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9)
- 2023(13397)
- 2022(11224)
- 2021(10416)
- 2020(8466)
- 2019(19316)
- 2018(18931)
- 2017(36318)
- 2016(18904)
- 2015(20868)
- 2014(20650)
- 2013(19957)
- 2012(18344)
- 2011(16460)
- 2010(16184)
- 2009(14537)
- 2008(13912)
- 2007(11820)
- 2006(10198)
- 2005(9163)
- 学科
- 济(84373)
- 经济(84284)
- 管理(55218)
- 业(53265)
- 企(43021)
- 企业(43021)
- 方法(35104)
- 数学(30020)
- 数学方法(29619)
- 中国(24185)
- 农(23115)
- 地方(21793)
- 业经(19990)
- 财(19091)
- 农业(15937)
- 学(15203)
- 贸(14532)
- 贸易(14520)
- 易(14001)
- 环境(13958)
- 制(13658)
- 理论(13617)
- 银(13505)
- 银行(13493)
- 融(13376)
- 金融(13374)
- 技术(13346)
- 行(13005)
- 和(12771)
- 发(12383)
- 机构
- 学院(263234)
- 大学(262065)
- 济(111876)
- 经济(109773)
- 管理(106417)
- 理学(92459)
- 理学院(91471)
- 管理学(89972)
- 管理学院(89476)
- 研究(86078)
- 中国(65733)
- 京(54703)
- 财(50503)
- 科学(50435)
- 中心(41022)
- 财经(40667)
- 所(40478)
- 农(38762)
- 江(37992)
- 经(37210)
- 研究所(36772)
- 业大(36384)
- 范(35351)
- 师范(34987)
- 经济学(34582)
- 北京(33980)
- 院(31660)
- 经济学院(31117)
- 州(30792)
- 财经大学(30583)
- 基金
- 项目(182363)
- 科学(147033)
- 研究(136072)
- 基金(134956)
- 家(116459)
- 国家(115464)
- 科学基金(101698)
- 社会(89476)
- 社会科(84965)
- 社会科学(84950)
- 基金项目(71570)
- 省(70713)
- 自然(64495)
- 自然科(63089)
- 自然科学(63077)
- 教育(62518)
- 自然科学基金(61970)
- 划(59464)
- 编号(54645)
- 资助(53705)
- 发(43629)
- 成果(42665)
- 重点(41016)
- 部(40800)
- 创(39080)
- 国家社会(37731)
- 课题(36863)
- 创新(36443)
- 教育部(35885)
- 人文(35485)
- 期刊
- 济(122207)
- 经济(122207)
- 研究(76129)
- 中国(50549)
- 管理(40352)
- 财(38560)
- 学报(35835)
- 科学(35529)
- 农(35374)
- 教育(29082)
- 大学(28968)
- 学学(27250)
- 技术(24810)
- 农业(24651)
- 融(24560)
- 金融(24560)
- 业经(21787)
- 财经(20200)
- 经济研究(19643)
- 经(17486)
- 问题(15968)
- 技术经济(12834)
- 商业(12638)
- 业(12608)
- 图书(12265)
- 理论(11975)
- 科技(11958)
- 贸(11647)
- 资源(11616)
- 现代(11556)
共检索到385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于维娜 李冬冬 李敏
本文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对职场不文明行为诱发同伴揭发的过程机理进行了探究。基于三时间点获得的391份有效员工样本发现:道德愤怒和道德规则意识在职场不文明行为与同伴揭发之间起并行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调节道德规则意识和道德愤怒对同伴揭发的正向影响,同时,主动性人格调节职场不文明行为与同伴揭发之间经由道德规则意识和道德愤怒的间接效应。具体而言,同伴的主动性人格越高,道德规则意识与道德愤怒对同伴揭发之间的正向影响越强,职场不文明行为与同伴揭发之间经由道德规则意识与道德愤怒的间接效应越强。以上结论深化了职场不文明行为管理机制的研究,为组织抑制不文明行为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于维娜 李冬冬 李敏
基于压力交易理论,探究了敌意归因和道德认同在同伴揭发与旁观者职场不文明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应得性判断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揭发通过敌意归因而正向作用于职场不文明行为;(2)同伴揭发通过道德认同而负向作用于职场不文明行为;(3)敌意归因/道德认同在同伴揭发与职场不文明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均受到应得性判断的调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占小军
基于道德认知视角分别探讨主管和顾客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服务破坏行为的作用机制。利用对216名员工及其主管的两阶段配对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主管和顾客不文明行为均显著正向影响员工服务破坏行为;道德推脱在主管和顾客不文明行为与员工服务破坏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道德认同不仅正向调节着顾客不文明行为与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还正向调节顾客不文明行为—道德推脱—服务破坏行为这一中介机制。本研究的结论为服务性企业对不文明行为的干预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占小军
