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2)
2023(10197)
2022(8494)
2021(7581)
2020(6019)
2019(13497)
2018(12977)
2017(24116)
2016(13091)
2015(14019)
2014(13743)
2013(13485)
2012(12701)
2011(11723)
2010(11713)
2009(10563)
2008(10315)
2007(9029)
2006(8160)
2005(7461)
作者
(40089)
(33475)
(33331)
(31152)
(21186)
(16181)
(14819)
(13177)
(12770)
(11832)
(11543)
(11040)
(10835)
(10483)
(10375)
(10171)
(10163)
(9921)
(9678)
(9474)
(8628)
(8229)
(8056)
(7678)
(7644)
(7473)
(7432)
(7350)
(6759)
(6606)
学科
(58286)
经济(58225)
(34949)
管理(34236)
(25195)
企业(25195)
中国(19430)
方法(18942)
地方(18806)
(18282)
数学(16510)
数学方法(16347)
业经(14296)
农业(13028)
(11956)
贸易(11945)
(11671)
(11529)
(11415)
地方经济(10566)
(10482)
(10267)
金融(10267)
(10240)
银行(10202)
环境(10155)
技术(10064)
(9915)
(9695)
产业(8077)
机构
学院(185756)
大学(183686)
(77621)
经济(76157)
研究(69756)
管理(68058)
理学(58507)
理学院(57766)
管理学(56684)
管理学院(56356)
中国(52078)
科学(44530)
(40024)
(39559)
(36537)
(33427)
研究所(33324)
业大(31773)
农业(31523)
中心(31228)
(28490)
财经(26229)
(25356)
北京(25127)
(25060)
师范(24968)
(23896)
经济学(23352)
(23166)
(22945)
基金
项目(126930)
科学(99419)
基金(91177)
研究(88435)
(82090)
国家(81345)
科学基金(68546)
社会(57564)
社会科(54656)
社会科学(54645)
(51054)
基金项目(48479)
自然(44637)
自然科(43631)
自然科学(43617)
(43072)
自然科学基金(42826)
教育(39115)
资助(35881)
编号(34071)
(33426)
重点(28952)
(27146)
成果(26596)
(26565)
发展(26033)
(25585)
创新(25397)
计划(24662)
科研(24454)
期刊
(89250)
经济(89250)
研究(54623)
中国(41247)
(37419)
学报(34543)
科学(30754)
农业(25543)
管理(25477)
大学(25381)
学学(24245)
(23485)
教育(19556)
(19125)
金融(19125)
业经(16923)
经济研究(14950)
技术(14688)
(13597)
财经(12495)
问题(11920)
(10758)
科技(10417)
商业(9856)
(9551)
业大(9361)
(9320)
技术经济(8951)
资源(8745)
世界(8586)
共检索到285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正宇  齐茜  
雇佣双方就雇佣期间完成发明的权属问题提起诉讼,反映了争讼专利具备一定经济价值,分析这部分涉诉专利的维持年限更会为评价职务发明权属模式提供有力依据。统计分析职务发明不同权属模式下涉诉专利的维持时间,雇主权属模式的涉诉专利在维持时间的布局上更为均匀合理,平均维持时间更长。雇员权属模式的涉诉专利随着雇员职位不同,而在维持时间上有所差异。因此,有关职务发明的政策、立法选择应该在尊重约定优先原则的前提下,更倾向于雇主权属模式,对于雇员的权属分配和奖励报酬也应区别雇员职位而差异对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正宇  齐茜  
雇佣双方就雇佣期间完成发明的权属问题提起诉讼,反映了争讼专利具备一定经济价值,分析这部分涉诉专利的维持年限更会为评价职务发明权属模式提供有力依据。统计分析职务发明不同权属模式下涉诉专利的维持时间,雇主权属模式的涉诉专利在维持时间的布局上更为均匀合理,平均维持时间更长。雇员权属模式的涉诉专利随着雇员职位不同,而在维持时间上有所差异。因此,有关职务发明的政策、立法选择应该在尊重约定优先原则的前提下,更倾向于雇主权属模式,对于雇员的权属分配和奖励报酬也应区别雇员职位而差异对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成  李明星  张梦娟  朱晓钰  管可毅  
以江苏大学与3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选取发明人个数、IPC分类号个数、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量、引证文献数量、被引文献数量、审查时间等专利指标,多角度量化研究专利维持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各个因素对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程度在不同主体之间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志红  陈光  周贤永  刘凤  
围绕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效率的提升,采用经济学范式,从效率理论、创造力资本、专门知识代理和虚拟所有权等角度进行综合剖析,提出了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的Y效率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由高校职务发明人主导职务发明成果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于发明人从事应用型创新而言,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均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对单位而言,从短期来看有利于提升应用研究创新效率,而从长期看则可能引发理论研究者发生研究偏好转移,从而弱化基础理论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全真  徐棣枫  
当前,人工智能发明对专利客体范围、专利“三性”审查标准及专利权属制度造成巨大冲击。就专利客体而言,在“算法+技术”规则的指引下,可将人工智能生成的技术方案明确为方法类专利客体;在专利“三性”审查方面,借鉴人工智能技术中立优势对相关发明进行“新式审查”,可以化解对传统审查方式的冲击;在专利权属制度设计上,基于产业政策和利益平衡考量,构建以人工智能投资者为核心、辅之以意思自治原则的专利权属制度成为必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亮  姚清晨  
