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1)
- 2023(12062)
- 2022(10534)
- 2021(10010)
- 2020(8371)
- 2019(19427)
- 2018(19874)
- 2017(37310)
- 2016(20548)
- 2015(23134)
- 2014(23390)
- 2013(22547)
- 2012(20430)
- 2011(18337)
- 2010(18182)
- 2009(16624)
- 2008(16175)
- 2007(13716)
- 2006(12156)
- 2005(10647)
- 学科
- 济(75479)
- 经济(75381)
- 管理(57115)
- 业(52149)
- 企(44164)
- 企业(44164)
- 方法(33054)
- 数学(28315)
- 数学方法(27970)
- 中国(21530)
- 农(20819)
- 财(19457)
- 学(18032)
- 业经(17407)
- 制(17396)
- 地方(16812)
- 理论(14552)
- 农业(13585)
- 技术(13405)
- 体(13378)
- 和(12938)
- 银(12885)
- 银行(12839)
- 融(12356)
- 金融(12348)
- 教育(12308)
- 贸(12304)
- 行(12301)
- 贸易(12300)
- 易(11894)
- 机构
- 大学(279224)
- 学院(277344)
- 管理(110564)
- 济(104131)
- 经济(101619)
- 研究(95766)
- 理学(95391)
- 理学院(94306)
- 管理学(92670)
- 管理学院(92155)
- 中国(70357)
- 科学(61212)
- 京(60703)
- 财(49308)
- 所(48459)
- 农(46601)
- 研究所(44240)
- 业大(43002)
- 中心(42563)
- 江(40926)
- 北京(38669)
- 财经(38519)
- 范(38285)
- 师范(37893)
- 农业(36337)
- 院(35418)
- 经(35021)
- 州(33160)
- 技术(32076)
- 师范大学(30692)
- 基金
- 项目(193374)
- 科学(150741)
- 研究(143617)
- 基金(137224)
- 家(119953)
- 国家(118921)
- 科学基金(101208)
- 社会(86864)
- 社会科(82053)
- 社会科学(82032)
- 省(76805)
- 基金项目(73257)
- 自然(66056)
- 教育(66019)
- 划(64837)
- 自然科(64464)
- 自然科学(64445)
- 自然科学基金(63234)
- 编号(59745)
- 资助(55962)
- 成果(49641)
- 重点(43016)
- 课题(42024)
- 部(41805)
- 发(41214)
- 创(40641)
- 创新(37834)
- 项目编号(36936)
- 科研(36603)
- 大学(35753)
共检索到413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栋 薛澜 梁正 刘鑫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需要法规体系的协调支持。现行法规体系缺乏顶层设计统筹,一方面提倡赋能,一方面仍存在制约赋权的关键障碍;知识产权法、科技法、资产管理法等规定纷杂交错且多头冲突,对成果依法赋权与权能利用造成不利影响;职务成果混合所有制、非资产化管理等权属赋能改革存在合法性困难。各地方改革探索从1.0版向2.0版深化发展,试图解决供应端、管理端、服务端、应用端的全要素赋能难题。结合试点改革经验,分析当前法规适应现实发展、政策需要的不足;分析科技成果的内涵类型、法律权能、权利取得与资产管理制度,面向科技成果创造到转化运用全周期,探究科技成果客体权属、主体所需权能与其不协调问题,剖析制约创新与转化的因素根由、对策机理、权能匹配方案。指出上游供应端、中游管理服务端、下游应用端的改革重点;提出构建多主体收益兼容的期权激励、处置与收益分管的相容举措,提升重要环节主体能动性;建议夯实职务科技成果的法律权利基础,明确权属改革依据;针对不敢转、无能转、没动力转和创新质量不足、市场条件不对接等现实障碍,提出增强基础研究权益激励、培育高质量创新、引导科技成果弹性定价、优化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方式、强化权责利益匹配协同等制度对策,探索构建统一的职务科技成果法规,保障职务科技成果权能发挥长周期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丁 张静园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可供参考借鉴的模式、可赋权成果来源较少、国资管理等难点。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国资管理3个层面提出解决方案,并针对负面清单、人才培养、提高科研人员意愿以及国资管理方面提出4点建议。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可有效降低单位负责人员的顾虑,提高科研人员的赋权和转化意愿,促进赋权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影航 李金惠 李炳超
中国公立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进入赋权科研人员的改革深水区。赋权改革关系到公共财产合理处置与国家知识产权安全建设,必须在法治框架内施行。只有以落实单位权属法定与依法赋权原则为形式标准、以落实合比例赋权原则为实质标准推进改革,才能以法治手段规避改革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当前中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面临试点方案违背上位法、赋权决策不合比例等法治难题。鉴于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梳理完善职务科技成果单位所有与依法赋权的顶层设计,从目的适当性、手段必要性与结果均衡性等实质法治标准出发修正现有赋权改革措施,重点完善公立科研单位赋权科研人员的国资管理宽容规范、权利共有规则体系以及公益保障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静
在不同发展时期,由于经济形势和发展程度不同,对于会计行为的标准也存在差异。我国在会计法规建设上,依据具体的国情,伴随着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加之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会计逐渐向国际趋同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呈现出一些不适应我国经济环境的弊端。针对所暴露出来的会计法律法规问题,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就要将与会计法律法规相关的各项因素纳入到会计法规体系内,建立会计协调机制。通过内在协调和外在协调,与其他的法律法规之间相互作用,动态发展,以促进相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许家林 张华林
一、引言法理学的基本功能是对法律进行最基本、最一般和最理论化的分析,其范围涉及到法的功能、效力、法律适用以及整个法律体系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环节在内的全部运行过程,虽然其主要目标是揭示法与法律体系的基本原理,但必须与具体法律规则的研究相对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盼军 戚湧 李星
