的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都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同质性假定前提下做出的。然而,许多经验事实证明农村转移劳动力与滞留劳动力存在着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因此以农村转移劳动力和滞留劳动力异质性假设为前提,本文对农业产出和农业工资的决定机制提出了一种理论假说,并且采用沿海东部地区和内陆西部地区的分省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最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三百 申文毓
异质性劳动力集聚理论认为,劳动力对城市规模的偏好呈现空间类分现象,而当城市规模“足够大”时,劳动力市场竞争又会对劳动者进行选择。然而,现实中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空间类分与选择尚缺乏经验证据,而且在中国各城市户籍制度、房价差异化背景下是否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同样有待检验。因此,本文基于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对异质性主体的空间类分与选择效应进行识别。研究发现,劳动力空间类分现象确实存在,高技能劳动力选择流入特大和超大城市的概率比低技能劳动力分别高8.8%和2.4%,而城市落户门槛与高房价会降低这一概率,即城市对劳动力进行选择。机制分析表明,空间类分和选择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在于异质性劳动力集聚收益存在差异。然而,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不同规模城市应制定更加适宜的政策以吸引并留住不同技能层次的劳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云章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学者们就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存在观点分歧;通过分析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是扩大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取决于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高低,如果他们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太低,则城乡劳动力流动不仅不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反而会导致差距扩大。这一结论得到了基于山东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计量检验的支持。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收入差距 影响 机理 检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华珂 何春 崔万田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贫的作用机理,即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增加非农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减少贫困。然后选取了中国18个省份2000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贫困的减少。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信息渠道、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制度以及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技能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减贫 机理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昌崇 陈仕华 Joachim Schwalbach
本文对散见于国内外的连锁董事文献进行了梳理,将之归纳为四种理论体系,即互惠理论、资源依赖理论、金融控制理论和管理控制理论,并依据每一种理论提出了相关假定。指出了数据来源,并选取了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其他变量。对相关理论进行检验,其结果证实了资源依赖理论,部分证实了金融控制理论和管理控制理论。这些结论表明现有的连锁董事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连锁董事的解释能力还待于深入研究。
关键词:
连锁董事 理论假设 经验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秀芳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一作用机制在理论上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验证,但缺乏实证数据的检验。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表征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华东地区的数据构建PVAR模型对劳动力转移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再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劳动力转移可以直接驱动经济增长;同时,劳动力转移也可以通过影响非农资本深化程度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琳 谢永珍
基于董事会行为的中介效应视角,以2009~2011年我国由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民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非线性的检验方式,对创业企业异质外部董事通过董事会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能够通过强化董事会行为而增加公司价值,且瞬间间接效应随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而降低;提高风险投资董事比例将通过弱化董事会行为而降低公司价值,且瞬间间接效应随风险投资董事比例的提高而增加;董事会行为在创始人外部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无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