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0)
- 2023(15095)
- 2022(12620)
- 2021(11890)
- 2020(9694)
- 2019(22152)
- 2018(21880)
- 2017(41123)
- 2016(22659)
- 2015(25590)
- 2014(25738)
- 2013(24763)
- 2012(22762)
- 2011(20879)
- 2010(21165)
- 2009(19149)
- 2008(18230)
- 2007(16328)
- 2006(14586)
- 2005(12840)
- 学科
- 济(115537)
- 经济(115451)
- 业(61929)
- 管理(55184)
- 农(50634)
- 方法(46273)
- 数学(42545)
- 数学方法(42122)
- 企(39859)
- 企业(39859)
- 农业(33575)
- 中国(30489)
- 业经(25281)
- 地方(24572)
- 财(21281)
- 教育(20621)
- 学(18522)
- 制(17622)
- 发(16578)
- 贸(16262)
- 贸易(16253)
- 易(15703)
- 理论(15192)
- 融(14615)
- 金融(14614)
- 技术(13906)
- 银(13725)
- 银行(13716)
- 地方经济(13533)
- 发展(13474)
- 机构
- 学院(319567)
- 大学(318921)
- 济(143078)
- 经济(140479)
- 管理(120897)
- 研究(108375)
- 理学(105301)
- 理学院(104227)
- 管理学(102480)
- 管理学院(101852)
- 中国(78811)
- 京(64945)
- 财(60765)
- 科学(59200)
- 农(59173)
- 所(51631)
- 中心(50628)
- 范(49741)
- 师范(49450)
- 财经(49321)
- 江(47655)
- 研究所(46471)
- 业大(45529)
- 经济学(45506)
- 经(45161)
- 农业(44828)
- 北京(40966)
- 经济学院(40939)
- 师范大学(40090)
- 院(37473)
- 基金
- 项目(209843)
- 科学(169720)
- 研究(163072)
- 基金(153257)
- 家(129941)
- 国家(128692)
- 科学基金(112589)
- 社会(106982)
- 社会科(101100)
- 社会科学(101076)
- 省(82722)
- 教育(81680)
- 基金项目(80067)
- 划(69806)
- 自然(68438)
- 编号(67443)
- 自然科(66886)
- 自然科学(66871)
- 自然科学基金(65706)
- 资助(62332)
- 成果(55519)
- 部(49900)
- 课题(48499)
- 发(47703)
- 重点(47612)
- 教育部(44432)
- 国家社会(44146)
- 创(43829)
- 人文(42804)
- 性(41310)
- 期刊
- 济(160973)
- 经济(160973)
- 研究(104307)
- 中国(69319)
- 农(62026)
- 教育(58377)
- 财(45294)
- 农业(42227)
- 管理(41584)
- 学报(40996)
- 科学(40409)
- 大学(34876)
- 融(32974)
- 金融(32974)
- 学学(32034)
- 技术(31962)
- 业经(29725)
- 财经(25687)
- 经济研究(24784)
- 经(22129)
- 问题(21788)
- 业(19530)
- 世界(17314)
- 技术经济(16616)
- 统计(16409)
- 农村(15299)
- 村(15299)
- 农业经济(15045)
- 经济问题(15036)
- 职业(14839)
共检索到483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红梅 郑盼 武玮
利用甘肃基础教育调查(2004/2007)的两期追踪数据,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估计了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学历教育的经济收益。研究发现,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职后学历教育每增加一年给早期完成学历提升的教师带来6%的经济回报。国家限定教师行业准入的学历资格后,职后学历教育的经济收益不再显著。扣除与职务(技术)等级挂钩的边远艰苦地区津补贴后,净劳动所得与职后学历教育的关系不再显著。职后学历教育可能通过满足职称评聘条件的方式间接影响教师的经济收入,这也从职后学历教育的"文凭效应"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
甘肃农村教师 职后学历教育 经济回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屈小博
劳动力市场正规与非正规性劳动者的教育回报差异,以及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回报在不同就业部门、就业类型存在怎样的特征?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按小时工资来衡量,不同部门、类型的劳动者整体上具有相似的核密度估计分布,无论按正规与非正规部门还是按正规与非正规就业来分类,尽管相同教育阶段的正规性劳动者的教育回报均高于非正规性,但对正规与非正规性劳动者教育回报均呈现递增,并且职业高中的教育回报均显著高于学历高中,在工资收入分布不同部分的教育回报与平均收入都具有相同的情形。由于正规部门具有相对较高的学历教育阶段进入门槛,发展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实现制度衔接,扩展劳动...
