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40)
- 2023(17561)
- 2022(15067)
- 2021(14414)
- 2020(12122)
- 2019(28019)
- 2018(28001)
- 2017(53310)
- 2016(29497)
- 2015(33336)
- 2014(33500)
- 2013(32724)
- 2012(30290)
- 2011(27428)
- 2010(27605)
- 2009(25774)
- 2008(25635)
- 2007(22660)
- 2006(20339)
- 2005(18660)
- 学科
- 济(112756)
- 经济(112575)
- 管理(84535)
- 业(79613)
- 企(64943)
- 企业(64943)
- 方法(48995)
- 数学(42113)
- 数学方法(41563)
- 中国(35501)
- 财(34461)
- 农(31879)
- 制(29308)
- 业经(25550)
- 学(25523)
- 银(22497)
- 银行(22444)
- 贸(21931)
- 贸易(21920)
- 行(21402)
- 易(21371)
- 农业(20642)
- 融(20510)
- 金融(20501)
- 体(20264)
- 理论(20254)
- 地方(20192)
- 务(19557)
- 财务(19472)
- 财务管理(19418)
- 机构
- 大学(419760)
- 学院(414212)
- 济(168708)
- 经济(164995)
- 管理(158026)
- 研究(146584)
- 理学(134659)
- 理学院(133078)
- 管理学(130742)
- 管理学院(129977)
- 中国(115122)
- 京(91520)
- 科学(88593)
- 财(84190)
- 所(74913)
- 研究所(67668)
- 农(67593)
- 中心(65432)
- 财经(65186)
- 江(62642)
- 业大(59277)
- 经(59269)
- 北京(59054)
- 范(56154)
- 师范(55617)
- 院(52829)
- 农业(52677)
- 经济学(51734)
- 州(49888)
- 财经大学(48439)
- 基金
- 项目(272921)
- 科学(214438)
- 研究(201784)
- 基金(198433)
- 家(173338)
- 国家(171914)
- 科学基金(146294)
- 社会(127038)
- 社会科(120201)
- 社会科学(120172)
- 基金项目(103872)
- 省(103504)
- 自然(93755)
- 教育(93240)
- 自然科(91556)
- 自然科学(91530)
- 自然科学基金(89894)
- 划(88701)
- 资助(82655)
- 编号(81790)
- 成果(69710)
- 部(61702)
- 重点(61433)
- 课题(57630)
- 发(57143)
- 创(55783)
- 教育部(53083)
- 国家社会(52724)
- 创新(52209)
- 制(51906)
- 期刊
- 济(190409)
- 经济(190409)
- 研究(133268)
- 中国(88397)
- 学报(66325)
- 财(65533)
- 农(62107)
- 科学(60843)
- 管理(59611)
- 教育(51765)
- 大学(50539)
- 学学(47097)
- 融(43746)
- 金融(43746)
- 农业(42060)
- 技术(34834)
- 财经(32766)
- 经济研究(30038)
- 业经(28376)
- 经(28052)
- 问题(24803)
- 业(21827)
- 图书(20997)
- 贸(20749)
- 理论(20518)
- 版(19653)
- 技术经济(19098)
- 世界(18772)
- 科技(18363)
- 国际(18304)
共检索到639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东琪
职工保险福利及其体制改革─—中国非工资收入问题研究陈东琪作为一个泛福利国家,中国城镇职工的保险福利几乎是无所不包的。尤其是在国有制经济部门工作的职工,几乎可以得到从参加工作到死亡的永久性保险福利。这些保险福利,包括公费医疗、离退休养老金、待业救济、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东琪
改革时期,补贴成为了我国城镇居民非工资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消费的基本方面。从形式上看,补贴既有明补,又有暗补。从内容上看,补贴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涵盖衣、食、住、行所有领域。根据财政部的规定,居民生活物价补贴是指:“为稳定人民生活对若干商品购销价格倒挂的价差和亏损的补贴”,包括粮棉油、副食、生活用煤、及日用品等。实际上,居民生活物价补贴还有住房、交通等项目。本文在集中讨论“存在市场交易的生活物价补贴”,即国家财政提供的物价补贴,以及由双轨价产生的牌市价差收益的基础上,就补贴制度改革提出若干对策意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东琪
严格说来,第二职业是二元经济体制或二元收入模式的特有现象。在产品经济条件下,职工只有一份工作,只有一项固定的工资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可以有几份工作,包括全工和半工,从而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岗位领取薪水,但是分不出哪一个岗位是第一职业,哪一个岗位是第二职业,因为其中每一个岗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二元经济体制则不同,你只要成为职工,特别是成为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你一般就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麻诗怡 张英 沈月琴
定性和定编改革作为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旨在改变国有林场性质的同时,改善民生,提高职工收入,从林场职工福利的视角来评估国有林场定性和定编改革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梳理现有文献和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2-2018年浙江、江西、湖南、甘肃、山东、四川、吉林、河北、广东、福建10个省125个国有林场的跟踪调查数据,对国有林场改革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定性和定编改革对职工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定性和定编改革政策实施后分别使职工工资收入提高了9.37%和17.42%,政策改革影响显著。(2)从不同岗位来看,定性和定编改革对不同岗位职工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管理岗位职工在国有林场定性和定编改革中受益最大,工勤岗位职工次之,专技岗位职工最小。对此,文章提出了两点政策启示:(1)要继续推进定编制度,完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2)针对不同岗位职工收入存在的差异优化管理,合理设定三类岗位比例,加强职工培训,鼓励引进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以解决林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以及岗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关键词:
