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7)
2023(15178)
2022(12160)
2021(11170)
2020(9087)
2019(20535)
2018(20780)
2017(37408)
2016(21354)
2015(24164)
2014(24643)
2013(23139)
2012(21370)
2011(19394)
2010(20087)
2009(18287)
2008(18252)
2007(16990)
2006(15233)
2005(14146)
作者
(62092)
(51228)
(51118)
(48703)
(32687)
(24415)
(23318)
(19905)
(19743)
(18982)
(17537)
(17359)
(16872)
(16531)
(16017)
(15741)
(15361)
(15154)
(14926)
(14832)
(13288)
(12858)
(12850)
(11974)
(11906)
(11704)
(11557)
(11499)
(10693)
(10440)
学科
(84548)
经济(84457)
管理(54275)
(48714)
(37940)
企业(37940)
中国(30168)
方法(28239)
(25804)
数学(23618)
地方(23561)
数学方法(23000)
业经(21332)
(18518)
理论(18064)
农业(17355)
(17321)
(17189)
(15935)
银行(15901)
教育(15792)
(15380)
(15239)
金融(15232)
(14747)
(13245)
贸易(13227)
教学(13008)
技术(12924)
(12686)
机构
学院(291927)
大学(288474)
(107266)
研究(105192)
经济(104350)
管理(99703)
理学(82780)
理学院(81718)
中国(80066)
管理学(79398)
管理学院(78875)
科学(66104)
(64821)
(54892)
(52596)
(52299)
(50015)
研究所(49171)
中心(47861)
(44733)
师范(44208)
业大(43538)
北京(42030)
农业(40724)
(40656)
财经(39028)
技术(38861)
(38784)
(35888)
(34962)
基金
项目(183314)
科学(141100)
研究(140141)
基金(123597)
(107765)
国家(106724)
科学基金(89582)
社会(82635)
社会科(77914)
社会科学(77894)
(77347)
教育(67947)
(63636)
基金项目(63070)
编号(60912)
自然(55400)
自然科(54134)
自然科学(54120)
自然科学基金(53021)
成果(52385)
资助(51326)
课题(45895)
(44696)
重点(42524)
(38285)
(38208)
(37904)
项目编号(36457)
发展(35630)
创新(35440)
期刊
(134753)
经济(134753)
研究(92637)
中国(78284)
教育(56622)
(50638)
学报(48387)
科学(41706)
(41640)
管理(41131)
大学(37045)
农业(34300)
学学(33373)
技术(31272)
(29783)
金融(29783)
业经(23964)
经济研究(20884)
图书(20744)
财经(18879)
(18438)
职业(17400)
问题(16893)
(16420)
(15350)
论坛(15350)
书馆(15206)
图书馆(15206)
(15064)
统计(14676)
共检索到480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楼军江  
根据连续性、一体化和可教育性原则构建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体系,是应用型高校加强内涵建设和内涵发展的必然,具有提升内涵、整合资源、创新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是应用型高校建设发展的一条现实路径。应用型高校应在制度设计和机制推进、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硕士"项目建设等方面,将"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作为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仁宏  袁伦渠  
在我国培训市场上,培训学校无论在其成立,还是随后的运作上,都应该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应该站在长远的角度来审视自己,而不是短期的高收益。专业化教学才能造就培训市场竞争的优势。专业化的内涵是专业、精益、富有特色,外延是全面地、深入地、持续地体现品牌效应。我国应试培训产业在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培训学校必须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形成经济规模壁垒,必要资本壁垒、资源占有壁垒或是产品差别壁垒,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产业进入与退出成本,连锁经营的规模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佘远富  
教师培养是所有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职前教育、在职培训与持续发展是大学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以专业性学校教育为主体的职前教育是大学教师培养的基本渠道,各级各类在职培训是提升大学教师素质和水平的重要路径,而基于终身学习理念、促进教师自主学习与自我提高的持续发展则是大学教师培养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大学教师培养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大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应积极构建正规的职前教育机制、全面的在职培训体系和科学的持续发展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玉环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的模式,所谓一体化教师教育,是指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它包括在组织形式、培养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岳新  王宁  叶旭山  
基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分析完善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设置,建构教师教育课程职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和与之相匹配的教师职后培训的新模式。近八年的实践与对师范生业绩的不完全跟踪调查表明:一体化培养的实践探索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整体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立万  杨丽娜  陈强  李洪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必将打破师范教育传统的育人模式。面对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诸多问题,必须从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学团队、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加快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步伐,促进教师教育质量全面提档升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向世见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我国教师教育提出了挑战。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教育改革要不断深入,重新思考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问题。文章在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界定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一体化进行了必要性的解读和分析,指出我国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打破体制的束缚,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优化课程设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天培  王东强  
中国会展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已经到来,一些学者和实践者开始关注会展人才培养问题,取得了大量卓越成果,基于会展产业链可细分为会展产业内链和外链,结合应用型高校的特点,指出会展人才培养应突出基础理论教学、校本特色、地域特色、产学结合,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成辉  苏群  
为了实现全国教育“十五”计划和2010年教育发展目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发展各个层次的教育。如,继续实施“211”工程,高校进行优化组合,一些相关高校合并,资源共享等。与此同时,也把一些包括全国示范性高工专在内的专科学校调整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规模方面不同于已有深厚基础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他们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这些专升本的院校大都把自己定位于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这样的定位,既符合这些学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春  于海英  
农村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是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形成地方高师院校办学特色和为农村基础教育输送优质师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创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模式、提升农村教师质量的发展态势来看,地方高师院校农村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应该成为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地方高师院校农村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的内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芳  
社会发展进步不仅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对高校和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提出全新考验。只有具备终身学习思想,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教师培训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新时代,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已经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方向。高校要在教师培训基础上改进教师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一体化培训模式构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凌洋  易连云  
个体道德发展的特征以及教师教育的规律决定了教师专业道德的培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随着教师教育一体化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教师专业道德的一体化培养显现出重要价值。教师专业道德培养的一体化不仅有利于增强专业道德发展的持续性和衔接性,也有利于提升专业道德发展的阶段适应性。为此,不仅应从纵向上建立起融通的专业道德一体化培养体系,还应从横向上加强培养机构的整合协作,从而为教师专业道德一体化培养的实现与推进提供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国华  
随着经济的转型,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高校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招生、培养和就业方面只有进行通盘考虑,才能适应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高校可以从找准自身定位、做好招生工作的市场调研、调整专业设置、加大校企联合、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学生就业服务等方面做出一体化的努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训杰  何丹辉  
本文认为,要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构建适用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改革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保障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正权  朱德全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明显互动作用及杠杆驱动机理,两者本应相互促进并呈现和谐联动及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然而现实中存在的诸多体制困境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联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框架,可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体制、人才培养环节和管理体制及其路径构建入手,着力于区域联盟办学机制,多元主体的投资吸纳机制、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机制、区域联盟评估机制、统筹管理体制与协同治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