基于道德认知视角分别探讨主管和顾客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服务破坏行为的作用机制。利用对216名员工及其主管的两阶段配对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主管和顾客不文明行为均显著正向影响员工服务破坏行为;道德推脱在主管和顾客不文明行为与员工服务破坏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道德认同不仅正向调节着顾客不文明行为与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还正向调节顾客不文明行为—道德推脱—服务破坏行为这一中介机制。本研究的结论为服务性企业对不文明行为的干预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志成 祝养浩 占小军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考察创造力对职场不文明行为的影响,以及在以上关系中员工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和职业认同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23名员工-同事两阶段的配对调查发现:创造力对职场不文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损耗中介了创造力与职场不文明行为之间的关系;职业认同减弱了创造力与自我损耗之间的关系,员工职业认同越高,创造力与自我损耗之间的正向关系以及自我损耗在创造力与职场不文明行为关系中的间接作用越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朋波
以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探讨职场负面八卦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双重影响机制。基于325份来自服务企业一线员工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职场负面八卦负向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组织认同和情绪耗竭分别在职场负面八卦和工作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不仅能调节组织认同和情绪耗竭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而且能调节职场负面八卦通过组织认同和情绪耗竭对工作幸福感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扩展对职场负面八卦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并对相应的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占小军
已有的研究表明,主管不文明行为能够降低员工的工作及生活满意度,但其中的作用机制及不同机制是否发挥相同的效果却不得而知。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分别从情绪和认知两个视角比较了消极情绪和交互公平在主管不文明行为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及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以449名员工及其同事为研究对象发现:(1)消极情绪和交互公平在主管不文明行为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之间均起到中介作用;(2)在主管不文明行为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上,交互公平的中介效应强于消极情绪;(3)在主管不文明行为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上,消极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占小军
已有的研究表明,主管不文明行为能够降低员工的工作及生活满意度,但其中的作用机制及不同机制是否发挥相同的效果却不得而知。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分别从情绪和认知两个视角比较了消极情绪和交互公平在主管不文明行为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及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以449名员工及其同事为研究对象发现:(1)消极情绪和交互公平在主管不文明行为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之间均起到中介作用;(2)在主管不文明行为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上,交互公平的中介效应强于消极情绪;(3)在主管不文明行为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上,消极情绪和交互公平的中介效应无明显差异。总体来看,情绪及认知均能解释主管不文明行为对下属工作、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满意度,两种视角的解释效果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建辉 张健华
文章概括了当前国内外对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原因认识的5种理论观点,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了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收益与成本,指出了中国游客发生不文明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游客发生不文明行为的预期收益要大于预期成本。
关键词:
不文明行为 管理对策 游客管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占小军 曹元坤 李志成
近年来,顾客不文明行为日益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顾客不文明行为的消极后果,鲜见关于顾客不文明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基于自我损耗理论,从员工视角探讨了心理契约破裂对顾客不文明行为的影响,尤其考察了顾客自控状态的中介作用及顾客—员工关系质量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31名员工及其顾客的配对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契约破裂对顾客不文明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控状态中介了心理契约破裂对顾客不文明行为的作用;关系质量不仅负向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与自控状态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负向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自控状态-顾客不文明行为这一中介机制。研究首次从员工视角探索了顾客不文明行为的诱发机制,丰富了已有相关研究,为服务性企业进行干预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占小军 曹元坤 李志成
