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2)
- 2023(8824)
- 2022(7328)
- 2021(6816)
- 2020(5290)
- 2019(12303)
- 2018(12017)
- 2017(20505)
- 2016(12629)
- 2015(14321)
- 2014(14437)
- 2013(13431)
- 2012(12952)
- 2011(12054)
- 2010(12519)
- 2009(10902)
- 2008(10512)
- 2007(9833)
- 2006(9009)
- 2005(8600)
- 学科
- 济(46839)
- 经济(46802)
- 管理(24258)
- 中国(23170)
- 业(22695)
- 教育(20783)
- 地方(17908)
- 农(15434)
- 企(15201)
- 企业(15201)
- 贸(14750)
- 贸易(14740)
- 易(14382)
- 发(11761)
- 方法(11719)
- 出(11675)
- 业经(11523)
- 农业(10530)
- 理论(10511)
- 地方经济(10073)
- 学(10040)
- 数学(9928)
- 数学方法(9798)
- 财(9430)
- 发展(9399)
- 展(9272)
- 技术(9266)
- 融(8765)
- 金融(8765)
- 银(8653)
- 机构
- 学院(164869)
- 大学(161448)
- 研究(65728)
- 济(62077)
- 经济(60415)
- 管理(50149)
- 中国(44403)
- 理学(40827)
- 理学院(40176)
- 管理学(39353)
- 管理学院(39023)
- 科学(37996)
- 京(37981)
- 所(33822)
- 范(33686)
- 师范(33479)
- 教育(33237)
- 研究所(30157)
- 江(29593)
- 财(29457)
- 中心(28288)
- 农(27085)
- 师范大学(27056)
- 技术(25943)
- 北京(25564)
- 职业(24460)
- 院(23733)
- 州(23612)
- 财经(21599)
- 业大(21148)
- 基金
- 项目(98242)
- 研究(83525)
- 科学(77846)
- 基金(63590)
- 家(54070)
- 国家(53363)
- 社会(48924)
- 教育(46880)
- 社会科(46105)
- 社会科学(46097)
- 科学基金(43974)
- 省(42700)
- 编号(38074)
- 划(37142)
- 成果(33159)
- 基金项目(32105)
- 课题(31739)
- 发(29119)
- 年(26914)
- 资助(25793)
- 重点(24422)
- 自然(24176)
- 发展(24052)
- 展(23556)
- 自然科(23546)
- 自然科学(23537)
- 规划(23394)
- 自然科学基金(23061)
- 部(22989)
- 性(21800)
- 期刊
- 济(80057)
- 经济(80057)
- 研究(63976)
- 教育(59463)
- 中国(52925)
- 农(26679)
- 学报(21899)
- 技术(21375)
- 财(21244)
- 科学(20150)
- 管理(20029)
- 农业(18790)
- 职业(18085)
- 大学(17918)
- 融(17159)
- 金融(17159)
- 学学(14934)
- 业经(14043)
- 经济研究(12542)
- 技术教育(12110)
- 职业技术(12110)
- 职业技术教育(12110)
- 坛(11393)
- 论坛(11393)
- 贸(10742)
- 财经(10557)
- 问题(10548)
- 业(10320)
- 国际(9524)
- 发(9488)
共检索到287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亚萍
职业院校实施成功教育借鉴于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又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以职校学生的自我成长需求和新时代国家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实施成功教育须针对职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围绕职校学生成才需求的着力点,提出从坚持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职业教育观方面来有效实施成功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斌 沈世强
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时,应该找准出发点和着力点,立足职业人的培养理念、人才发展性规划、职业素养提升三个层面开展设计,并着力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融会贯通、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整合进程、构建高职生综合素质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三个方面的系统建设,在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综合素质教育 职业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芹
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教学以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新人才为目标,依托项目化教学理念切实满足社会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并以行为导向引导学生参与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性、团队性,坚持以探究性和开放性为建设方针,更加注重过程性和非结果的教学理念。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教学实施路径包括基于项目化推进教学理论内容重构、强调完整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体系、深入关注学生创业领导力培养、发挥高校宏观组织协调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慕玮 杨春平
慕玮、杨春平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了师资整合对高职院校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要围绕教师本身角色特征,推动教师心理素质、个人魅力以及抗压能力培养,减少师资整合的内在困境,加速师资整合工作的开展。首先,作者提出了高职院校师资整合的基本出发点:1.师资整合坚持"以师为本"的建设思路;2.师资队伍专业化准入制度和培养体系;3.依据教师个性特征树立动态发展目标。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斌贤
