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5)
2023(7763)
2022(6900)
2021(6382)
2020(5790)
2019(13661)
2018(13226)
2017(25333)
2016(15184)
2015(17641)
2014(18187)
2013(17341)
2012(16441)
2011(15018)
2010(15494)
2009(13870)
2008(13997)
2007(12898)
2006(11058)
2005(9960)
作者
(44491)
(37443)
(37324)
(35733)
(23577)
(18013)
(17159)
(14666)
(14193)
(13548)
(12842)
(12593)
(12031)
(11972)
(11902)
(11846)
(11729)
(11102)
(11099)
(10737)
(9648)
(9530)
(9255)
(8607)
(8556)
(8550)
(8492)
(8416)
(7709)
(7639)
学科
(57578)
经济(57520)
管理(36681)
(36130)
方法(29189)
(28686)
企业(28686)
数学(25912)
数学方法(25600)
中国(19380)
(16458)
(14790)
(14091)
理论(11476)
地方(11146)
业经(11075)
(10862)
农业(10709)
(10535)
贸易(10534)
教育(10254)
(10204)
技术(9373)
(9265)
财务(9243)
财务管理(9218)
(8855)
企业财务(8750)
(8332)
银行(8288)
机构
学院(219499)
大学(216010)
(82796)
经济(80888)
管理(75473)
研究(74957)
理学(65449)
理学院(64547)
管理学(62965)
管理学院(62566)
中国(52134)
科学(49002)
(46253)
(41920)
(40405)
(37653)
研究所(37152)
业大(35395)
(34899)
中心(33668)
农业(33408)
(32945)
师范(32579)
财经(30430)
技术(30184)
北京(29079)
(27512)
(27012)
(26199)
经济学(26136)
基金
项目(143429)
科学(111787)
研究(106172)
基金(99666)
(87344)
国家(86544)
科学基金(72043)
社会(62793)
(59347)
社会科(59196)
社会科学(59175)
教育(55364)
基金项目(53015)
(50927)
自然(47021)
编号(46003)
自然科(45912)
自然科学(45890)
自然科学基金(45079)
资助(41550)
成果(38059)
课题(34479)
重点(34252)
(32857)
(31586)
(30028)
(28014)
教育部(27913)
大学(27902)
创新(27831)
期刊
(88107)
经济(88107)
研究(59886)
中国(46387)
教育(40661)
学报(38765)
(37019)
科学(33634)
(29562)
大学(28477)
学学(26661)
技术(24947)
管理(24931)
农业(24888)
职业(17320)
(15793)
金融(15793)
财经(15497)
经济研究(13953)
业经(13911)
(13598)
(13385)
问题(12388)
(11636)
技术教育(11414)
职业技术(11414)
职业技术教育(11414)
(11252)
论坛(11252)
技术经济(10798)
共检索到317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兰茹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首次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岗位保持时间短,这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现状决定的。应该厘清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内涵、构建就业能力结构、分析就业结构特征,才能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高职教育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尽快建立高职生就业的国家评价体系;要重视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分类培养,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要坚持以应用性的知识结构为主的教学原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长世  温贻芳  
当前,创业与就业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创业教育在承担高职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衡量创业教育在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与提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核心指标,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进行了评价试验研究,为创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数据支持和范式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敏  
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报考机关事业单位、晋升、落户等方面面临诸多政策限制和不公平待遇,主要包括学历歧视、户籍迁入限制等,致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很难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就业,难以在一二线城市落户。就业不公平将导致社会不稳定与不和谐,进而影响社会的整体进步。占据教育体系半壁江山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与落户困境必须引起重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秀香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只有与企业文化加强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立足学生就业实际,阐述了校企文化融合的可行性、重要意义及相关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陶晋如  
一、就业问题是职教发展的根本问题就业问题关系到广大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扩大就业,促进就业,实现就业,是国家的长期战略和政策,也是我国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如果职业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老百姓巨大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必将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光照  
本文以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的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提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层次分析(AHP)评价模型,对学生学习能力评价进行量化研究。研究表明:该分析评价模型可用于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度排序,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和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秀  庄西真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就业能力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值得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之一。文章基于CareerEDGE模型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乃平  
就业质量是从业者和政府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终身学习是从业者不断提升就业质量的必要条件。学习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内涵,是职业院校学生不断提升职业素养,追梦、圆梦的必要前提。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进程中,职业院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终身教育理念,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从业者纵向流动提供可能,为毕业生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服务,为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禤福英  
职业院校对学生加强劳动法律指导,可以保障学生就业中的基本劳动权益,可以避免发生法律纠纷。职业院校应通过完善课程、专家讲座、媒体宣传、开展活动等途径告知学生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平等就业权、如实告知相关信息、签订书面合同、试用期的相关规定、解除合同的规定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之东  张雪荣  
现阶段,我国企业正进行着新一轮调整变革,企业的发展变化必定会引起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素质内涵的拓展与重新界定。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人才需求。高职教育应尽量做到培养目标、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相吻合,应把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放到首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元  
职业教育要取得长远发展,重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职业能力是与完成某项职业活动有关的肢体的和认知的动作体系、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总和。根据职业能力的层级性,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层、专业能力层和特定能力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包括感知、模仿、练习、内化等四个阶段,呈现的是"隐性—隐性—显性—显性—隐性"的螺旋上升模式;其培养要通过感知过程的情景化、模仿过程的标准化、练习过程的岗位化和内化过程的个性化等四个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明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指出了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对策,如深化高职教育就业体系改革,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完善就业指导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罗明忠  陶志  陈利昌  
基于广东、江西、安徽等省460个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维度构念,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其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感染力)、学习能力、应聘能力和工作技能构成。且大学生就业能力正向促进其就业。应帮助大学生做好人格特质塑造与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找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着力点,推进其就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冉云芳  陈静  
基于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2011届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就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对毕业生就业时间、起薪、毕业一年后月收入、就业稳定性、就业部门和就业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特征变量中,性别对就业稳定性、就业部门、就业满意度无显著性影响,就读专业属性对就业部门、就业满意度无显著性影响,担任学生会干部和获得奖学金情况对起薪无显著性影响,其他人力资本特征变量对六大就业特征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社会资本特征变量中,除父母一方最高教育水平对起薪、毕业一年后月收入、就业时间、就业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外,其他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对六大就业特征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艳  
高校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攀升和经济下滑背景下企业用工人数锐减的现实,使高校毕业生面临诸多困难,"找工作不但难而且险",职业类院校学生因其知识结构及其职业定位,这一问题就更加突出。考察职业类院校学生就业法律风险样态,剖析其成因,寻找其安全就业的法律保障,维护其合法权益是本文的要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