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5)
- 2023(11027)
- 2022(9369)
- 2021(8842)
- 2020(7329)
- 2019(17073)
- 2018(16912)
- 2017(31319)
- 2016(18237)
- 2015(21335)
- 2014(22197)
- 2013(21143)
- 2012(20062)
- 2011(18028)
- 2010(18665)
- 2009(16782)
- 2008(17016)
- 2007(16135)
- 2006(14082)
- 2005(12626)
- 学科
- 济(65089)
- 经济(65013)
- 管理(45488)
- 业(40053)
- 企(30977)
- 企业(30977)
- 方法(26770)
- 中国(23295)
- 数学(23076)
- 数学方法(22647)
- 农(22617)
- 财(17614)
- 理论(15835)
- 地方(15668)
- 制(15491)
- 学(15479)
- 业经(14683)
- 农业(14398)
- 教学(14032)
- 教育(13576)
- 贸(11956)
- 贸易(11951)
- 银(11809)
- 银行(11774)
- 易(11548)
- 和(11410)
- 行(11208)
- 体(10907)
- 融(10855)
- 金融(10847)
- 机构
- 学院(257023)
- 大学(250887)
- 济(92722)
- 经济(90085)
- 研究(88604)
- 管理(85875)
- 理学(71571)
- 理学院(70648)
- 管理学(68945)
- 管理学院(68480)
- 中国(65780)
- 科学(55989)
- 京(55059)
- 农(47087)
- 所(47026)
- 财(46339)
- 江(43775)
- 研究所(42208)
- 中心(41507)
- 范(40229)
- 师范(39794)
- 业大(38806)
- 技术(37235)
- 农业(36836)
- 北京(35455)
- 财经(35090)
- 州(34694)
- 院(31673)
- 职业(31590)
- 经(31434)
- 基金
- 项目(158703)
- 研究(124264)
- 科学(120822)
- 基金(104931)
- 家(90623)
- 国家(89673)
- 科学基金(73847)
- 社会(70658)
- 省(67327)
- 社会科(66258)
- 社会科学(66235)
- 教育(63380)
- 编号(56603)
- 划(56314)
- 基金项目(54821)
- 成果(48572)
- 自然(45287)
- 自然科(44106)
- 自然科学(44090)
- 资助(43275)
- 自然科学基金(43234)
- 课题(42827)
- 重点(37360)
- 年(35979)
- 发(35864)
- 部(34706)
- 项目编号(32879)
- 创(32387)
- 性(32300)
- 规划(30951)
- 期刊
- 济(112470)
- 经济(112470)
- 研究(77899)
- 中国(64183)
- 教育(56025)
- 农(44385)
- 学报(41768)
- 财(37862)
- 科学(35001)
- 大学(31263)
- 技术(31087)
- 管理(31024)
- 农业(29601)
- 学学(28518)
- 融(23562)
- 金融(23562)
- 职业(21216)
- 业经(19706)
- 财经(17565)
- 经济研究(16693)
- 图书(15283)
- 问题(15261)
- 经(15237)
- 业(15093)
- 坛(14379)
- 论坛(14379)
- 技术教育(14148)
- 职业技术(14148)
- 职业技术教育(14148)
- 版(13276)
共检索到406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叶青
针对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缺乏历史观照、系统思维不足、类型认识不充分的思维困境,职业院校应坚持类型定位,充分认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多维性与复杂性,妥当处理好继承与发展、阶段与类型的关系,兼顾教学体系和德育体系的规律特征,围绕理念、主体、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环境7个关键要素,从学校、专业、课程、课堂四个层面依序构建各学段纵向衔接,各专业横向配合,教育内容逐层递进、螺旋上升的一致性连贯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金东
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高职院校团队建构进程中存在团队构成“陌路人”、团队教学“两张皮”、团队管理“平行线”等现实困境。为了能够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地到课堂教学一线,高职院校需从四个维度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优化团队协作,建立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育人意识能力;完善教师管理,激发团队发展持久动力;健全考核机制,构建团队建设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教学团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原
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已经连续多年呈下滑趋势,加强基础教育中的体育建设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新背景、新要求下,相关工作者需要解决校园视域下尤其是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体育教育发展问题,并推动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为后续体育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忆雯
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有利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校企师资双向流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得到政府支持、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和社会各子系统的参与,与协同理论契合。基于协同理论,可采取最优化结构、模型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协同化运行等措施,有效推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不同类型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关键词:
协同理论 职业院校 双师结构 教学团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张国民 郭福春
高职教育已进入内涵建设的新阶段,而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了新时期内涵建设的有效载体。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学风建设、信息化建设、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对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都有显著的实践推动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新岗 李巨银 黄银云
数字化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的关键新动能。教学数字化是职业院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职业院校的教学数字化转型主要受数字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内生需求及职业院校教学生态变革要求三个因素驱动。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推动教学供给侧全领域系统性变革创新,目标是构建学习需求侧新技术融合的学习生态,特征是促进质量管理侧大数据赋能的教学评价。在转型推进路径上,应强化政策引领,推动教学数字化标准规范建设;优化转型支撑条件,夯实教学数字化基础保障;创新转型多元协作,完善教学数字化发展协同机制;加强系统转型设计,落实教学数字化发展质量保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永胜 焦爱新
