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4)
- 2023(5994)
- 2022(4817)
- 2021(4471)
- 2020(3421)
- 2019(7757)
- 2018(7257)
- 2017(12496)
- 2016(7715)
- 2015(8902)
- 2014(8800)
- 2013(7964)
- 2012(7251)
- 2011(6745)
- 2010(6601)
- 2009(5411)
- 2008(5140)
- 2007(4660)
- 2006(4066)
- 2005(3756)
- 学科
- 济(20265)
- 经济(20238)
- 管理(16305)
- 业(13812)
- 中国(10978)
- 企(10801)
- 企业(10801)
- 农(7943)
- 方法(6888)
- 教育(6644)
- 理论(6639)
- 学(6172)
- 业经(6101)
- 数学(5547)
- 农业(5430)
- 数学方法(5404)
- 教学(5333)
- 技术(5264)
- 财(4457)
- 地方(4456)
- 制(4345)
- 学校(3907)
- 贸(3877)
- 贸易(3874)
- 易(3776)
- 发(3656)
- 学法(3454)
- 教学法(3454)
- 银(3402)
- 环境(3396)
- 机构
- 学院(99957)
- 大学(93386)
- 研究(37790)
- 济(30940)
- 经济(29998)
- 管理(28605)
- 科学(25197)
- 中国(24486)
- 理学(24485)
- 理学院(24074)
- 管理学(23341)
- 管理学院(23171)
- 京(20826)
- 所(20332)
- 技术(20031)
- 农(19768)
- 范(18699)
- 研究所(18661)
- 职业(18619)
- 师范(18443)
- 教育(18348)
- 江(17113)
- 中心(16295)
- 业大(15993)
- 农业(15842)
- 财(14396)
- 师范大学(14304)
- 院(14226)
- 北京(13420)
- 州(13241)
- 基金
- 项目(68048)
- 研究(54056)
- 科学(53771)
- 基金(44678)
- 家(40221)
- 国家(39743)
- 科学基金(32301)
- 教育(30796)
- 省(30118)
- 社会(30042)
- 社会科(28137)
- 社会科学(28130)
- 划(26867)
- 编号(24775)
- 基金项目(22805)
- 课题(20860)
- 自然(20668)
- 成果(20300)
- 自然科(20154)
- 自然科学(20145)
- 自然科学基金(19767)
- 资助(17809)
- 年(17784)
- 重点(17431)
- 发(16860)
- 部(15347)
- 规划(15165)
- 创(14788)
- 项目编号(14221)
- 性(14004)
共检索到153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照星 罗生全 唐丽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成就感是教师建设技能强国的实践动力、弘扬技能文化的根本遵循和追求专业精神的行动指南。内外动机失衡、教师生涯发展受阻和教师阶层认同混沌等影响了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成就感的获得。从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生成逻辑来看,多元化供给能优化教师的职业行为以提升整体胜任力,系统信任的多维度反思过程有助于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最终基于教师主体性均衡才能获得异质性职业成就感。为此,要转化职教治理效能的政策优势,夯实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制度信任;重构职教发展史的现代化记忆,唤醒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个体自觉;超越知识分层的职教类型歧视,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社会正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波 王子成
技艺劳育是新时代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增强职业教育“整体”适应性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技艺劳育具有不同的价值意蕴,包括有助于促进技术技能人才(个体)、现代职业教育(介体)以及技能型社会(客体)的高质量发展。利用TOE框架审视新时代职业院校技艺劳育的实施过程,发现实践过程中依旧存在技艺劳育内容设计的“悬浮”、技艺劳育组织供给的“失序”以及技艺劳育文化引领的“弱化”等问题。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推进职业院校技艺劳育迫切需要做到完善“技术”布局与创新,助推技艺劳育整合性发展;完善“组织”规划与经营,助力技艺劳育适应性发展;完善“环境”制度与体系,助推技艺劳育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宏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在职业成长中遭遇定位不准、路径单一、环境受限的实然困境。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借助"双平台"共搭、"共同体"共育、"旋转门"共筑,不断拓展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载体、丰富发展途径、优化成长环境,促进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最终涵化职业修养、提升育人能力。
关键词:
职业院校 青年教师 职业成长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忠月 韩光举 邓朝珍
对教师职业道德形成路径进行系统思考和认识,是探索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规律、构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模式的首要前提,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源头工程。本文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路径有四个:师德教育、师德管理、师德建设、师德修养,其中师德教育是师德形成的基础,师德管理是师德形成的中介,师德建设是师德形成的关键,师德修养是师德形成的标志。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 路径 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志国 刘志峰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发展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范畴,开展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研究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进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增强职业教育竞争力。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具有动态性、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需要注重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环境和发展途径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 职业发展规划 特点 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燚
社会表演学是方兴未艾的学科,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在面临变革的教育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是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的新路径。通过"释放天性"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通过排练使教学更为流畅,通过把课堂当作节目表演使教学更为生动,通过提高学生地位使学习更为主动。社会表演学还渗透在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多个方面,全面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
