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29)
2023(17507)
2022(15024)
2021(13913)
2020(11639)
2019(26467)
2018(26202)
2017(49916)
2016(27370)
2015(30500)
2014(30364)
2013(30153)
2012(27760)
2011(25391)
2010(25425)
2009(23497)
2008(23091)
2007(20377)
2006(18185)
2005(16388)
作者
(81927)
(68084)
(67727)
(63937)
(43378)
(32764)
(30571)
(26632)
(25932)
(24401)
(23167)
(23085)
(21895)
(21594)
(21101)
(20819)
(20462)
(20174)
(19505)
(19484)
(17195)
(16931)
(16476)
(15529)
(15283)
(15263)
(15206)
(15104)
(13785)
(13423)
学科
(109926)
经济(109778)
管理(81389)
(76870)
(63047)
企业(63047)
方法(44403)
数学(37617)
数学方法(37228)
中国(32096)
(31098)
(28696)
业经(26484)
地方(26475)
(24764)
(24341)
农业(20924)
(20565)
贸易(20550)
(19903)
(18929)
银行(18857)
技术(18709)
环境(18335)
(18050)
(17949)
金融(17946)
(17865)
(17439)
理论(17433)
机构
大学(392198)
学院(390063)
(154081)
管理(151526)
经济(150667)
研究(136629)
理学(130224)
理学院(128710)
管理学(126565)
管理学院(125866)
中国(101303)
科学(85909)
(85081)
(72439)
(70891)
(70059)
研究所(63661)
业大(62051)
中心(61184)
(58890)
财经(56765)
农业(55630)
北京(53999)
(52211)
师范(51597)
(51469)
(49300)
(47430)
经济学(45490)
(42754)
基金
项目(265181)
科学(207117)
研究(191149)
基金(190838)
(168310)
国家(166864)
科学基金(141763)
社会(119905)
社会科(113584)
社会科学(113557)
(104448)
基金项目(101739)
自然(92754)
自然科(90521)
自然科学(90496)
自然科学基金(88866)
(88300)
教育(86962)
资助(77740)
编号(77666)
成果(63519)
重点(59644)
(59363)
(57513)
(55386)
课题(54053)
创新(51732)
科研(50553)
(49171)
国家社会(49092)
期刊
(175169)
经济(175169)
研究(116794)
中国(80996)
学报(67523)
(65230)
科学(60050)
管理(56645)
(54801)
大学(50346)
学学(47365)
教育(44762)
农业(44447)
(35912)
金融(35912)
技术(32484)
业经(29845)
财经(27712)
经济研究(27304)
(23648)
问题(22886)
(22731)
图书(21231)
科技(20430)
(19099)
理论(18766)
技术经济(18247)
业大(17566)
现代(17454)
商业(17373)
共检索到586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恒波  朱千林  许衍凤  
本文利用357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层级回归和"拔靴法",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了职场欺凌对研发人员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职场欺凌对研发人员的知识分享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组织认同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神经质在调节职场欺凌与组织认同之间关系的同时也调节了组织认同在职场欺凌与知识分享意愿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只有当研发人员具有较高的神经质水平时,组织认同在职场欺凌与知识分享意愿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才会显著。这些研究结果在理清职场欺凌影响机制,丰富职场"冷"暴力理论的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恒波  朱千林  许衍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占小军  
服务交互双方权力的不对称,使得顾客欺凌员工行为频繁发生。通过对312名员工及其主管进行追踪调查,探讨了消极情绪、尽责性及主管支持在顾客欺凌行为对员工工作反应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消极情绪在顾客欺凌行为与员工服务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而在顾客欺凌行为与员工服务破坏行为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尽责性及主管支持能够缓解顾客欺凌行为对员工消极情绪的影响。此外,在讨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服务性企业如何预防及应对顾客欺凌行为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纯槿  郅庭瑾  
校园欺凌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调查数据,本文重点考察我国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四省市校园欺凌状况,并与经合组织国家进行比较,进而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校园欺凌的主要因素,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探查校园欺凌防治的长效机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顾远东  周文莉  彭纪生  
研发人员的创造力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基于组织支持感理论,从认知和情绪视角,将创造力效能感和积极情绪引入到组织支持感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关系分析框架中,构建组织支持感→创造力效能感/积极情绪→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理论模型,采用自填问卷法调查248名研发人员,在检验同源方差和问卷信效度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检验理论模型及相应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中国情境下,组织支持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及其各维度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预测力,其中主管支持的预测力最强;②创造力效能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组织支持感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积极情绪...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晓  吴梦雪  
本文运用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以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为逻辑起点,重新定义了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同时研究和分析了围观群体中的"助手""强化者""局外人"及"捍卫者"这四类围观者角色。发现虽然围观者在校园欺凌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但由群体心理所控制的群体行为在产生和传导方面基本相似。同时,这些行为也会对校园欺凌产生消极影响。对此,研究围绕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行为机制提出了五项干预措施,以应对围观群体对校园欺凌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恒波  林乐  刘世艳  