随着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本着立德树人、德技兼修、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亟需重构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专业课程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实践遵循,弥补专业群内涵建设的不足。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存在教学目标缺乏系统设计、教学内容不契合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不贴近高职学生实际、教学评价缺少指标体系及脱离人才培养效果等现实困境,从二级学院中观层面提出设计专业群“系统分层”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构建专业群“师史事势”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专业群“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实施专业群“增值赋能”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等构建进路及实施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琳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及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需求增长,职业教育改革广度及深度不断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同实践教学既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外在表现。因此,对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需从理论层面把握其内涵与建设路径。其中,内涵建设应把握其完整性与实践性;路径建设从培养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团队及制度建设入手,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
协同实践教学 内涵 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琤颖 薛静
优化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建立实践实习的校企合作有效机制等基本秩序是保证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入手,通过对现有高职课程体系的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制造业数控维修专业为例,探索新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高职 数控维修 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宏岳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是衡量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标准,在保持教师自觉的职业规范和成熟的专业技能技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立适合职业院校的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十分必要。职业院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及专业能力标准要突出实践性强的特点,而"零缺陷"理论、知识与能力驱动理论和系统理论则是支持其能力标准体系构建的核心理论。
关键词:
教师 专业能力标准 教师专业化 职业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猛
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部分。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实践教学的教学基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环节构成,是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总体。本文主要围绕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基地、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等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
机电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大军 许文果
职业院校创客教育是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背景下,对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它吸收了创客思想的精髓,将探究精神融入到学生学习中,实现了"教、学、训、创"的统一,引导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走向创造性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重视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既是当下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将创客教育理念与当下职业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相融合;聚焦职业院校创客课程开发与实施,构建基于创客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改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学习、体验学习和网络化合作活动学习。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职业院校 创客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秋山 熊龙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够加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建设,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在各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该注重打造劳动特色课程,统筹协调职业院校、社会和家庭,广泛开展劳动社会实践,建立劳动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立德树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宽斌 黄丽丽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职业院校教师最重要的职业素质与核心竞争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成为一项系统工程。突破当前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教师教学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学校培训体系缺失、环境建设不完善的困境,应从教师个人和学校主体两个层面着力:转变观念,提高信息化教学意识;健全体系,确保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质量;以赛促新,促进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优化环境,夯实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根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本质目标是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更加多元、更多通道的教育机会和路径,促进学习者的全面成长和人生出彩。而学习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成长路径,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是一个关键环节。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其是面向不同年龄人群开展的,支持个体持续发展相关知识、技能和能力,帮助学习者形成职业意识、挖掘职业潜能、寻找适切的职业方向和教育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