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2)
2023(13893)
2022(11126)
2021(10157)
2020(8060)
2019(18007)
2018(17966)
2017(31792)
2016(18727)
2015(20839)
2014(21030)
2013(19339)
2012(17864)
2011(16508)
2010(16919)
2009(15350)
2008(14694)
2007(13426)
2006(12208)
2005(11447)
作者
(51742)
(42643)
(42578)
(40459)
(27156)
(20336)
(19429)
(16649)
(16564)
(15464)
(14540)
(14322)
(13789)
(13722)
(13519)
(13237)
(12844)
(12741)
(12629)
(12191)
(11162)
(10823)
(10480)
(9926)
(9922)
(9689)
(9623)
(9378)
(8823)
(8738)
学科
(65718)
经济(65641)
管理(44822)
(40702)
(30281)
企业(30281)
中国(30207)
(23058)
教育(22327)
地方(21529)
业经(18288)
方法(16676)
(16527)
农业(15636)
(15140)
理论(15053)
(14774)
(14560)
(13322)
银行(13289)
数学(13205)
数学方法(12975)
(12971)
(12946)
金融(12938)
发展(12201)
(12073)
技术(11642)
(11519)
贸易(11507)
机构
学院(246794)
大学(243897)
研究(94266)
(89106)
经济(86688)
管理(80952)
理学(67270)
中国(66658)
理学院(66335)
管理学(64838)
管理学院(64368)
科学(57757)
(55511)
(48755)
(44518)
(44169)
师范(44099)
研究所(43937)
(42980)
(42369)
中心(41619)
教育(38223)
北京(36038)
业大(35283)
师范大学(35269)
技术(34888)
(34432)
农业(34320)
(33839)
财经(32342)
基金
项目(156029)
研究(123578)
科学(122339)
基金(104849)
(91285)
国家(90290)
科学基金(75356)
社会(73880)
社会科(69565)
社会科学(69553)
(65974)
教育(63344)
(56192)
编号(54606)
基金项目(53550)
成果(47290)
自然(44914)
自然科(43849)
自然科学(43835)
自然科学基金(42986)
课题(42597)
资助(41568)
(40449)
重点(37208)
(35752)
(33794)
发展(32709)
(32651)
(32131)
项目编号(32101)
期刊
(113128)
经济(113128)
研究(85402)
中国(69401)
教育(65914)
(43436)
学报(38998)
科学(34798)
(32741)
管理(32062)
大学(30052)
农业(29683)
技术(27180)
学学(26573)
(24660)
金融(24660)
业经(21543)
职业(19418)
经济研究(17956)
财经(15648)
(15523)
(14403)
论坛(14403)
问题(14311)
图书(14172)
(13637)
技术教育(13008)
职业技术(13008)
职业技术教育(13008)
(12674)
共检索到407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胜  
高中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中职转向职业预备教育定位,这一办学定位受启示于普通高中教育的办学定位。一方面,产业升级使得就业年限延后、人们升学意愿愈加强烈,职业预备教育的内部驱动力逐渐积聚;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内涵式发展,特别是职业本科教育的突破,职业预备教育的外部条件也逐渐完善。职业预备教育定位的学理依据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活动变化推动了职业知识结构变革。产业一线岗位理论技术的增加与高端技能养成的复杂性使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周期延长了,需要重新思考与设计学校职业教育的学制。体系化视野下,支撑职业预备教育定位的关键改革思路包括促进中职实现从就业能力到技术素养的课程模式转型、发挥职教高考制度在中职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与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的作用以及稳步推进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为中职创设优质升学空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陈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也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抉择。相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层级体系还不能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彰显职业教育应有的校企融合特色。实践中,关键是要强化人才培养的类型体系、升级人才培养的层次体系、建构人才培养的开放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茜茜  余秀兰  
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一定困境,导致社会人群产生认知偏见。但高职教育事实上为学生提供了体面生活的机会、更多创业的可能、避免了失业和非技术就业,扶助弱势家庭子女实现代际的向上流动。故为了使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分流和社会再生产的需要,仍需完善对高职教育的认知,推进产教融合,改革高职教育培养机制与培养目标,在横向上分类培养及提升、融合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在纵向上推动高职教育建立全周期开放学习与循环学习平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通过提升全体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一系列制度或规则,以鼓励全民充满活力地加入到经济活动中来。具体来说,国家在制度供给中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提供什么性质的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茜雯   徐国庆  
在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职业教育亟待主动求变的教育逻辑以及学生培养回归教育本真的理论逻辑三重逻辑影响下,需重构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体系。当前,我国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陷入多方面误区,对此,需要重新澄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的真实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适用性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理念,以职业教育外适性、内适性以及个适性三维和谐质量评价观为指导,形成“三维”互动的职业教育质量测度的系统分析框架,构建由“社会发展需要、职教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3个一级维度、8个二级维度以及36个观测点组成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国庆  赵静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期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对筑牢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价值观、根植职教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开拓职教教师终身发展的职业通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职教教师培养存在标准与体系建设进度缓慢、“入口与出口”面临冷落、主体坚守与发展进退两难等困境,提出加强培养的制度供给、多方联合提高培养实效、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的蜕变之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竹棠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仅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阶段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做好全程化职业发展指导是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必由之路。高校现有的职业发展指导体系理念较为落后、缺乏整体联动、数据壁垒未破除、教学方式偏重说教,职业发展指导工作未形成体系化设计,无法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致使学生不能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不能有效激发大学生主动成长与发展的意识。为此,文章从分段分类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实景实操进行项目化指导、日常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实习实践、建设数字化工作平台、提供全方位的工作保障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为做好高质量就业背景下的全程化职业指导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肖菊  梁恒贵  