近三十多年来探讨教育史学科重建的成效不彰,其关键原因在于忽视对教育史学科本体问题的思考。本文通过梳理部分教育史教材和专题研究成果发现,受正统教育理论和线性历史现的双重影响,教育史学科将视野局限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变迁,导致研究领域狭窄和对教育史本质的曲解,从而使教育史学科陷于困境;主张更新对教育史本质的认识,强调作为教育史学科研究对象的教育史是过去一切时代人类所开展的社会化活动及其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关系。
关键词:
教育史 学科重建 教育史定义 社会化活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益宇
理清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的前提。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构建理性精神.包括独立、自省和宽容三个部分。大学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系统深入的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独立明智的判断力: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培养学生超越文化、信仰、种族等界限的道德准则和国际化的视野。
关键词:
大学通识教育 理性精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明星
"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是三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基于岗位工种的"能力本位"只重视物而忽视人的内在精神的培养,基于道德概念的"人格本位"有失偏颇,基于人的职业变通力的"素质本位"应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湘富 赵丹妮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国内新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医学生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摒弃过去重医学专业知识轻人文知识的观念,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特别强调医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必须协同建设,两种精神要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缺少具有科学精神的头脑或者缺少人文精神的心灵都是不完整的,头脑与心灵或错位或失衡都培养不出合格的医学生。因此,确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建立医学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通过梳理克雷明《学校的变革》关于进步主义教育性质的界定,分析其对于进步主义教育研究所作出的贡献,指出克雷明界定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强调避免绝对化、扩大化和静态化的思想方式,认为对作为思潮和作为运动的进步主义教育进行明确区分,是深入认识进步主义教育特质的合理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洪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三位总理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将迎来大变革、大发展、大提升。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都会行动起来,落实各自的任务。各层次、各类型职业院校更应认真领会精神、明确工作任务、把握发展机遇、促进事业发展,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之路,不辱时代赋予职教人的历史使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易言
在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过程中,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采取了更多的行政性、指令性的控制手段。在加强专业银行宏观与系统调控职能的形势下,基层银行的经营自主权逐项上收,经营环境恶化,企业化改革乃至承包经营难以继续推行,银根的持续全面紧缩,使金融市场陷于有行无市的窘境;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直接融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幸强国
“社会人”和“经济人”是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的出发点。经济学本质上是包含人的“终极关怀”的社会科学 ,因此 ,以“社会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更为合理。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 ,运用数学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是经济学的重大进步。然而 ,数学方法本身不是经济规律 ,而是经济学的工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 ,它能够并且有必要借鉴、改造、消化以“经济人”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这就是“社会人”和“经济人”的统一。
关键词:
社会人 经济人 数学方法 经济规律 国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华桐
改革一振兴。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工作,是一项历史性的工作。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鍵在于发展经济和提高全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但归根结底首要任务是发展国民经济。改革的目的在于建立起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体制,使全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生产力得到解放。这个基本精神,贯穿于中国近年来进行的一连串改革之中。科技体制的改革,也体现了这个精神。如何把人们的才智引导到发展国民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卫兴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新世纪第一个五年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主要目标,明确提出了经济工作的主题是发展,主线是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的动力是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
主题 发展 根本出发点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