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
2023(843)
2022(697)
2021(730)
2020(660)
2019(1469)
2018(1415)
2017(3054)
2016(1596)
2015(1691)
2014(1647)
2013(1658)
2012(1515)
2011(1298)
2010(1364)
2009(1287)
2008(1502)
2007(1277)
2006(1155)
2005(1122)
作者
(4147)
(3393)
(3351)
(3313)
(2388)
(1727)
(1525)
(1295)
(1262)
(1242)
(1235)
(1172)
(1158)
(1146)
(1123)
(1087)
(1061)
(1038)
(1037)
(883)
(880)
(879)
(868)
(865)
(856)
(768)
(747)
(747)
(746)
(744)
学科
(8672)
企业(8672)
(8489)
(8148)
经济(8133)
管理(7386)
方法(6162)
数学(5883)
数学方法(5870)
(5299)
(5029)
财务(5029)
财务管理(5026)
企业财务(4959)
(2458)
(2008)
体制(1874)
市场(1627)
公司(1241)
(1218)
金融(1218)
业经(1136)
人事(1115)
人事管理(1115)
(1115)
(1083)
证券(1083)
证券市场(952)
(872)
(820)
机构
大学(24457)
学院(23961)
管理(10969)
(10461)
经济(10321)
理学(9611)
理学院(9563)
管理学(9448)
管理学院(9410)
(7182)
财经(5829)
研究(5548)
(5351)
中国(5076)
财经大学(4546)
(4489)
(3803)
商学(3768)
商学院(3747)
金融(3735)
会计(3435)
经济学(3203)
(3027)
北京(2968)
经济学院(2938)
中心(2625)
(2609)
会计学(2592)
(2579)
经济管理(2568)
基金
项目(13463)
科学(11173)
基金(11116)
研究(9264)
(9163)
国家(9099)
科学基金(8622)
社会(6467)
社会科(6240)
社会科学(6238)
自然(6115)
自然科(6030)
自然科学(6027)
自然科学基金(5956)
基金项目(5943)
资助(5051)
教育(4570)
(4401)
(3823)
编号(3501)
(3452)
教育部(3275)
人文(3259)
大学(2942)
(2803)
科研(2795)
成果(2773)
重点(2754)
(2725)
项目编号(2677)
期刊
(9720)
经济(9720)
(7964)
研究(6988)
(4272)
金融(4272)
管理(4246)
财经(3493)
财会(3135)
中国(2939)
(2833)
学报(2653)
会计(2597)
科学(2225)
大学(2217)
学学(2179)
会通(2011)
通讯(2011)
统计(1786)
经济研究(1634)
理论(1543)
(1476)
技术(1440)
(1431)
决策(1414)
实践(1350)
(1350)
技术经济(1284)
月刊(1248)
财经大学(1229)
共检索到34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丁瑞娟  
一、职工股票期权确认职工股票期权的确认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职工股票期权是作为权益还是作为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二是职工股票期权作为费用,还是作为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即是否确认薪酬费用。会计确认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确认的项目要符合相关会计要素的定义,更确切地讲,应能反映所确认事项的经济实质。职工股票期权是公司对职工实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是一种管理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凤  
股票期权作为有效的激励手段,在我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由于目前我国对股票期权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尚未作出统一规范,所以,各企业的会计处理不一。本文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对股票期权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进行探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尚彬  曹建安  
随着员工股权报酬机制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在会计系统中反映这一交易已成为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研究的重点。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员工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为我国建立相应的准则提供参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晓非  
2002年11月26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职工股票期权(Stock option)一案做出判决:认定被告(东京北泽税务署)做出的一系列更正决定①违法。至此,长达两年的“职工股票期权诉讼”一案宣告结束。这虽然是地方法院的一个判决,但却对日本各级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造成较大的震撼,成为纳税者权利救济的一个经典案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萧明同  
由于世界各国对职工股票期权所得的征税规定不同,导致跨国征税十分复杂,从而产生更多的征管漏洞、重复征税和国际争议。我国职工股票期权征税存在很多漏洞,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约40万家,其中有相当部分实行职工股票期权制度,上述企业职工此项期权所得的征税权属我国所有,但至今许多地方未见征收此税。位列世界企业500强中的绝大多数已来我国投资办企业,其经营者一般是顶级高收入者,也未见其就此项期权向我国纳税。为了堵塞税收漏洞和防止重复征税,必须改进和加强对此项期权的征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玉勋  