专利市场化水平通过对专利权人预期收益率的影响与专利维持时间产生联系。对高校和企业发明专利维持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可为提升高校专利市场化水平提供借鉴。从专利市场化视角出发,以华为和华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工")为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发明专利维持时间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华为发明专利维持时间较长,且在审查时间、发明人数和权利要求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各自变量对二者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解释力度亦有区别。为提升高校专利市场化水平,提出应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市场导向、优化发明专利性质布局、强化发明专利专业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雪忠  乔永忠  万小丽  
专利质量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很难确定其高低。本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授权的3838件发明专利中因未缴年费而被终止的2921件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从因未缴年费而被终止的视角来看,1994年授权的发明专利特别是国内发明专利质量较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洁  余翔  崔利刚  
1985—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共计做出2035项发明专利无效审查决定。对这2035项无效审查决定所涉及的国内外发明专利被维持有效的情况及专利特征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发明专利稳定性整体上高于国外发明专利,但国外专利权人运用撰写策略保持专利稳定性的能力更高。国内外发明专利的专利年龄、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IPC分类数这几项专利特征的分布,在稳定及不稳定两种状态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强  常旭华  
考察1985年至2012年间国内35所高校机械工程、电信和生命科学三类学院的28864项教师发明专利的权属分布情况,发现高达14.31%的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不完全是教师所在高校。通过二项和多项Logistic回归实证分析教师发明专利权属分布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专利和发明人特征、高校科研管理政策及外部环境均与专利权属分布显著相关,专利主权项数、共同发明人数量、教师拥有专利总量及许可收益分配比例与教师专利披露行为正相关;高校科研水平和城市竞争力与教师校外分配行为正相关,这些发现对高校专利管理和技术转移工作有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乔永忠  
从专利情报视角,运用SPSS软件,对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全年授权的3838件发明专利中因未交专利年费而被终止的2921件进行多元线型回归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平均维持时间短,被终止速度快;外国申请人获得的发明专利维持时间比国内申请人获得的发明专利维持时间长;申请人的国别、从申请到授权所需时间、权利主体类型、发明人数和权利要求数对发明专利的维持时间影响依次减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爱惠  杨玲莉  张晓锋  
通过对专利权归属变化后的绩效分析,提出兼顾公平和效率是解决财政性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的专利权归属问题的基本原则:权利和义务对等是确保公平进行权益分配的前提,而寻求公平和效率的动态平衡是立法价值的根本体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爽  
以中国知识产权局1985年至2004年间授权的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专利维持量随时间先增后减,在3年这一时间点达到顶峰后呈类指数分布变化。专利申请人类型、专利申请人国别、授权时间、申请人数量对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依次递减。应从提升本土专利申请质量和促进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利成果产业化等多个角度促进专利维持时长的提升,推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向前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晓东  
以2005年5月在我国上海发生的翁立克诉伊维燃油喷射有限公司职务发明合理报酬支付案为例,分析了影响企业集团专利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集团专利管理模式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洪吉  毛昊  
以在中国1985~2003年提出的所有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和相关技术领域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炎  张熙鸣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2000年至2009年上海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现状,并从发明专利的技术部类比较分析了上海发明专利的创新能力。由于专利可以通过PCT途径申请及发明人可以同时获得发明专利的授权,所以本文又专门针对上海PCT发明专利的申请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分析企业的应用能力及找出其缺口。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就进一步发展上海发明专利和培育发明创造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