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1)
2023(16271)
2022(14099)
2021(13356)
2020(10998)
2019(25466)
2018(25262)
2017(47715)
2016(25998)
2015(29589)
2014(29559)
2013(29293)
2012(27646)
2011(25266)
2010(25511)
2009(23511)
2008(23431)
2007(20823)
2006(18650)
2005(16955)
作者
(76672)
(63643)
(63432)
(60067)
(41060)
(30633)
(28770)
(25016)
(24371)
(22923)
(21895)
(21884)
(20497)
(20367)
(19928)
(19542)
(18959)
(18609)
(18282)
(18127)
(16162)
(15742)
(15411)
(14639)
(14291)
(14248)
(14133)
(14073)
(12860)
(12645)
学科
(112467)
经济(112338)
管理(72479)
(69431)
(56504)
企业(56504)
方法(45651)
数学(38643)
数学方法(38155)
中国(34914)
(29960)
地方(25900)
业经(25056)
(24929)
(24639)
(22060)
贸易(22042)
(21377)
(21176)
农业(19966)
(18559)
银行(18515)
理论(18341)
(18056)
金融(18054)
(17948)
(17859)
环境(17133)
技术(16996)
(15804)
机构
大学(382517)
学院(377131)
(154014)
经济(150719)
管理(143455)
研究(135649)
理学(122160)
理学院(120681)
管理学(118602)
管理学院(117923)
中国(102979)
(84464)
科学(82952)
(70876)
(69528)
研究所(62941)
(60460)
中心(60020)
(56142)
财经(55966)
北京(54861)
业大(53703)
(53690)
师范(53224)
(50840)
(48639)
农业(47054)
经济学(46638)
(45843)
师范大学(43222)
基金
项目(247035)
科学(193513)
研究(183122)
基金(178426)
(155993)
国家(154406)
科学基金(130770)
社会(115115)
社会科(108948)
社会科学(108920)
(93921)
基金项目(93585)
教育(83630)
自然(82976)
自然科(81019)
自然科学(80997)
(80133)
自然科学基金(79552)
编号(74257)
资助(74207)
成果(62823)
(55562)
重点(55292)
(55239)
课题(52210)
(50448)
国家社会(47476)
教育部(47337)
创新(47115)
科研(46469)
期刊
(178857)
经济(178857)
研究(120964)
中国(79457)
学报(61639)
科学(56675)
(56639)
管理(55445)
(52900)
教育(48333)
大学(46794)
学学(43352)
农业(39535)
(35293)
金融(35293)
技术(32586)
财经(28732)
经济研究(28170)
业经(27765)
(24689)
图书(23337)
问题(23320)
(21123)
(19740)
技术经济(18574)
理论(18387)
世界(18329)
科技(18174)
(17727)
国际(17620)
共检索到584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尤丹  
事业单位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导致的处置权虚置,当前被视为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制度问题。长期缺乏权利主义的专利法实践,导致以发明国有化为前提的发明奖励制度成为社会认知职务发明制度的惯性逻辑。实际上,2000年专利法改革已经从立法上完全否定了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但是,科研市场化和公共科研体系的并存,使得职务发明制度适用及其改革仍然难以回避公有制框架下国家所有权与专利权的内在冲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骏轩  张晓远  
立足于国家所有权实质,根据其公共所有权的本质和私权属性,以及国家所有和代表人行使的运行方式,分析国有企业在国家所有权行使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国有企业在行使国家所有权中,产生的对《物权法》确立的民法上国家所有权精神的异化,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行使与公共利益的联系,确立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行使应该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国有财产的不同类型并明确行使规划的修正意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君辉  
这块土地属国家所有浙江江山市土地管理局李君辉读了《中国土地》1995年第12期“这块地属国家还是属集体?(案例讨论题)”后,笔者认为,这块土地应依法属于国家所有。其理由是:一、某县手工业社虽因长期亏损,于1986年6月破产解散,在清产抵债时将一间面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任宏雷  
这块地应属国家所有吉林长春市土地管理局任宏雷我认为"这块地属国家还是属集体?"一案中的土地所有权应归国家。理由是:一、60年代中期,手工业社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从农村集体组织中取得的土地,其所有权属于国家。1958年1月6日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国家建设征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力  
所有权社会化理论非但对于私人所有权有矫正功能,对于往往被假设为私有权的扬弃形式的国家所有权也有适用能力。其适用目的是使在个人与国家的财产支配模式冲突间求得和谐,实现市民社会的完善持续发展和公共财产利益的全社会公平分享;其适用的方法是对国家公产所有权强调公共性使命,而对其他一般国家财产所有权则保持与私人财产所有权间的和谐互动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云奎  白云霞  