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职场隔离可能对组织和个人造成诸多消极影响。文章使用322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层级回归和拔靴法,分析了职场隔离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探究了内部人身份感知和心理复原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职场隔离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心理复原力在调节职场隔离与内部人身份感知之间关系的同时,也调节了内部人身份感知在职场隔离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管理者减少职场隔离行为和激发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解决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伟  
本文通过对6家上市公司IT研发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将能力、绩效与激励联系起来,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IT研发人员能力有员工绩效水平产生正面影响;企业可以运用激励手段正面提高研发人员绩效水平;将员工能力和绩效水平与员工薪酬联系一起后,可以将原有的影响力扩大,培训激励、提升激励、工作激励可以使原有的影响力降低,从而充分证明了三者间存在一定联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仵凤清  刘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36名员工进行调查,从情绪和文化传统性视角,探讨了欺凌行为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欺凌行为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消极情绪在欺凌行为与建言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3)员工传统性对欺凌行为与建言行为影响的总效应具有调节作用;(4)员工传统性对欺凌行为和消极情绪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但对消极情绪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陈星  张星  曾淑云  胡慕海  
近些年来,健康问答社区变得越来越流行。然而,较少社区能成功地维持用户并激励他们分享知识。本文将个体动机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集成模型来研究健康问答社区用户的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根据获得的307份有效调查问卷,本文使用SPSS20.0和AMOS20.0检验所提出的假设。研究发现,个体动机变量中,互惠、利他主义和同情对知识共享的意愿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利他主义的影响作用最大。社会资本的变量中,社会交互和社会信任对知识共享的意愿影响均显著,社会信任的影响作用更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力  
知识分享是知识管理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探讨及问卷调查,从组织层面、个人层面、知识层面,研究保险公司内勤员工知识分享意愿的实际状况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组织层面因素和个人层面因素对知识分享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管理部门员工知识分享意愿要高于技术部门员工,同时对各个层面的影响因素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育  李秋梓  
我国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研发人员、研发资本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保障长三角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基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研发人员及资本流动的方向、结构特征和时空相关性以及研发人员及资本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研发人员流动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创新绩效;研发资本流动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与资本流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创新绩效。在实证分析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具体情况提出促进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发人才与资本引进策略设计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卓嘉  
面子之于中国人创新行为的影响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为研究者所关注,然而碍于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和模糊性,其内在的影响机制一直未曾厘清。本文从个体和集体两个层面分别切入,剖析并检验不同层面面子对于研发人员创新意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个体层面的面子得失预期对个体的创新意愿有着截然相反的影响;集体层面的共同面子不仅会对个体的创新意愿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而且会调节个体层面得面子预期与创新意愿之间的关系,放大得面子预期的正面效应。此外,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证实了团队认同是决定个体对集体面子的关注程度的重要前因变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卓嘉  
面子之于中国人创新行为的影响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为研究者所关注,然而碍于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和模糊性,其内在的影响机制一直未曾厘清。本文从个体和集体两个层面分别切入,剖析并检验不同层面面子对于研发人员创新意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个体层面的面子得失预期对个体的创新意愿有着截然相反的影响;集体层面的共同面子不仅会对个体的创新意愿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而且会调节个体层面得面子预期与创新意愿之间的关系,放大得面子预期的正面效应。此外,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证实了团队认同是决定个体对集体面子的关注程度的重要前因变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沿沿  顾建军  
美国"阻止欺凌"政府网站为学龄儿童提供了一系列反欺凌教学视频。"阻止欺凌"教学视频在一套连续、系统而实用的动画片中建构了与校园欺凌有关的各种人物形象,在视频的故事情节中传达欺凌的内涵与特征,教会儿童正确区分欺凌,掌握如何有效预防与应对欺凌的策略。教学视频包括"概念理解""实际应对"与"学习评价"三部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实现教学目标。美国"阻止欺凌"教学视频鲜明的制作特色与积极的价值具体表现为:问题与故事融合,用表征减少认知负荷;保护与预防并举,从根源减少校园欺凌;学习与评价协同,持续引导与规范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