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4)
- 2023(7123)
- 2022(5616)
- 2021(5342)
- 2020(4193)
- 2019(9344)
- 2018(8744)
- 2017(14609)
- 2016(9056)
- 2015(10775)
- 2014(10463)
- 2013(9306)
- 2012(8334)
- 2011(7405)
- 2010(7490)
- 2009(6029)
- 2008(5850)
- 2007(5181)
- 2006(4335)
- 2005(3877)
- 学科
- 济(20016)
- 经济(19998)
- 管理(19265)
- 业(17493)
- 企(15189)
- 企业(15189)
- 教学(11753)
- 中国(10949)
- 理论(9684)
- 教育(8703)
- 学法(7444)
- 教学法(7444)
- 学(7405)
- 农(7123)
- 方法(6974)
- 业经(6689)
- 财(6261)
- 技术(6165)
- 学理(5512)
- 学理论(5512)
- 数学(5334)
- 数学方法(5074)
- 农业(4913)
- 务(4578)
- 财务(4567)
- 财务管理(4562)
- 和(4528)
- 企业财务(4370)
- 学校(4255)
- 地方(4176)
- 机构
- 学院(114024)
- 大学(106196)
- 研究(37502)
- 管理(32755)
- 济(31002)
- 经济(29942)
- 理学(28357)
- 理学院(27887)
- 管理学(26944)
- 管理学院(26738)
- 科学(26063)
- 中国(23768)
- 范(23313)
- 师范(23032)
- 技术(22769)
- 京(22561)
- 教育(22126)
- 职业(21831)
- 江(19168)
- 所(19101)
- 师范大学(17997)
- 农(17756)
- 研究所(17627)
- 中心(17138)
- 财(16116)
- 业大(16047)
- 职业技术(15311)
- 州(14860)
- 技术学院(14779)
- 北京(14270)
- 基金
- 项目(76847)
- 研究(63344)
- 科学(60992)
- 基金(49809)
- 家(43356)
- 国家(42851)
- 教育(36759)
- 科学基金(36042)
- 省(34855)
- 社会(34152)
- 社会科(32044)
- 社会科学(32040)
- 划(30119)
- 编号(29692)
- 基金项目(26148)
- 成果(24677)
- 课题(24323)
- 自然(22781)
- 自然科(22196)
- 自然科学(22194)
- 自然科学基金(21767)
- 年(21385)
- 重点(19715)
- 资助(18282)
- 发(18049)
- 规划(17762)
- 项目编号(17453)
- 创(17221)
- 部(16804)
- 性(16623)
共检索到170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君 郭小丽
教学学术能力有利于强化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地位的“合法性”、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创新能力、适应职业院校育人方式的需要、激发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动力。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当前在合法性层面、实践性层面、关联性层面、保障性层面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应该深化观念、强化能力、畅通交流、优化制度,从而给予教学学术地位的合法性、增强教学学术发展的动力性、加强教学学术分享的关联性、提高教学学术提升的保障性。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教学学术能力 科教融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林山
职业教育应然视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的教育类型,但仍面临类型特色认同危机,特别是对其意蕴外延、表征以及转变路径缺乏深入的研究。匠心育人为魂、服务为核和协调为要属于类型特色意蕴外延,文章通过审视其开放性、适应性、社会性、全民性表征,提出走构建独立、完善的理论和自组织结构体系,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转型升级形成品牌,让受教育者得到尊重和切实提高待遇,以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色之路。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类型特色 意蕴 表征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和新 陈春霞 马建富
随着人们对教师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的知识观的形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地位逐渐被认可。研究者认识到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则是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专业教师表征现象的扎根研究,归纳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具有经验、策略、风格等不同层次。基于此,提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提升的策略,即在"经验习得—形象表现"中提升经验性知识的表征能力、在"工作过程整体把握—问题解决"中提升策略性实践知识的表征能力、在"个人素养提升—教学改革创新"中形成教学风格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 实践性知识 知识表征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超 张桂春
教学学术是一种传播知识的学术,其本质在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高职教育性质和教师实践性教学特点决定了教学学术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即,契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实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需要。要实现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应树立"教学即学术"的教师专业成长理念,建立健全以"双师型"教师建设为突破口的职称评审机制,构建以教学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教师教学学术多样化发展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尚晶
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作为产教双主体交互融合而催生的一种新文化,是技术观念文化和技术实践文化的合一,其样态分别表征为工匠精神和产教融合。技术文化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理性表达和实践指引作用,赋予职业教育以价值追求,凸显其作为类型教育的内在性、精神性的独特之处。然而,由于技术文化历史断层与现实错位致使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进而出现产教融合适应性疏离等问题,需要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以耦合协同、异质同形的职业教育实践观重塑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从内生动力角度主张走向技术实践共同体,增强职业教育双主体适应性;从外生发展角度形塑实体嵌入的工匠精神技术观念文化;从共生同构角度倡导产教“异质同形”的技术实践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璇 门超 王屹
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是职业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职业院校精准办学定位、提高办学质量与教育教学水平的必要路径。从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出发,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是多维场域网格交织变化的产物。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易陷入思想层面、合作层面以及管理层面的现实困境。基于此,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建设过程中应明确场域定位,厘清教学成果建设新思路;立足跨界属性,重构主体资源整合新模式;辨明成果需求,构建院校管理组织新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会