本文透过就业问题研究了政府目标对国有企业雇员规模、进而对绩效和报酬激励机制的影响。本文发现高失业区的国有企业承担了更多的冗余雇员,作为补偿,政府为冗余雇员多的国有企业给予了更多的财政补贴。冗余雇员对国有企业的绩效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本文进一步发现,由于冗余雇员越多的国有企业,雇员的平均工资率越低,因此,冗余雇员并没有使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劳动力成本;同时,冗余雇员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高管的平均薪酬,也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由此,本文得出,冗余雇员对国有企业绩效的负面效应不是由于冗余雇员而承担了额外的劳动力成本,而是由于降低了对雇员,尤其是对高管的薪酬激励,从而导致经理人员的代理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娜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并非是私人所有权的衍生物,而是具有本质区别的财产权制度。权利束理论将排除权作为私人所有权的核心,反之,对于自然资源这样的公共财产,国家承担着保护公众不被排除的义务。公众接近成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定义特征,其核心内涵在于:它是一项可强制执行的法律权利、毗邻居民的接近权受到更高的保护以及对公众接近的限制应有利于实现公民的实质性平等。公众接近特征能够确保社会成员共享自然资源,实现政治共同体内部对于公民身份平等的民主性期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静  陈丽萍  郭志京  
我国关于自然资源资产权利主体有:所有权主体(国家即全民)、代表主体(国务院)、行使主体(自然资源部)、委托代理行使主体(地方、相关部门,包括社会组织或企业)、使用权主体(市场主体)。然而,由于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主体的抽象性和双重性、客体的不确定性和多重性以及实现上的公共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实现的复杂性。国家所有权的实现方式应是多样的,针对不同主体、不同资源应做出可选择的方案,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初玉岗  夏振坤  
由于公共物品对私人物品的依存倾向的存在 ,因而国家对竞争性领域的介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 ,普通国有权与企业的效率要求之间存有难以克服的矛盾 ,改革的合理方向是让国家的所有权接近于债权。中国国有企业 2 0年改革的实质就是在向国家所有权债权化的方向靠近 ,而优先股权化是国家所有权向债权靠近的较为规范的形式。作者批评了“劳动雇佣资本”的主张 ,认为这是以往债权化改革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在国家所有权优先股权化的同时必须引进非国有资本作为企业新的普通所有者 ,并且做出防范国家风险的契约安排 ;这样的改革能够更好地体现国家所有权在竞争性行业中的存在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炎炯  
社会所有·全民所有·国家所有王炎炯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在马恩的精典论述中,“公共所有”、“社会所有”、“国家所有”等概念有所区分但未严格区分。作者不同意将“全民所有”与“国家所有”等同起来,目前我国的全民所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吉军  张壮  
由于我国自然资源产权模糊,国家所有权主体虚置,从而导致生态资源环境破坏和代际分配不公平等问题。这些问题又是引发或加重具有自然资源禀赋的地区陷入"资源诅咒"困境的重要因素。如何行使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已经成了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运用交易成本方法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辛越阳  
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法律属性如何定性,关系着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工作如何具体展开的问题,不确定委托代理的法律属性就无法划定权责的界限和授权委托的形制。面对庞杂的自然资源体系,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自身的属性也颇具争论。从现实情况来看,很难将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定义为一种行政职责,同时两个行政机关间也无法建立民事协议关系,现阶段其法律性质可以认为是一种上下级政府间的行政协议,通过这种行政协议来分配各级政府之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行使资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汤吉军  张智远  
2017年9月16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协办的2017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国家所有权与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召开。来自加拿大、英国、美国、韩国、日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等近20家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会议围绕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国有企业跨国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希凯  
矿产资源补偿费是矿业权人因使用(开采)矿产资源向其所有者的付费。它是唯一代表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有偿使用的权益,但从1994 年开征到 2012 年,矿产资源补偿费被严重弱化。开始规定的收费标准,平均只占矿产品销售收入的1.18%,18年未变。当时测算的合理费率是10%左右,而 2009 年实际收取的费率只占矿产品销售收入的0.63%。这不仅造成了国有资源性资产的流失,而且还助长了社会分配不公。流失的权益都被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私人或外资矿老板和以权谋私的贪官侵占了,加大了贫富差距,败坏了社会风气。更为严重的是它还助长了在资源消耗上继续吃"大锅饭",对节约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十分不利。为此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政  马泽忠  肖禾  
本文将林权改革目标与森林分类经营理念相结合,从委托代理视角出发,分析了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国家所有权实现路径,以及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权的创新实现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