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7)
2023(13575)
2022(11253)
2021(10574)
2020(8487)
2019(19733)
2018(19547)
2017(37069)
2016(21032)
2015(23960)
2014(24245)
2013(22951)
2012(20648)
2011(18433)
2010(18319)
2009(15937)
2008(15219)
2007(13190)
2006(11403)
2005(9937)
作者
(57423)
(47478)
(47164)
(45151)
(30209)
(22684)
(21470)
(18796)
(18188)
(16968)
(16306)
(15839)
(14943)
(14919)
(14755)
(14470)
(14399)
(14143)
(13589)
(13489)
(11912)
(11821)
(11463)
(10760)
(10749)
(10719)
(10602)
(10529)
(9559)
(9425)
学科
(74756)
经济(74676)
管理(55387)
(52338)
(42824)
企业(42824)
方法(32751)
数学(27865)
数学方法(27520)
中国(25267)
(23182)
业经(19179)
(17054)
(16504)
理论(16479)
地方(16413)
农业(15570)
教育(14427)
技术(13769)
(12935)
(12429)
贸易(12422)
(12406)
(12037)
环境(11713)
教学(11156)
(10931)
(10913)
财务(10863)
财务管理(10846)
机构
学院(283301)
大学(278207)
管理(109490)
(102281)
经济(99725)
理学(95267)
理学院(94203)
管理学(92423)
研究(92026)
管理学院(91933)
中国(64324)
(59597)
科学(58699)
(45764)
(45351)
(44395)
业大(42786)
研究所(42022)
(41626)
(41311)
中心(41060)
师范(40963)
北京(37505)
技术(37252)
财经(36993)
农业(34602)
(34077)
(33907)
(33619)
师范大学(32561)
基金
项目(198201)
科学(155488)
研究(151583)
基金(138907)
(120043)
国家(118911)
科学基金(101930)
社会(91188)
社会科(86069)
社会科学(86046)
(80733)
基金项目(74377)
教育(73534)
(67810)
编号(65774)
自然(65287)
自然科(63743)
自然科学(63731)
自然科学基金(62530)
资助(55823)
成果(53014)
课题(46896)
重点(45064)
(43244)
(43127)
(41713)
项目编号(39779)
(38779)
创新(38583)
规划(37255)
期刊
(111281)
经济(111281)
研究(80717)
中国(57471)
教育(50564)
学报(44337)
(41718)
科学(40222)
管理(39166)
大学(33803)
(32489)
学学(31337)
技术(31126)
农业(29493)
(20261)
金融(20261)
业经(19969)
职业(19067)
经济研究(17308)
财经(16987)
图书(16764)
问题(14709)
(14693)
(14390)
科技(13962)
(13607)
论坛(13607)
理论(13468)
(13030)
技术教育(12904)
共检索到404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如俊  陈冬云  
“内卷化”是当下职业院校名师培养中出现的一种表面“繁荣”与实质“停滞”混为一体的焦灼状态,当前名师培养存在着“被动发展”“功利追求”“佛性倾向”“路径依赖”等问题。文章提出破解名师培养“内卷化”的“非连续性发展”“全周期管理”“内生发展模型”“二次成长曲线”等机理,并且给出破解名师“内卷化”培养具体路径:设计名师智能研修平台,破解行政推动功利式内卷化培养;构建名师成长共同体,破解“孤雁”独舞式内卷化培养;加强名师成长力修炼,破解“二次成长”瓶颈式内卷化培养;推进名师团队多维项目建设,破解“单一路径”依赖式内卷化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琴  
职业院校名师培养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师培养对于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辐射带动师资群体快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将从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出发,对职业院校名师及其标准、社会责任进行探索,并进而深入探讨职业院校名师的可行的培养途径,期望能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供一点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旭穗  吴穷  
高职经管类专业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有新思维、新举措,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做到工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立足把学生的学业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让学生自觉在"普工"岗位实习;承办、协办专业社会项目,调动企业合作积极性;搭建学生创业、就业平台,让工学完美融合;面、线、点一体化,校园里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雅玲  吴良斌  
公安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警察队伍的主要机构,必须拥有一支业精技强的师资队伍。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正是牵引师资队伍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公安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名师培养过程中,应注重顶层设计,把握政策标准,灵活运用方法措施,健全落实长效机制,实现名师的培养目标和师资的整体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路伟   王英   刘晓敏  
高职院校教师高质量培养是促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因素。名师(名匠)培养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历史节点,是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应然要义、弘扬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的灵魂归宿、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诉求以及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旨归。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发展历程漫长,尤其在培养对象、培养需求、培养模式以及培养体系四个层面的发展转向,为名师(名匠)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基于“上下联动”“刚柔相济”“纵横交错”“内外结合”四个维度构建名师(名匠)培养体系,为名师(名匠)培养提供牵引力、保障力、源动力以及支撑力,推动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君平  
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最根本的推手就是人才。辅助性人员的引进有助于解决我国图书馆人员编制数严重不足、学历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等困境。其策略设计应着眼于招什么样的人、如何留人、人才的渐进式引进与差异化培养。具体实施步骤为:设立指导思想,界定人员性质,成立组织机构,核定岗位要求、招聘人数及经费来源,明确日常管理。晋江市图书馆的实践表明,辅助性人员的引进是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战玉建  