"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从不同维度深入分析研判当前教育形势任务,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新需求,深入研究教育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的循环关系,在新发展格局中,统筹构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正>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5年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一系列政策制度的持续推动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科学的职业教育理论作为支撑。目前,关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存在两多一少现象,一是关于政策、制度、法律等的阐释性研究较多。纵观近20年的职业教育研究成果,相当一部分研究是针对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制度和法律进行阐释,如《职业教育法》修订后约两年时间内,从不同角度阐释职业教育法的文章就多达800篇左右,有的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角度阐释,有的从法律育人主体角度解读,有的从治理体系角度剖析,等等。这类研究成果有较强的时效性,热度会随时间逐渐消解。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素霞  
职业教育教材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和推进职教改革的基本要素,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分析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定好目标、定好思路、定好机制、定好保障、定好特色、定好规划六个方面对推进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给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职业教育以类型教育确立为突破口,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力为宗旨,聚焦职业教育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锐意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得到逐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类型教育确立的根本前提。从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到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以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核心、以职业本科教育为引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框架得以确立。在层次上,职业教育“天花板”得以打破。从2019年开始,通过“合办”“升格”“转型”“转设”等形式,目前职业本科院校已达30多所。职业本科院校设置标准、专业设置标准和学位制度得到初步确立。在纵向贯通上,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职教高考”制度得以确立,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办法在各地得到逐步试点,以中职学生为主,吸收普通教育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开放性职教高考招生模式逐步建立。产教融合持续深入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类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在宏观层面,形成了教育行政部门、人社部门、行业主管部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雪军  曹晔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是优化中职师范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对新时代中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从其基本框架看,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刻画了新时代中职教师的立体形象,在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自主发展能力等方面为新时代中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基本路向;从其文本及配套文件看,深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为新时代中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方略,要根据《能力标准》优化新时代中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师范生职业能力考核。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继明   马陆亭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尊重知识活动的生态规律,并遵循整体性原则,但由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战略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而重点建设战略存在单一化问题,使得高等教育体系发生结构性失衡,包括非重点高校陷入资源短缺困局、高校依附性强而自主发展和服务能力弱、高校间过度竞争损害教育生态以及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同质化等问题,违背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是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须强化整体建设,由打造少数一流大学转向建设一流大学体系。高校集群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范式,引导高校在强化校际合作中实现协同创新和效能增值,是推进一流大学体系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为此,应通过高校集群治理为高校集群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奠定学科基础和加强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姝菡  张奎  谭永生  
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有助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实现供给需求的有效匹配,有助于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看,现行我国分配格局不能充分促进社会再生产循环畅通,收入分配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需有效匹配,中等收入群体结构不利于扩大内需,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加快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政策体系,推动我国收入分配体系更好适应和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颜少君  
流通体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多年来,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但仍存在对现代流通的科学内涵把握不足,流通主体国际竞争力不强,流通成本尤其物流成本偏高,现代流通发展不平衡,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制度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重视现代流通体系理论和实践研究;确立全球观念,着眼于拓展全球流通网络,构建于我有利的全球流通体系新格局;加强政府谋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补齐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强化科技赋能,全面提升流通的先导作用;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基础,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流通市场主体,全面提升现代流通综合竞争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