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6)
2023(5709)
2022(5025)
2021(4785)
2020(4001)
2019(9273)
2018(8824)
2017(17110)
2016(10379)
2015(11938)
2014(12244)
2013(11401)
2012(10853)
2011(9900)
2010(10553)
2009(9404)
2008(9485)
2007(8703)
2006(8127)
2005(7635)
作者
(28297)
(23448)
(23288)
(22530)
(15233)
(11067)
(10506)
(9139)
(8925)
(8884)
(8156)
(7918)
(7770)
(7697)
(7652)
(7256)
(7091)
(7067)
(6981)
(6870)
(6267)
(5914)
(5781)
(5540)
(5433)
(5407)
(5348)
(5314)
(4825)
(4824)
学科
(32206)
经济(32150)
管理(27531)
(25682)
(19653)
企业(19653)
中国(16079)
(13156)
方法(10875)
(10601)
数学(9103)
(9033)
数学方法(8798)
(8635)
农业(8418)
理论(8113)
(7922)
业经(7551)
(7405)
贸易(7402)
教育(7304)
(7199)
地方(7036)
(6988)
银行(6975)
及其(6753)
(6688)
(6552)
税收(6200)
技术(6157)
机构
学院(144441)
大学(137253)
(54624)
经济(53122)
研究(52067)
管理(48787)
理学(40431)
理学院(39916)
中国(39137)
管理学(38992)
管理学院(38723)
科学(30527)
(30124)
(29393)
(27804)
(25405)
研究所(24635)
中心(23276)
(23007)
(22792)
师范(22649)
技术(21704)
财经(21671)
职业(21055)
北京(19783)
(19712)
(19449)
(18443)
业大(18293)
教育(18260)
基金
项目(84542)
研究(69064)
科学(67160)
基金(57635)
(48856)
国家(48331)
科学基金(40591)
社会(39775)
社会科(37371)
社会科学(37363)
教育(36724)
(35026)
编号(31833)
(30384)
基金项目(28983)
成果(27669)
自然(25208)
课题(24936)
资助(24888)
自然科(24607)
自然科学(24597)
自然科学基金(24144)
(21178)
重点(20245)
(19703)
(19376)
(18919)
规划(18313)
项目编号(17981)
(17306)
期刊
(68116)
经济(68116)
研究(47192)
中国(35192)
教育(32700)
(22033)
(21866)
管理(18758)
技术(18727)
学报(18473)
科学(18264)
(17445)
金融(17445)
职业(15856)
农业(14794)
大学(14396)
学学(13091)
业经(11099)
财经(10741)
技术教育(10739)
职业技术(10739)
职业技术教育(10739)
经济研究(10077)
(9773)
论坛(9773)
(9302)
问题(8975)
(8202)
国际(7367)
图书(6858)
共检索到236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陶晋如  
一、就业问题是职教发展的根本问题就业问题关系到广大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扩大就业,促进就业,实现就业,是国家的长期战略和政策,也是我国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如果职业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老百姓巨大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必将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会锋  
文章从河南省高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学生就业的多种因素。高校作为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校企合作,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加强正确引导,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晓东  
民国时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总体保持了70%左右的较好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为做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教育主管机关、各职业学校以及社会团体也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就业。梳理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脉络,研究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对于指导当今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浩  李晓华  尤永红  
对全国12所民族高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就业期望与现实差距大、弱势毕业生群体求职难度大。民族院校应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引导,切实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加大帮扶力度,促进政策落实。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苗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数逐渐增加,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了很多法律问题,如就业歧视、乱收费、虚假招聘等,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得不到保障。文章从政府、学校和企业、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法律问题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辉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业工作的首要工作,受到了全社会各方面地关注。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在于充足的需求信息,而就业市场建设是提供充足需求信息的基础。构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长效机制对于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起着关键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冉云芳、陈静在《教育与经济》2014年第2期中撰文,基于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2011届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就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对毕业生就业时间、起薪、毕业一年后月收入、就业稳定性、就业部门和就业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就业的建议。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敏  
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报考机关事业单位、晋升、落户等方面面临诸多政策限制和不公平待遇,主要包括学历歧视、户籍迁入限制等,致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很难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就业,难以在一二线城市落户。就业不公平将导致社会不稳定与不和谐,进而影响社会的整体进步。占据教育体系半壁江山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与落户困境必须引起重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金土  
胡锦涛主席在十一届全国人大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对新一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如果第一、第四项要求对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具有特指意义的话,那么第二、第三项要求则对任何人的工作都是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今天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怿  
·没有扩招,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有了扩招,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通过扩招,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接受高等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机会,这对社会公平、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杰  
严峻的客观就业形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持续改革创新、社会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日趋严格等各种原因,使得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发突出。政府和高校应更加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个体也要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欧阳霞  申晓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在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同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及学生个人等各方面的作用,完善就业机制,才能使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走出困境,有效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莎  肖云川  
高校毕业生对待就业存在"非理性"认知偏差,包括对就业前景的认知偏差、对就业目标及方向上的偏差、对大学生创业认识上的偏差等。应用前景理论对这些认知偏差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从而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做出积极的努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袁明千  苏磊  袁捷尔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现实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开发新机制"即"学位后流动站挂靠社团组织,国家扶持并推进就业"的机制,并评估了新机制推出的重大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