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9)
2023(11710)
2022(9880)
2021(9174)
2020(7308)
2019(16824)
2018(16570)
2017(29651)
2016(17612)
2015(20161)
2014(20156)
2013(18968)
2012(17890)
2011(16713)
2010(17314)
2009(15312)
2008(15124)
2007(13866)
2006(12719)
2005(11867)
作者
(48232)
(40005)
(39832)
(37854)
(25756)
(19109)
(18384)
(15535)
(15516)
(14847)
(13573)
(13464)
(12965)
(12892)
(12670)
(12377)
(12347)
(12020)
(11617)
(11483)
(10505)
(9966)
(9728)
(9440)
(9246)
(9059)
(9021)
(8929)
(8123)
(8122)
学科
(64060)
经济(64007)
管理(41703)
(40977)
(30766)
企业(30766)
中国(27169)
教育(23293)
(21697)
地方(20589)
方法(19462)
数学(16499)
数学方法(16204)
业经(15829)
理论(15161)
农业(14684)
(13758)
(13708)
(13557)
(13097)
(12353)
技术(12131)
教学(12045)
(12001)
贸易(11987)
(11817)
银行(11789)
(11567)
(11550)
地方经济(11353)
机构
学院(240030)
大学(235913)
(91154)
研究(90419)
经济(88749)
管理(81628)
理学(68562)
理学院(67556)
管理学(66206)
管理学院(65704)
中国(62489)
(53265)
科学(52768)
(45806)
(44712)
师范(44401)
(42620)
研究所(41136)
(41049)
教育(40042)
中心(39602)
(39320)
师范大学(35596)
北京(35178)
技术(33829)
(32566)
(32346)
业大(32110)
财经(32036)
农业(30275)
基金
项目(146669)
研究(119888)
科学(116632)
基金(98441)
(83804)
国家(82813)
社会(71080)
科学基金(70050)
社会科(67113)
社会科学(67099)
教育(64686)
(62122)
编号(53483)
(53182)
基金项目(50302)
成果(46801)
课题(42662)
自然(41612)
自然科(40617)
自然科学(40607)
资助(40394)
自然科学基金(39882)
(38422)
(35805)
重点(35071)
(33651)
规划(32235)
发展(31620)
(31216)
(31128)
期刊
(112752)
经济(112752)
研究(85976)
教育(71870)
中国(67701)
(37202)
管理(32103)
学报(31575)
(30712)
科学(30602)
技术(27626)
农业(25747)
大学(25591)
(24898)
金融(24898)
学学(22170)
职业(21025)
业经(19838)
经济研究(17270)
财经(15704)
(15057)
论坛(15057)
问题(13970)
技术教育(13729)
职业技术(13729)
职业技术教育(13729)
(13712)
(13670)
(12521)
图书(11746)
共检索到395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向华  孙淑华  
教师素养是指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所有素养,体现的是对教师理想形象的追求,突出"全面性"、"理想性"。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既应该包括普通社会人的基本素养,又必须具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独特的专业发展素养,这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角色所决定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潘博  
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整体素质全面提升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贯穿首尾持续发力,不能有一丝忽视与懈怠,否则会带来诸多恶果。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由于不平等教育环境、就业环境等影响,使得职业院校不被重视与认可,随即影响到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创新与优化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而想获得更好的创新效果,职业院校必须了解当下现状,然后基于现状进行策略创新。由向才毅和谭绍华编写、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既能作为剖析与审视现状的重要依据,也能为策略创新提供参考与帮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玲华  
文章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现状,剖析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专业特点,提出了主动学习、自我成长、朋辈交流、专家督导、参与科研、服务社会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印乐  
心理健康素养是职业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重视其心理健康素养。文章采用问卷的形式对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北科技大学联办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探索适合高职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和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月  黄峥  
特殊教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比普通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本文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入手,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并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具体来说,可通过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开发自身潜能以及给予其全面充分的社会支持来缓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建明  
从文化心理学视角来看,缺少心理健康标准的中国文化解读,忽视国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文化适应性,忽视心理问题的文化根源,是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文化敏感意识入手,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要重视中国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探索与实践,要重视有益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盛慧晓  
促进学习的评价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评价素养,教师评价素养成了教育评价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关于外语教师的评价素养,戴维斯提供了一个"知识+技能+原理"的框架,因巴尔-劳瑞则构建了一个"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框架。要发展外语教师的评价素养,必须清晰界定外语教师的评价素养,构建外语评价的质量标准,充分提供相关学习材料,提供多样的外语评价实践机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佳燕  刘文庆  
为了解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真实情况,筛选了21篇用SCL-90量表测查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用元分析方法对报告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结果显示:(1)与非贫困生相比,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在人际敏感维度上差异显著,以往研究说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发是值得商榷的;(2)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研究年代和样本量大小的影响。最后,对改善高职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敏感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可  杨萌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教育变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诉求。面对教师角色复杂化、教师信息素养能力不足和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不完善等现实困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完善专业培训制度、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等策略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星  
文章指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服务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心理支持为主线,以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和持久发展为目的,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文化营造、环境创设、危机干预"为内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子华  
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人际关系敏感、心理焦虑、抑郁、内向和不稳定、自卑以及心理负担过重等心理健康问题。其成因与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父母教养方式、校园文化环境等密切相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策略主要有:贫困观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与改善社会环境相结合、提供经济资助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雅静  吴东方  王星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倾向和问题,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等,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敏生  
大学生心理互助是指受过一定专业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心理帮助的活动。其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符合大学生心理求助意向,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这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现实主客观基础。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互助的有效模式中健全心理互助组织体系是基础;提高心理互助员的助人技能和素质是关键;规范心理互助工作机制是保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东贤  邢淑芬  俞国良  
教师的个体因素不仅影响着其个人工作的成败,更重要的是深刻而长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系统,也会对学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班级心理环境或氛围可能是教师人格影响学生发展的中介变量。教师的问题行为是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而教师的不良言行或问题行为又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或心理行为问题。消极的师生关系模式比积极的师生关系模式更能够强烈地影响到儿童的适应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慧萍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残酷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又逼得家长和学生只能更加关注学习成绩,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现在高校大学生进入到独生子女时代,心理更加脆弱。大学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乏。心理咨询服务也严重滞后。发达的网络信息里充斥着各种负面消极因素的影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如何指导大学生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如何塑造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尽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