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4)
- 2023(9505)
- 2022(7924)
- 2021(7349)
- 2020(5813)
- 2019(13415)
- 2018(13200)
- 2017(22342)
- 2016(14086)
- 2015(16389)
- 2014(16493)
- 2013(15160)
- 2012(14341)
- 2011(13351)
- 2010(13753)
- 2009(11839)
- 2008(11610)
- 2007(10608)
- 2006(9688)
- 2005(8999)
- 学科
- 济(48908)
- 经济(48873)
- 管理(26016)
- 业(25116)
- 教育(23836)
- 中国(23506)
- 地方(17928)
- 企(16941)
- 企业(16941)
- 农(16479)
- 方法(14182)
- 理论(13523)
- 业经(12347)
- 教学(12241)
- 发(12116)
- 数学(12057)
- 学(11863)
- 数学方法(11822)
- 农业(11475)
- 地方经济(10209)
- 技术(9664)
- 发展(9499)
- 展(9368)
- 融(8427)
- 金融(8427)
- 银(8396)
- 银行(8362)
- 环境(8271)
- 行(8261)
- 贸(8110)
- 机构
- 学院(186399)
- 大学(182784)
- 研究(72912)
- 济(63390)
- 经济(61583)
- 管理(56344)
- 理学(47250)
- 中国(46984)
- 理学院(46422)
- 科学(45773)
- 管理学(45089)
- 管理学院(44721)
- 京(42981)
- 范(38971)
- 师范(38655)
- 所(38145)
- 教育(38082)
- 农(34800)
- 研究所(34622)
- 江(32723)
- 中心(31125)
- 师范大学(31050)
- 技术(31044)
- 北京(28611)
- 业大(28371)
- 财(27783)
- 职业(27504)
- 农业(26975)
- 院(26351)
- 州(26019)
- 基金
- 项目(116565)
- 研究(95650)
- 科学(91259)
- 基金(74387)
- 家(64326)
- 国家(63468)
- 教育(54949)
- 社会(54154)
- 省(52314)
- 科学基金(52217)
- 社会科(50878)
- 社会科学(50868)
- 划(44672)
- 编号(43698)
- 基金项目(38311)
- 成果(38077)
- 课题(36708)
- 发(32360)
- 年(31169)
- 自然(30711)
- 资助(30101)
- 自然科(29942)
- 自然科学(29934)
- 自然科学基金(29361)
- 重点(28885)
- 规划(26833)
- 发展(26112)
- 部(26030)
- 展(25611)
- 创(25183)
- 期刊
- 济(79133)
- 经济(79133)
- 教育(70913)
- 研究(66838)
- 中国(59001)
- 农(32907)
- 学报(29610)
- 科学(26058)
- 技术(24214)
- 大学(23434)
- 农业(23266)
- 管理(21390)
- 职业(21101)
- 学学(20081)
- 财(19320)
- 融(15626)
- 金融(15626)
- 业经(14646)
- 技术教育(13674)
- 职业技术(13674)
- 职业技术教育(13674)
- 业(12729)
- 坛(12358)
- 论坛(12358)
- 经济研究(11937)
- 发(10609)
- 财经(10170)
- 图书(9921)
- 问题(9780)
- 高等(9060)
共检索到308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光亮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核心素养提升提供基础是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改革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基于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及现有职业素质类教材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职业素质教育类教材在目标决策、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呈现、资源配套等方面的开发原则和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桂城
培养"职业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追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应当促使学生成为职场中的优秀人才,故而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职场核心素养。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源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客观依据。在基本内涵上,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不是发展职场专业素养和职场基础素养,而是发展有关职场交往和职场活动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情意,具体体现为统筹素养、人际素养、科技素养、系统素养和媒介素养等五个要素。在培养方式上,采用"融入式"或"整合式"的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可以有效的、全面的促使学生养成职场核心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乃平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有不同的要求。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者,职业生涯才有可能可持续发展。职业素养可以分为公共职业素养、行业职业素养、岗位职业素养三个层次。对职业素养内涵和训练进行探索和实践,是用人单位与职业院校用人、育人实现"双赢"的合作形式,是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平台,是落实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抓手"。职业院校应重视工业文化背景下育人的特征,通过育人来传承、创新工业文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努力,为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教材特色本教材围绕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旅游岗位群的需求,依据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特点,突破传统的"应用写作"与"口才艺术"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融入教师多年来的体系探究、内容选取、过程探索和经验总结,形成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职应用写作》(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著:杨文丰书号:978-7-04-019534-7定价:25.00教材特色☆获评"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凯
实践性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几年高职领域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以及理论知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是分析实习、实训、实验这三个教学环节,却鲜有提及。结合实践教学理论发现,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必须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文章基于强身战略背景,分析探索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策略,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培养 实践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燕
会计职业能力和素质是通过对会计理论结构、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原理、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角色扮演和作用发挥等的深入掌握和理解取得的。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与素质,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
职业素质的打造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开发职业素质教育内容,是成功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建筑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开发,需要结合建筑行业的社会性和情景性特点,有效扩大开发的主体,科学确定开发的途径,并对成果进行主次排序和准确表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一15年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展开、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摆脱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过分专业化、过于窄化的束缚,面向时代、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惟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决定着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同时也是学生以职业素养为基础的个人魅力的外在体现。为此,文章以职业素养的内涵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 素质教育 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为
基于术语学理论构建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包括基本理念、核心内容、主导价值和实现路径等要素。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将因教育部提出制订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而出现变化:基本理念发生从关键能力到核心素养的变革,核心内容发生从职业能力到职业素养的重构,主导价值发生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的偏移,实现路径发生从能力教育到素养教育的超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畅 徐杏玉
基于人才培养的视角,以素质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为依托,挖掘学生参与素质教育活动与自我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高职生参与素质教育活动与在校期间的成绩绩点、大赛获奖和评优呈显著正相关;高职生素质教育活动的参与状况对其课程绩点、大赛获奖和评优上的变异具有正向解释作用;高职生参加不同类别素质教育活动对其自我发展具有差异化影响。
关键词:
高职生 职业教育 素质教育 自我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萧早荣
文章在分析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认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实现厚植爱国主义之魂、培养有竞争力的专业技能、注入工匠精神之魄、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体、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两翼等要求。具体来说,要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构建"四位一体"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机制,实现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合力共振,构建核心素养培养的"三全"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弋枫 刘静佳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为己任,通过构建教师信念、完善教师发展制度、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均衡发展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发展能力,通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融合培养 教师 发展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素清
文章从"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并提出了管理"双师"素质教师的策略,以期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双师 培养途径 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