关键词:
教育回报 非正规性 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詹鹏
本文基于2005年国家统计局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历年宏观统计数据,分别使月普通中学生师比、农村普通中学生师比和生均教育经费作为教育质量的代理指标,使用修正的明瑟方程初步估算了农村外出劳动力教育质量回报率。考虑到教育质量差异可能影响非大学生农村外出劳动力的结构,本文结合Heckman修正样本选择性偏差的方法对该群体教育质量回报率进行了修正。分析结果表明,教育质量回报率在统计上非常显著;同时,教育质量还会显著地影响农村外出劳动力教育年限回报率。
关键词:
教育质量 教育回报率 农村外出劳动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伍振军 郑力文 崔传义 孔祥智
本文借鉴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构造了农村劳动力两阶段迁移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返乡是理性选择,原因是其人力资本回报在欠发达地区要高于发达地区。随后,本文利用2007年5月调查获得的中西部70个县2 353位返乡农村劳动力数据,利用改进后明瑟尔收入模型,比较这个群体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回报率,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柳建平 张永丽
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对流入地——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重要影响,而且对流出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甘肃10个样本村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缓解农村贫困、改善家庭福利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农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农业产出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戎建
本文从微观主体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本文提出迁移回报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微观层面数据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回报率和教育回报率。通过综合考察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本文认为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流动是他们在当前环境下理性选择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要改变中国二十年来农村劳动力以低教育水平、低收入水平为特征的循环流动,必须尽快改善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
关键词:
迁移回报率 教育回报率 劳动力流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戎建
本文从微观主体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本文提出迁移回报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微观层面数据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回报率和教育回报率。通过综合考察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本文认为,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他们在当前环境下理性选择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要改变中国20年来农村劳动力以低教育水平、低收入水平为特征的循环流动,必须尽快改善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
关键词:
迁移回报率 教育回报率 农村劳动力流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伯仁 李爱宗 张亮 王波
甘肃中部地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五化"(整体人口低能化、劳动者队伍的老龄化、村庄凋敝化、公共管理弱化、男性鳏夫化)现象。通过对该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着力推进农村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序、较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等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文礼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探析张文礼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不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查清甘肃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构成分布状况;分析其利用程度,探索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屈小博 吕佳宁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普通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大学教育质量增强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怎样的效应?已有文献研究面临的困难是缺乏度量大学教育质量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CULS4)数据,并匹配劳动力高等教育相关数据信息,实证分析了大学教育质量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学教育质量对劳动力的工资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随着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劳动者工资回报递增。第二,采用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表明,每提升一个大学教育质量层次,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平均工资收入将提升28.45%。第三,稳健性检验结果也表明,在相似的受教育年限下,大学教育质量差异所带来的工资回报将更加明显。第四,机制分析表明,大学教育质量通过工作转换、努力程度等影响工资回报。因此,在高等教育普及的同时,调整资源配置、让更多普通劳动力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教育质量回报 劳动力市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解生
甘肃经济:抓住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契机吴解生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过渡的实质性操作阶段。面临着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制度变迁",甘肃经济不能不在发展思路上作出某些与之相适应的调整。而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积极寻求劳动力成本优势,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修梅 易法敏
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与2015—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进行匹配,运用OLS方法和Probit模型系统考察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机制检验表明,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提升的作用主要源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深化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和社会资本拓展效应;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与个体异质性,与东部地区、未婚、老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相比,电子商务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已婚、青壮年、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更大;针对特定群体农村妇女的分析结果显示,电子商务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村妇女的非农就业质量。以上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稳就业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依据中国城乡移民调查数据,文章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年资回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劳动力累积年资回报随年资不断上升,5年、10年和20年的累积年资回报分别为0.07、0.27和1.05,高于同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不同职业劳动力的年资回报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年资的增长,负责人和办事人员的年资回报一直较高,商业服务人员的年资回报一直较低,而专业技术人员的年资回报则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工资 年资 年资回报 人力资本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岑指昊
本研究为桂西劳动经济学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本研究运用公开数据以及自建数据库,构建基础评价指标,分析自“十三五”以来桂西地区公共部门与家庭部门在教育投资领域的阶段性成效。研究发现,桂西地区两部门在教育投资方面存在不协调、不匹配的现象,在劳动力的市场表现方面,受制于学历、职业技能熟练度、就业的行业门类等诸因素,劳动力的就业市场回报有限,回报的增长空间不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都阳 贾朋 朴之水
随着工资水平上涨和计算机技术日臻成熟,计算机在工作岗位上的应用日益普遍。根据城市劳动力调查资料,2016年58%的城市职工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利用计算机价格和密度作为工具变量,本文有效识别了计算机使用与其生产率效应同时决定带来的估计偏差。本文还根据计算机使用的频率进一步确认了计算机使用的生产率效应。研究发现,在考虑了上述计量经济问题后,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明显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的工资回报增加了48.4%。
关键词:
计算机使用 生产率 索洛悖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吸收问题研究──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扩大劳动容量
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吸收问题研究──强化农业基础 扩大劳动容量
学校教育投资、家庭内知识外部性与农户收入回报:来自苏北农村的证据
民间组织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系研究——来自CGSS的证据
互联网使用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机制与经验证据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
流动人口与本地劳动力高等教育回报率差异研究
劳动力迁移对教育回报率阶层差异及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