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9)
- 2023(11641)
- 2022(10087)
- 2021(9611)
- 2020(7735)
- 2019(18059)
- 2018(17772)
- 2017(33445)
- 2016(19000)
- 2015(21455)
- 2014(21424)
- 2013(20460)
- 2012(18655)
- 2011(16559)
- 2010(16503)
- 2009(14212)
- 2008(13611)
- 2007(11457)
- 2006(9843)
- 2005(8459)
- 学科
- 济(64997)
- 经济(64917)
- 管理(51975)
- 业(47235)
- 企(40121)
- 企业(40121)
- 方法(31343)
- 数学(26853)
- 数学方法(26551)
- 中国(20588)
- 农(18401)
- 财(16423)
- 业经(15667)
- 理论(14538)
- 学(14419)
- 地方(13970)
- 教育(12595)
- 技术(12238)
- 农业(12083)
- 制(11570)
- 和(11421)
- 环境(11041)
- 务(10856)
- 贸(10845)
- 贸易(10836)
- 财务(10799)
- 财务管理(10781)
- 易(10500)
- 企业财务(10237)
- 划(9961)
- 机构
- 学院(250534)
- 大学(246879)
- 管理(100046)
- 济(89472)
- 理学(87473)
- 经济(87188)
- 理学院(86516)
- 管理学(85003)
- 管理学院(84560)
- 研究(79471)
- 中国(56083)
- 京(52458)
- 科学(50121)
- 财(40547)
- 所(38691)
- 业大(36998)
- 农(36608)
- 江(36119)
- 中心(36099)
- 范(36068)
- 师范(35777)
- 研究所(35510)
- 北京(33127)
- 技术(33072)
- 财经(33049)
- 经(30094)
- 州(29909)
- 院(29575)
- 师范大学(28711)
- 农业(28445)
- 基金
- 项目(177713)
- 科学(139664)
- 研究(136544)
- 基金(125152)
- 家(107635)
- 国家(106633)
- 科学基金(91904)
- 社会(82025)
- 社会科(77441)
- 社会科学(77421)
- 省(71769)
- 基金项目(67062)
- 教育(66633)
- 划(60296)
- 自然(58997)
- 编号(58955)
- 自然科(57561)
- 自然科学(57551)
- 自然科学基金(56487)
- 资助(50527)
- 成果(47232)
- 课题(41920)
- 重点(40043)
- 部(39166)
- 发(37812)
- 创(37508)
- 项目编号(35988)
- 年(34727)
- 创新(34703)
- 教育部(34049)
- 期刊
- 济(94455)
- 经济(94455)
- 研究(70597)
- 中国(50003)
- 教育(44945)
- 学报(37606)
- 管理(35677)
- 科学(34677)
- 农(33054)
- 财(29326)
- 大学(28826)
- 技术(28728)
- 学学(26692)
- 农业(23895)
- 职业(17802)
- 融(16990)
- 金融(16990)
- 业经(16094)
- 图书(15502)
- 财经(14931)
- 经济研究(14421)
- 理论(12650)
- 经(12573)
- 科技(12346)
- 技术教育(12327)
- 职业技术(12327)
- 职业技术教育(12327)
- 坛(12132)
- 论坛(12132)
- 问题(12100)
共检索到353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耀华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职业院校治理存在组织机构不适应学校类型发展需要、人力资源配置不够科学、校办企业作用发挥不佳等问题。通过完善以"放管服"为核心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岗位能上能下"的职称评聘体系、构建以"育人功能"为核心的校办企业制度体系,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治理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晓晶 张铁道
数字化正在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对教师能力发展提出新要求。通过分析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案例,从国家标准引领、学校培训与应用、教师个体任务驱动、社会力量推动四个方面总结了不同主体推动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所采取的举措。当前主要共识与经验为: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需兼顾通识性、专业性与特色化,培训与实践要回归真实课堂与理实结合,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针对教师能力差异分级分层培训与指导等。此外,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面临明确相关标准融入职业教育,基于情境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设计,发挥行业企业作用,系统化规划与支持保障以及挖掘示范案例所面临的需求与挑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丽平 唐建云
在职业院校的发展中,建立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教学能力,还要有扎实的实践创新能力。从目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来看,实践创新能力的缺乏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这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探索职业院校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强
从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概念界定入手,对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不足进行分析,提出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标准是决策能力的民主科学化、执行能力的公开法治化、监督能力的严格规范化和评价能力的客观标准化,要通过完善"党委领导、校长办学、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内部治理能力提升 标准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和新 陈春霞 马建富
随着人们对教师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的知识观的形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地位逐渐被认可。研究者认识到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则是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专业教师表征现象的扎根研究,归纳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具有经验、策略、风格等不同层次。基于此,提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提升的策略,即在"经验习得—形象表现"中提升经验性知识的表征能力、在"工作过程整体把握—问题解决"中提升策略性实践知识的表征能力、在"个人素养提升—教学改革创新"中形成教学风格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 实践性知识 知识表征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明 黄锦鹏
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的"职业性"和"高等性"双重属性的基本特征发现,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存在三大误区。全面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其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实践方法路径进行了深度剖析,对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化发展和高水平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维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做出部署。完善职业教育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成为下一步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本文重点解读了《决定》对治理问题的表述,并针对职业教育治理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茂勇 蔡凌