定性改革 定编改革 国有林场 工资收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邹铁钉 叶航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期迭代模型分析了养老改革在运行效率和分配公平之间的两难抉择,模型分析过程中特别考虑了人力资本的差异性对运行效率和分配公平的影响。文章还利用1978-2011年的数据,对模型结果和我国的养老改革实践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统账结合制应对老龄化的能力要高于现收现付制而低于基金制,而其投资收益率和分配公平性则要高于基金制而低于现收现付制;劳动生产率的快速上升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要求统账结合制养老保险体系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当以统筹账户为主,政府在改革中提高统筹比率突显分配公平的做法是符合国情的正确选择;无论是提高制度的运行效率,还是增强制度的分配公平性,都应当重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人力资本的数量及质量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所以要不断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普及和发展对国民的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效率 公平 养老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韦慈竹
文章认为,当前保险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认识上有误区,二是利益多元化的矛盾,三是竞争不规范,四是法规不健全。针对现实问题,作者提出了着手解决的对策:一、强化"保险是商品、保险公司是企业"的意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实现保险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保险市场;三、努力与保险的国际惯例接轨,加快健全保险法规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中杰
党的十四大以来,作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明了我国保险业改革的方向,勾勒出了其整体框架和发展前景。在这一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下,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商业化取向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选择和必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唐珏 封进
本文利用我国社会保险征收体制改革的背景,从微观企业角度考察了社会保险征收机构从社会保险部门变更为税务部门对企业缴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会使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上升约3%,参保概率提高约5个百分点。机制分析表明,改革在税收征收能力越强的地区作用越明显,对国有企业缴费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且对政策变动前已参保企业也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果表明,税务部门较强的征收能力有助于促使更多企业参保,增加社保基金收入。
关键词:
社保征收体制 征收强度 企业参保行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戴园晨 黎汉明
中国长期实行由国家充当分配主体和由国家确定工资标准的非市场化方式,即使是劳动力流动也仍旧实行带档案和工资标准走的流动方式,劳动力流动后工资不变,从而使得工资对于劳动努力程度和劳动者选择就业岗位都起不到调节作用。这种状况直到经济改革之后才逐步改变,但仍处于双轨运作阶段。我们进行的调查,正是测度了工资调节的灵敏度与影响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健 刘家珉
论双重体制下工资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西安石油学院胡健,刘家珉(一)改革伊始,人们把原有工资制度的弊端概括为"低、平、乱、死",工资改革便以此为对象起步进行。十数年改革成绩斐然,但工资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诸多令人关注的矛盾、问题与弊端。在现阶段双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斌 刘柏惠
鉴于当前社会保险名义缴费率已无提高空间,在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下,通过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提高征收率,从而弥合社会保险基金缺口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由于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流程与个人所得税高度一致,地税机关作为专门征收机构具有组织、信息、服务、执法等方面的优势,由其全责征收社会保险费,能够在提高征收率的同时,降低行政成本和遵从成本,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完善,也能为降低名义费率创造条件。从国际上看,税务机关统一征收社会保险费也是被普遍认可的发展趋势。以地税机关全责征收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征收体系应该成为
关键词:
社会保险费 征收体制 征收率 全责征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新华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 ,各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差异很大 ;由于现行养老保险体制的覆盖面不同 ,现行体制内的赡养率也有较大差异。如果必须对现行养老保险体制进行改革 ,那么从最小化改革成本的角度看 ,立即对现行体制实施改革也许并非最佳选择 ,而应根据各国的现状妥善选择实施改革的时间。本文通过分析给出了以 OL G模型方法计算改革成本的一个公式 ,在对该公式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了对现行养老保险体制进行改革存在最佳改革时机的结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殷俊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制约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改革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应着力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且能与城镇养老保险体制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地区差异 城乡衔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海连 刘亚相 赵保魁
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存在着由于医生与患者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道德风险问题,为了规避这种行为的发生,运用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医生的激励问题加以分析,得出医生的收入不应只与业务数量挂沟,更应该对其业务质量上的努力给予更高的重视,最后对我国未来医疗体制改革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医院要注重管理;建立医疗服务评价机制,用信誉指数替代表达医生的私人信息;建立病人对医生的医疗服务评价机制。
关键词:
医疗体制改革 委托—代理模型 信誉指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祁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