本文将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形成的交易作为基本的分析对象,首先探讨经理人股票期权交易的性质——激励性股票期权交易是企业为了获得经理人在等待期提供的边际服务;授予经理人非激励性股票期权是对经理人过去服务的补偿,或者是经理人对利润的分享。在此基础上,对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利润分配"进行了分析,指出将经理人股票期权交易认定为"利润分配"是错误的;对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计量的两种主要观点"混合计量"和"授予日计量"进行了分析,其主要错误在于将经理人股票期权交易所形成的合同义务认定为股票期权。最后,本文提出了与交易性质相吻合的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玉勋  龙镇辉  陈永昌  
本文建立了人力资本报酬模型,以此来揭示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本质。在此基础上,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利润分配观和费用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这两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混淆了会计利润与经济剩余,从而导致股东分享的利润与股东分享的经济剩余发生系统性的偏离。本文定义了会计利润与经济剩余的偏离系数λ,并区分了利润偏大和利润偏小两种情形。在利润偏大时应采用费用观,在利润偏小时应按比例λ:(1-λ)将股票期权分别确认为费用和资产,本文将这种方法称为“综合资产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刘文  
本文对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是企业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 ,行权前的经理人成为企业的非股东所有者。因此 ,应将股票期权确认为企业的利润分配 ,而非美国现行的确认为费用之处理 ,以反映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这样 ,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将不影响利润表 ,从而也更有助于推动用公允价值法计量之 ,以更科学地反映其价值。为此 ,应革新现行的财务会计观念与模式 ,建立非股东所有者的新概念 ,使之适应企业经理人参与现代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的现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益纯  覃锋  
在美国,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意见与规则是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成立以来20多年历史上最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之一(P.M.DECHOW,A.P.HUTTON,AND R.G.SLOAN,1996)。通过回顾美国与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有关的会计制度规则的历史沿革,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实践演进的脉络。本文拟对美国股票期权由不披露、不确认到费用化确认成为公认会计准则的演变过程进行完整的梳理,以期为我国实施新准则以来ESO费用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基础。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谢德仁和刘文(2002)提出了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利润分配观。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论证,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的经济实质是股东为激励经理人而将部分剩余索取权(在财务会计意义上就是利润分配权)让渡给经理人,而不是经理人直接用服务来交换股票期权,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并不以经理人服务的投入为必备前提,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内含的价值运动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剩余索取权(所有者权益)从现有股东那里来,流到经理人处去。因此,在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的会计确认上,应将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对应项目确认为企业的利润分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芸  李冬伟  
本文着重探讨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通过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的分析,作者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不是企业的负债,而是企业的一项权益,但又不是现有意义上的权益概念。要把经理人股票期权纳入报表内,首先应增强所有者权益定义的独立性,突出所有者权益的剩余索取权的经济实质。第二,应拓宽所有者权益的内涵,把或有股东持有的或有权益包含在内。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袁艳红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确认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是企业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经理人股票期权是一项无形资产,应在经理人提供劳动期间内,将其平均摊销。应改革现行的财务会计观念与模式,增设“待转股本准备”科目,以适应企业经理人参与现代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的现实。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方慧  
自安然、世通事件爆发以来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再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目前 ,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存在两种观点 :“利润分配观”和“费用观”。本文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角度以及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经济实质的探讨出发 ,主张经理人股票期权报酬成本应当确认为费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