教学学术是关于"教"与"学"的理论(原理)与技术(方法)的集合,也是大学固有的各种能力的合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教学学术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的可用传统媒介来表征;隐性的可用现代电磁媒介来表征。这种高水平的教学评价方式强调对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成长的促进,注重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成果的有机结合,注重"量"与"质"、结果与过程的考评,注重自我评价与同行评价的结合与本人的认同,是一种准确、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教学学术 表征与评价 教学评价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梅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还无法满足企业日益严苛的用人要求,有的高职院校则存在着重研轻教状况。为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亟待提升。为此,需要完善各项制度,健全学校机制,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关键词:
教学学术 高职院校 教师发展 教学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刚强 肖化移
职业院校教师的能力与普通学校教师以及相应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既有相似之处,亦有明显差异。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由通识教学能力、普适性能力和专业能力组成,其提升的策略包括加强教学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设计观念、改变课程学习顺序等。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师 教学能力 差异 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晓虹
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日益成为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为此,在观念维度,高校应当形成重视教学学术的氛围;教师应该重视自身教学学术能力的提升。在制度维度,高校应当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实现教学学术可操作化;建立教师教学学术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开展教学知识和能力培训,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在途径维度,教师应当进行教育教学知识互动;积极进行教学批判与反思互助;强调师生间进行教学实践互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照星 罗生全 唐丽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成就感是教师建设技能强国的实践动力、弘扬技能文化的根本遵循和追求专业精神的行动指南。内外动机失衡、教师生涯发展受阻和教师阶层认同混沌等影响了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成就感的获得。从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生成逻辑来看,多元化供给能优化教师的职业行为以提升整体胜任力,系统信任的多维度反思过程有助于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最终基于教师主体性均衡才能获得异质性职业成就感。为此,要转化职教治理效能的政策优势,夯实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制度信任;重构职教发展史的现代化记忆,唤醒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个体自觉;超越知识分层的职教类型歧视,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社会正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飞 刘身强
乡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是提升新时代乡村教师质量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教育振兴和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动力。乡村教师对乡村社会的积极情感态度、对乡村社会角色和责任的社会认知、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行为表现构成了乡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整体结构。它具有弥合城乡学生成长鸿沟、化解乡村教师生存困境以及提升乡村学校发展质量的价值意蕴。为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关键效用,应当在遵循主体认知、人文关怀与行动支持的实践逻辑的基础上,坚持激活主体自觉,强化实践担当;创设情感空间,营造关怀氛围;重构乡土生态,加强教研保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林海
教学学术是一种独特的学术形式,它扎根于教学实践,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彼此互动来推动自身走向丰满;教学学术是一种由教学内容知识加以表征的学术活动,课堂教学研究在教学内容知识的发展上起着核心的作用。根据新的大学教学学术观,在观念层面,教师应成为教学的行动研究者;在策略层面,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师发展模式来积淀教师的教学学术;在制度层面,应通过完善教师发展制度来营造教师潜心教学学术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教学学术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知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吉万年 陆彩兰
提升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需要,对于实现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全民性、老年人数字技能应用需求的多样性、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的持续性、老年人数字技能应用的安全性具有较强的价值意蕴。当前,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升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但仍然面临着来自政府、企业、社区与家庭、老年人自身等多因素的困扰。对此,需要转变老年群体观念,培育内在数字需求;重视多元主体帮扶,筑牢家庭反哺纽带;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加适老化数字产品供给;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营造和谐数字生态环境,从而促使老年群体尽快融入数字社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旸
教学是大学的本体性原初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永恒主题。高校教学学术既是高校回归教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彰显育人为本的内在需要,更是高校形成寓教于研的机制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路径,但目前面临诸多困境。高校教学学术制度建构的实质是要推进教学学术的制度化,即通过确立高校教师学术自由制度,保障教师享有高度的教学与研究自由;重构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实现教学学术共同体的多渠道融通;改造高校教学学术评价制度,建立适合教学学术评价的新机制;加大教师教学学术中心建设,持续提升教师教学学术专业发展能力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