社会表演学 教师 职业素质 节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卿
从实践来看,我国职业院校在师德建设上打出了"组合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组合拳"的背后,隐藏着对师德功能、结构、理论和形成的不合理认识,这直接导致师德建设难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为了改进师德建设工作,职业院校应该明确师德建设的内容、突出师德对教师个体的积极意义、根据教师发展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师德建设措施和真正做到以教师为本。
关键词:
职业道德 道德教育 职教教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平明
道德问题往往背后有深层的心理原因,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职业倦怠理论和"80后"心理特征等心理学的角度切入,通过谈话法、问卷法、档案研究法,对贵州某职业技术学院新进的182名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进教师"离职率"偏高,"不愿意承担和担当"问题比较严重,"教书育人"做得不够。针对出现的问题,建议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职业院校新进教师的招聘、成长和管理中去。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心理学 新进教师 职业道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旭升 董桂玲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越强,其理解和执行学校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能力就越强,投入教学工作的精力会越多,教学工作的效能也会越高。掌握高职院校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职业认同的基本情况,并把握其中的规律,将有助于政策制订者们有的放矢,在提升职业教育效率的同时,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认同 教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康勇军 屈正良
对全国范围的职业院校1238名任课或兼课教师进行调查,比较职业院校不同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状况。结果发现,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的检出率分别为34.2%、15.7%和11.1%,情绪衰竭在婚姻、教龄、职称、兼任行政职务和学校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低成就感在年龄、职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人格解体在性别、学校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素朝
良好的职业认同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应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性、职业性、学术性等多重属性带来的诸多挑战的关键。采用扎根理论研究发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职业认同体现在职业认识认同、职业发展认同、职业价值认同、职业行为认同四个方面,其中职业认同在人岗适配和个人价值之间存在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的特征。基于此提出社会层面要加强职业教育宣传推广、学校层面要强化职场环境优化、个体层面要认清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以提升自我适应能力等建议,以进一步提升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君 郭小丽
教学学术能力有利于强化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地位的“合法性”、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创新能力、适应职业院校育人方式的需要、激发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动力。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当前在合法性层面、实践性层面、关联性层面、保障性层面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应该深化观念、强化能力、畅通交流、优化制度,从而给予教学学术地位的合法性、增强教学学术发展的动力性、加强教学学术分享的关联性、提高教学学术提升的保障性。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教学学术能力 科教融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鑫
乡村教师乃乡村教育之本,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作为吸引人才就业、促进教师安业与乐业的力量,既是民族地区乡村教育亟待弥补的"短板",也是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振兴的"着力点"。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存在贤才难招、现才难留以及英才难育等问题。为此,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提升应针对当地乡村教育的特殊需要,以"专业"、"法治"、"民生"和"系统"等理念为导向,采取多元联动的措施提升乡村教师职业供给力、增强乡村教师职业保障力、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发展力,确保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引得来"、"留得住"并"教得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君庆 王琪
在提出基本假设基础上,验证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满意度三者的关系模型。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对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职业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组织支持,将职业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加强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和团队建设,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方慧 庄榕霞
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对学生的能力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按照职业能力发展逻辑规律,把专业课教师职业能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名义性能力阶段、功能性能力阶段、过程性能力阶段、设计能力阶段,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特点,这些特点为制定教师培养培训方案提供了实证基础。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专业课教师 职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