近年来,顾客不文明行为日益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顾客不文明行为的消极后果,鲜见关于顾客不文明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基于自我损耗理论,从员工视角探讨了心理契约破裂对顾客不文明行为的影响,尤其考察了顾客自控状态的中介作用及顾客—员工关系质量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31名员工及其顾客的配对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契约破裂对顾客不文明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控状态中介了心理契约破裂对顾客不文明行为的作用;关系质量不仅负向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与自控状态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负向调节了心理契约破裂-自控状态-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雅倩
学生创新行为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表现,研究性教学是提升学生创新行为的关键行动。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通过1752份高职学生调查数据发现: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能够正向影响学生创新行为,也能通过激发学生院校认同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提升创新行为,且间接效应高于直接效应。链式中介进一步表明学生院校认同感能够有效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但调研结果显示学生院校认同感较低。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通过展现院校创新样态提高学生院校认同感;重新调整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健全研究性教学指导制度,为研究性教学提供积极的制度环境;构建与疏通学生学业情绪反馈渠道,提高院校对学生学业认知态度与学业参与情感的关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涛 陈芸
本文提出了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研究框架。对游客不文明行为在个体、他人、群体和社会层面的原因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阐述。基于伦理决策模型,提出道德发展理论是解释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新闻报道中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事件的梳理,利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属性分类、管理现状、群体特征以及国内外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研究发现,我国游客不良的习惯、破坏式留念以及恶意破坏是游客不文明行为的主要形式。游客不文明行为呈现明显的小群体特征,我国游客在国内外实施的不文明行为具有显著差异。本文最后提出了针对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游客 不文明行为 道德发展理论 行为特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占小军 陈颖 罗文豪 郭一蓉
作为一种轻微的越轨行为,职场不文明行为是组织行为领域关注的前沿主题。尽管已有学者开始探讨职场不文明行为的作用机制,但目前仍缺乏职场不文明行为抑制因素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旁观者视角提出了一个受到调节的中介模型:同事助人行为与职场不文明行为存在显著负向相关关系;道德推脱中介了同事助人行为与职场不文明行为之间的关系;当道德认同较低时,同事助人行为与道德推脱之间的负向关系更弱,同事助人行为与职场不文明行为的间接关系也更弱。基于343名企业员工及其同事的两阶段配对调查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模型。这些研究发现既是对职场不文明行为研究领域的重要拓展,也丰富了学界对旁观者效应的认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田建 王宝恒
文章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以负面情绪为中介和人际不友好敏感性为调节,探究顾客不文明行为对服务破坏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451份来自酒店一线服务员工的有效问卷实证分析发现:(1)顾客不文明行为对酒店一线员工服务破坏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负面情绪在顾客不文明行为与员工服务破坏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人际不友好敏感性对顾客不文明行为和负面情绪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人际不友好敏感性越高,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4)人际不友好敏感性能够有效调节顾客不文明行为与员工服务破坏行为之间的中介关系,即人际不友好敏感性越高,负面情绪的中介效应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青少年感知教师公正性如何影响校园欺凌行为?——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结构方程建模
探究心理契约与顾客不文明行为关系的新视角:员工责任与顾客责任双向视角
基于“场论”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表达——以八达岭长城刻画为例
职场孤独感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机制研究——基于情感理论的研究视角
基于情绪事件理论的员工非理性外部揭发机理研究
会计舞弊揭发机制研究——基于外国立法实践的视角
森林徒步中环境负责任行为的生成机制——基于“具身-嵌入”的认知-情感加工系统
公共图书馆不文明借阅行为管理策略探讨——基于上海图书馆一线工作的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溢出效应:基于非认知能力视角的研究
产品消费过程中同伴的不一致评价总是不利吗?——基于社会影响和不忠诚消费行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