职业院校数据治理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要素。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范式的提出,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从宏观建构转向微观规范的政策诉求。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遵循从碎片转向全局的价值逻辑、从孤岛转向共生的过程逻辑、由浅表转向深度的技术逻辑及从适应转向预测的功能逻辑等四重转型逻辑。在实践场域,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存在数据生态失衡与数据架构断点、数据规格泛化与信息离散、数据治理政策缺位与流程迟滞、数据治理偏利取向与效用失准等现实问题。推动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实践范式建构,可从基于国家“智慧大脑”架构的共生共治价值体系建构、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全链条管理过程机制建构、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分层治理技术载体建制、基于师生同频成长支持体系动力设计的功能系统调试四个维度展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猛
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部分。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实践教学的教学基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环节构成,是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总体。本文主要围绕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基地、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等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
机电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书中
产学研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剖析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校企合作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 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华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机构、类型衔接不畅的问题,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出发,以"学习立交桥"搭建为切入点,选取加拿大萨省理工学院在构建"学习立交桥"方面的实践探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学院搭建学习立交桥的逻辑起点、具体途径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对我国构建学习立交桥3方面借鉴与启示。研究发现,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学习立交桥"构建的关键是对学习者先前学习经历的认证与评估,通过认证,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同教育机构间、教育机构与社会行业、企业、学习与学习者工作、生活经验间的衔接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学习者的自由流动。
关键词:
学习立交桥 实践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小苏 罗俊 杨钰茜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其教学团队应具有协同性、针对性、实践性、结构化和创新性等特征,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新时期职业院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于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和提升职业院校发展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能力四强”内涵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分析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外环境,研究目前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并以优化“能力四强”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发展的组织环境为侧重点,探索“能力四强”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策略,旨在打造教学、实践、科研、服务能力自强的职业院校教师团队,以期丰富和发展对我国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学团队 师资建设 能力四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彩霞 马利红
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所在,实践取向的实践性知识也是教师知识构成的重要部分。依据文献调研、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特殊性,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由教育信念、策略知识、情境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人际知识及反思实践知识构成,经过深入研究表明,这些实践性知识主要可以通过实践体验、分享交流、感悟反思三个维度的15个具体途径生成。职业院校教师在其实践性知识提升中依据具体情况可借鉴本研究成果,有效地提升专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卓婧 周纳宇 韩玉玲
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思政课承担着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并且对学生是否健康成长并稳定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的教学策略决定着思政课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思政课教师应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并提升实践课程所占的教学比例,让学生通过实践的过程更深层次认知正确的观念,将其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中,成为行为实施及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教学设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长生 侯雪梅
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校企合作层次不高的问题,开展深度"融合式"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是当务之急。通过深入思考与研究得出: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结构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前提,搭建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政府引导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协同创新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抓手,主动作为是校企深度合作的突破口。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