实践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下的学生能否与行业工作实现"无缝链接"。实践教学中开展高效的校企合作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环节中存在着不少制约瓶颈,如何突破这些瓶颈,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制约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环节诸多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均  马君  
当下,很多组织内存在的激励机制错位和缺少同态化现象,导致员工的真实工作状态无法被客观反映与评价,员工开始热衷营造努力工作的表象,沦为内卷群体,走向职业倦怠。如何破解内卷化下的员工职业倦怠,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鹤  
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既要继承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要考虑产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精益求精、专注执着、勤奋努力、致力创新的精神。针对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存在主体意识不强、缺乏规范化设计、价值取向忽视人文性、校园文化没有形成等问题和困境,职业院校要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要把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塑造以工匠文化为特征的学校文化体系,加强专兼结合的"工匠之师"团队建设,探索校企合作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多途径激发学生内化工匠精神的主体意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秋月  顾建军  
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阐述与可操作性表达,更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必要途径。提升与发展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是加快推进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求。文章借鉴相关学者劳动素养的研究成果,分析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的内涵,并借助德尔菲法构建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调查发现中职学生劳动素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劳动素养发展存在文化困惑、技术赋魅、制度空位、资源壁垒等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应建立基于劳动素养的课程育人体系,建立校企劳动资源互补合作机制,构建劳动素养考核评价机制,营造劳动校园文化氛围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化奎  温巍  刘伟宏  
构建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是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结合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急需的人才种类、类型与院校的人才培养实际分析,强化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在分析职业教育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理念变迁的基础上,全面"问诊"职业院校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建设现状,针对学校自评羸弱、缺乏高职特色、政府评价趋于形式化、第三方评价发展不足四个方面的问题"对症下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开出"良方",具体包括:全面展开学情调查,实现质量管理评价的科学化、精准化;突出职业院校的自我评价,实现质量管理评价的综合化、全面化;构建多方参与的质量管理评价机制,实现质量管理评价的多元化、互动化;推进"元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现质量管理评价的科学化、先进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大宇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对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对接产业程度、产教融合程度、教学标准、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及人才培养质量五个方面概括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本质内涵,认为组群逻辑不清晰、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不高、教学标准不完善以及专业群发展保障不健全等是制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瓶颈,并对应地提出了科学组群、校企合作育人、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发教学标准和健全发展保障机制等突破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天雪  黄丹  
当前农村教育在二元结构下形成了城乡割裂的思维定势,农村教育陷入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内卷化"状态。农村教育内卷化可分为内生型内卷化和外铄型内卷化,其形成原因既有历史传统、地域环境、资源配置、政策惠顾等,也有自身愿景、目标与能力等原因。农村教育"去内卷化"要利用城镇化来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以目标管理来形成农村教育发展共同愿景,以农村组织来放大农民的话语权,以多元教育目的来避免农村教育目标的复制,以去精英教育寻租来对城乡教育再平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清正   郭丽  
职业院校名师专家数字共享大课的优势在于名师专家真正走进课程,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名师专家真正走进学生,实现学生优课共享;名师专家真正走进网课,实现数字赋能课程。名师专家课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名师专家稀缺、教学成本高、教学覆盖面窄;各类名师资源分散化,聚焦具体专业未形成教育合力;名师专家课与实际课程嵌入度低;名师专家课信息化水平低。据此,提出名师专家数字共享大课的改革路径:明确课程内容,调整课程表;成立名师专家库,建立教研共同体;打造智慧教育环境;创新授课方式;建设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飞  甘海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有效需求供给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吻合度不高、外部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发展正陷入事实上的"内卷化"态势。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应将服务"三农"作为办学价值取向,走"扩容、提质、强服务"之路,构建城乡融合职教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塑办学价值定位,破除"内卷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