在高校科研体制创新改革的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推动高校科研创新的重要引擎。“三法”的全面修订将高校科研人员的角色重新定位为:知识生产者、成果权利人、成果转化者和利益分享者这四个角色。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高校科研人员的角色关系模型并予以检验。研究表明,知识生产者和成果权利人、利益分享者和成果转化者角色之间相互影响,知识生产者对成果转化者、利益分享者对成果权利人的角色有正向显著影响,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柴国荣 许崇美 闵宗陶
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法和相关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并引入减小"异常点"影响的无量纲化方法,采用兼顾"功能性"和"协调性"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对西部地区十一省市的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应用研究。根据评价结果,对西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尹岩青 石根柱 邹俊
国防科技成果登记是大数据时代把握国防科技投入产出状况、促进信息交流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分析国防科技成果登记的需求、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集成果信息收集、整理、挖掘、发布和服务等于一体的新型国防科技成果登记体系,提出组织体系、工作模式、数据标准、工作平台和制度机制等重点建设思路。
关键词:
国防 科技成果登记 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惠 林映华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成果权属是根本性问题,事关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研究分析广东省级财政资金科技成果权属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权属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相关建议,对促进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省级财政资金 科技成果权属 改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倪力亚,陈忠荣
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搞得好,推动了全省的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山东去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858项,其中有372项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745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居全国各省市前列。获国家星火奖13项,居全国之首。山东省通过深化计划与科技体制改革,引导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组织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伟 胡蝶 葛章志
赋权改革背景下,科研人员取得了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赋权式共有的特殊性使共有关系呈现派生共有、双重共有以及公私混合共有等多样态。共有关系的复杂性为科研人员、单位乃至国家带来诸多的风险,但目前少有专门针对共有权行使的风险分析与防控研究。从共有关系入手,分析职务科技成果权利行使过程中所面临六大风险,并提出事前以政策兜底、实现权属自治,事中加强协同防范、实现动态监测,事后做到利益平衡、实现责任共担的防控建议,加快建立全阶段、全流程的风险防控机制。
关键词:
职务科技成果 共有权 权利行使 风险防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葛章志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改革举措,开辟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赋权之后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如何行使,成为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总结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共有在权源、主体、客体、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阐释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的规范行使要求,强调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目标的协调,进而揭示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的典型风险。研究发现:事前的风险防范需优化权属自治,引导科研人员和单位在赋权协议标准条款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充分与细致的协商;事中的风险防范需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沟通交流渠道以促进协同防范;事后的风险防范需厘清各方主体的责任,落实风险共担以回应权责利的统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长虹管理创新强调战略匹配和价值创造,各职能线、各产品线围绕公司年度业务计划和经营方针,认真梳理各方面的管理短板或战略不适应问题,通过管理创新项目的方式推进公司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虹)是集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军工、IT通讯、核心器件、零部件等研发、制造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长虹坚持制度、技术与管理创新三者并重的原则,通过健全创新组织、
关键词:
长虹集团 全方位创新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俊寿
现场检查是银监系统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利器",近两年来,根据银监会部署,新疆银监局结合辖区实际,以"敢碰硬、动真格、长牙齿"为原则,以"严监管、出重拳、强穿透"为导向,下好先手棋,打赢主动仗。积极探索现场检查"十法",努力构筑全方位立体式现场检查体系,不断提高监管质效、树立监管权威,开创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俊寿
现场检查是银监系统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利器",近两年来,根据银监会部署,新疆银监局结合辖区实际,以"敢碰硬、动真格、长牙齿"为原则,以"严监管、出重拳、强穿透"为导向,下好先手棋,打赢主动仗。积极探索现场检查"十法",努力构筑全方位立体式现场检查体系,不断提高监管质效、树立监管权威,开创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