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2)
- 2023(7892)
- 2022(7004)
- 2021(6491)
- 2020(5845)
- 2019(13664)
- 2018(13762)
- 2017(26245)
- 2016(14945)
- 2015(17200)
- 2014(17337)
- 2013(17092)
- 2012(16182)
- 2011(14730)
- 2010(14601)
- 2009(13473)
- 2008(13426)
- 2007(12366)
- 2006(10524)
- 2005(9323)
- 学科
- 济(58507)
- 经济(58458)
- 业(35537)
- 管理(35422)
- 方法(28425)
- 企(26707)
- 企业(26707)
- 数学(25281)
- 数学方法(25026)
- 农(18985)
- 地方(14390)
- 中国(14128)
- 财(13480)
- 学(12885)
- 农业(12693)
- 业经(12054)
- 贸(11426)
- 贸易(11424)
- 易(10998)
- 制(10162)
- 和(9253)
- 理论(9214)
- 环境(8690)
- 务(8129)
- 财务(8115)
- 财务管理(8090)
- 银(8005)
- 银行(7962)
- 技术(7659)
- 融(7552)
- 机构
- 大学(211759)
- 学院(211170)
- 济(80512)
- 经济(78499)
- 管理(76918)
- 研究(72569)
- 理学(66313)
- 理学院(65403)
- 管理学(64077)
- 管理学院(63661)
- 中国(53051)
- 科学(48004)
- 京(45920)
- 农(43612)
- 所(38110)
- 业大(36064)
- 财(35278)
- 中心(35079)
- 研究所(35009)
- 农业(34684)
- 江(33775)
- 范(32465)
- 师范(32148)
- 北京(28638)
- 财经(28367)
- 州(26734)
- 师范大学(25797)
- 院(25630)
- 经(25536)
- 技术(24331)
- 基金
- 项目(142213)
- 科学(109741)
- 研究(103921)
- 基金(99265)
- 家(87149)
- 国家(86309)
- 科学基金(72058)
- 社会(62281)
- 社会科(58735)
- 社会科学(58712)
- 省(58262)
- 基金项目(53776)
- 教育(49868)
- 划(49374)
- 自然(47170)
- 自然科(45979)
- 自然科学(45963)
- 自然科学基金(45172)
- 编号(44243)
- 资助(40337)
- 成果(36915)
- 重点(32533)
- 发(31745)
- 部(31548)
- 课题(31372)
- 创(29111)
- 科研(27753)
- 创新(27175)
- 计划(27054)
- 大学(26749)
共检索到308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魏壮伟 周青
调查揭示职前教师TPACK核心要素——三重互动知识TPCK的现状不仅是TPACK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必要环节,也是有效提升职前教师TPACK水平的前提条件。研究以职前化学教师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了职前教师TPCK总体及各子维度水平,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层次高校职前教师的差异情况,揭示了三大基础要素CK、PK、TK与TPCK总体及各子维度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该调查结果,提出了促进职前教师TPCK总体及各子维度发展的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吕静
研究证明: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影响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处于教师专业发展基础阶段的职前教师培养,其对象虽尚未从教,加强实践性知识的培养,不但对其理论知识的学习有益,对其成为合格教师也是必不可缺的。现实中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除转变观念外,在具体做法上应根据现实情况,充分挖掘、利用当地课程资源,拓宽实践性知识培养渠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寻求与中小学校的支持与合作,为职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职前教师 实践性知识 现状 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春霞
高校教育专业的核心在于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度职业认同感的教育工作者。这种职业认同通过职业认识、职业能力、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价值观等体现出来。要完成这种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学校必须从多角度出发,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加大教育实习和见习的投入与建设。
关键词:
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状况 职前教师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亚丽
职前教师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榜样影响,还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督促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基于元认知视角,从学习动机、方法、时间、结果、环境和社会性六个维度编制了相关测试工具,并选取了1800余名数学专业大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发现:从整体上说,职前教师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职前教师学习动机大多是为以后的工作而努力,而学习源于自己兴趣的较少;职前教师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的能力强,而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弱;职前教师自主学习能力在性别、城乡上无显著差异,与年级、家庭状况有关;贫穷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在自主学习能力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而二者与贫困家庭的差异性均较为显著。本研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职前教师 自主学习能力 现状调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夏雨
发挥高职文化基础教育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关键是要研究清楚教师的核心素养结构。以高职院校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建构、专家访谈、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因素分析,建构并验证了教师核心素养量表的建构效度。在此基础上调查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知现状,比较不同性别、教龄、职称、学历、地区和不同类型学校教师之间的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应当完善职后培训体系、设置课程体系、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科研组织和环境以及实施差异性的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等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辉
福建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地区布点、发展规模、层次结构、学科分布和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显示,全省师范专业办学存在教师教育特色淡化、新型师资培养能力不足、办学资源受到非师专业挤占、高层次教师培养速度缓慢等问题。坚定师范专业办学目标,适当控制专业发展规模,注重学科专业内涵建设,调整办学层次和类型结构,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等,是师范专业办学,提升基础教育教师职前教育质量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师范专业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明玉 张志华
以教学效能感作为重要反馈标尺,采用自编量表对职前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职前教师在教学策略维度上存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职前教师在总教学效能感、教学计划与准备、教学策略、教学效果与评价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从教意愿的职前教师在教学策略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反思习惯的职前教师的总体教学效能感和各分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升职前教师教学效能感,需要加强职前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优化职前教师的性别结构、做好职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夯实教育教学实习环节、注重职前教师反思能力培养、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教学效能感 教师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聂晓颖 黄秦安
信息技术作为TPACK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教师TPACK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参照ProCTor和Albion等的TPACK调查工具,调查了260名职前教师与技术相关的四个变量,包括信息技术感知、iCT应用水平、TPACK水平及TPACK职业自我效能,结果表明职前教师信息技术感知总体水平与TPACK职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但iCT实际应用能力及TPACK水平却不高,并由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出四者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职前教师技术水平及TPACK发展的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光
研究取向是芬兰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突出特点,目标是培养教师的教学思维,以研究方法的学习为根基,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培养方式,注重研究与探究的关系、研究的生产者与研究的消费者的关系、外显与内隐的关系以及大学与中小学的关系。借鉴芬兰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应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发挥教师教育者的榜样作用,强化大中小学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教师成为研究的生产者,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动态融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萍 何孔潮
美国的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自由与规范是其150余年发展历程的两大价值取向;标准本位的培养目标、基于认证的培养机构、多元取向的培养计划构成了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现实图景;基于社会正义的高质量诉求是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未来走向。我们可从中汲取精华并合理借鉴,以推动我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进一步变革与发展。
关键词:
美国 幼儿教师职前培养 历史 现状 走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娟 王嘉毅
全纳教育不仅仅是针对特殊教育或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习者而言的,它是在促进全民教育、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目前的职前教师教育,仍然是按照特教师资与普教师资分别培养的模式进行。从对某西部师范大学的访谈来看,普教师资的培养课程中没有专门的全纳教育课程和特殊教育课程,与全纳教育相关的内容只是随机地出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自己个人化的态度和课堂讲解来传达全纳教育理念。建议: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增加全纳教育、特殊教育的相关理念的课程,并加强技能训练;加强教师教育机构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全纳教育 职前教师教育 课程 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承印 董腊玲 杨帆
教学评价要与课程设置、教学活动整合起来。以职前教师教育的理科主干课程《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为例,将国外教师表现性评价方案本土化后,镶嵌在该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表现性评价量表。以清晰的表现性目标、具体的表现性任务、明确的评分规则,解困该课程:学习者众、指导者寡、教学要求高、课时量少的窘境,从而促进职前化学教师自我引导的专业学习,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范文静 张文秀 王雁
融合教育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偏低是制约我国融合教育高质量开展的瓶颈性因素,提高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成为当前融合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国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的政策执行效果不佳,从史密斯政策执行分析模型来看,其原因包括:政策文本概念与目标模糊、可操作性不足以及政策体系不完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执行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政策的积极性不高;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对政策缺乏认同且缺少专业师资;教育缺少政策宣导及制度保障。对此,应明确提出开设融合教育必修课程的要求,完善职前教师融合素养培养政策;加强地方教育行政人员对政策的理解与认同,提高执行力度;采用MOOC等技术促进融合教育课程开设,探索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模式;广泛宣传政策的必要性,为师范专业开设融合教育课程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
关键词:
职前教师 融合教育素养培养 政策执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成海
职前教师教育项目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多是针对传统的"传递取向教学法"的不足而设计的,"用电影教"即为改革举措之一。"用电影教"能使教学适应职前教师的认知特点,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结,为职前教师的思考和讨论提供"催化剂",并发展其技术品性。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用电影教"可用于教授诸多学习主题,在教学过程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也遵循一些共性的要求。对职前教师教育中的"用电影教"进行研究,能够为职前教师教育的教学法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曹荭蕾
为加强教师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升教师专业性,英国政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推行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模式。英国职前教师教育“合作伙伴”由多方利益相关者组成,如何在各方价值的诉求与博弈过程中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共赢,成为合作模式推进的重点与难点。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英国“合作伙伴”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进行识别,确定包含合作大学、合作中小学、政府、师范生等在内的11个利益相关者,并根据其属性划分为确定型、期望型和潜在型三种类型。通过考察不同类型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在该模式中获取目标利益的形式,进而分析得出“合作伙伴”模式运行可能面临着教育公益性与资源竞争性间的冲突,教师教育权力转移造成大学职能的淡化,地位不对等导致各方合作意愿的消解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异质性所带来的合作价值偏移等一系列潜在风险。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合作伙伴 利益相关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