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9)
2023(6094)
2022(5372)
2021(5105)
2020(4155)
2019(9636)
2018(9182)
2017(16637)
2016(10350)
2015(12062)
2014(12052)
2013(10882)
2012(10129)
2011(9267)
2010(9700)
2009(8362)
2008(8246)
2007(7724)
2006(7015)
2005(6417)
作者
(25946)
(21462)
(21423)
(20762)
(14063)
(10230)
(9712)
(8311)
(8261)
(8249)
(7332)
(7168)
(7157)
(7065)
(7025)
(6716)
(6617)
(6455)
(6432)
(6095)
(5768)
(5381)
(5332)
(5207)
(4982)
(4964)
(4856)
(4853)
(4444)
(4420)
学科
(27001)
经济(26967)
(26251)
管理(25642)
(20737)
企业(20737)
中国(13786)
(12359)
教育(11242)
(10214)
理论(9447)
(8686)
教学(8548)
农业(8176)
方法(7925)
地方(7303)
业经(7141)
(7099)
贸易(7094)
(6975)
(6921)
技术(6877)
数学(6385)
数学方法(6165)
及其(5976)
学法(5686)
教学法(5686)
政策(5683)
(5455)
(5341)
机构
学院(133807)
大学(124398)
(47449)
研究(46109)
经济(46011)
管理(44260)
理学(37003)
理学院(36507)
管理学(35686)
管理学院(35412)
中国(32507)
(26787)
科学(25993)
(24284)
(23484)
职业(23445)
(23250)
技术(23027)
(22374)
师范(22216)
研究所(20684)
中心(20522)
教育(19977)
(19927)
(18667)
财经(17924)
北京(17344)
(17183)
师范大学(16849)
业大(16461)
基金
项目(79880)
研究(69033)
科学(62609)
基金(51161)
(42555)
国家(41956)
教育(38819)
社会(38458)
社会科(36105)
社会科学(36099)
科学基金(35396)
(35174)
编号(33121)
(29677)
成果(28426)
课题(26658)
基金项目(25572)
(23443)
资助(21730)
自然(20700)
自然科(20185)
自然科学(20179)
自然科学基金(19813)
规划(19269)
(19244)
重点(19179)
项目编号(18881)
(18723)
(18381)
(17290)
期刊
(59851)
经济(59851)
研究(42936)
教育(42530)
中国(38680)
技术(19384)
(19371)
职业(18758)
管理(18336)
(18031)
学报(15671)
科学(15151)
(13969)
金融(13969)
农业(13267)
大学(12809)
技术教育(12213)
职业技术(12213)
职业技术教育(12213)
学学(11421)
业经(10474)
(10283)
论坛(10283)
财经(8835)
经济研究(8834)
(7705)
(7193)
问题(7049)
(6852)
国际(6776)
共检索到218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文俊  
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何推动工匠精神的发展,培育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培育出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成为职业院校的重大历史使命。文章在明晰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以学校为主、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玉剑  刘燕  
促进劳动者执着追求产品质量的极致,回应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跨越是传承与培育工匠精神的逻辑起点。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既是对劳动者"才"(技术技能)的要求,更是对劳动者"德"(职业道德与素养)的考验。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传承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面临着三大现实的困境:一是文化困境,即历史文化传统的偏见和社会价值导向的异化;二是制度困境,即工匠培养制度的缺失与市场管理制度的失位;三是模式困境,即培养模式的"技术主义"偏差与教学模式"说"和"做"的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桉  刘琳  
叶桉、刘琳在《职教论坛》2015年34期撰文,肯定当代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呼唤,创新性地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职业院校德育和素质教育中以培育当代工匠精神,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逻辑关系和模式机制入手,着力阐发红色文化的精神动力、普遍价值和特殊意义在培育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主体地位和导向作用,为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开拓了新思路,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桉  刘琳  
培育当代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呼唤,是国家强盛的需要。职业院校是培养、训练有开拓创新意识、良好职业操守和专门技术技艺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培育和塑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工匠精神是其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的核心与精髓。红色文化是由中华民族最优秀儿女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形成的最优秀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将其有机融入职业院校德育和素质教育工作中,以培育当代工匠精神,定能造就数以亿计"德艺双馨"的大国工匠、行家里手,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卉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企业、学校等方面对工匠身份、工匠文化及"工匠精神"的认识偏差,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此,文章从开展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培育路径,以期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正>2023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策略研究》一书,该著作系邓宏宝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职业生涯教育视角下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与策略研究”(BJA180102)的研究成果,著作运用现场调查、行为观察、作品分析、专家咨询、行动研究等方法,梳理了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了我国产业工人工匠精神的内涵变迁和时代特点,揭示了我国产业工人工匠精神的形成因素和生成机理,对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目标定位、内容开发、路径安排、策略选择、成效评价等进行了系统设计;为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助力技能人才强国战略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
关键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志玲  聂伟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严峻挑战,正在努力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大跨越。工匠精神涵盖的高超技艺、精湛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等诸多要素在新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主体和主要阵地的职业院校应多措并举突破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种种困境,将其融入到职校在校生的职业观之中,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秋花  
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是新形势下"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工匠精神培育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供给侧改革,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在文化层面、制度层面、教学模式层面存在困境。因此,必须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建设,重塑社会价值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工匠精神贯穿教学始终;加快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实训教育紧密结合;大力推广现代学徒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乃新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的迫切需要,作为职业院校必须以培养具有吃苦耐劳、具有奋斗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在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守业、勤勉精业和奉献事业精神品质的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方面进行大胆探索,通过价值引导、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校企合作等,培育和促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品质的养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做出职业院校应有的贡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季昌勇  
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人才培育在本质内涵、价值取向和实践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耦合性。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育依然存在制度不完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校企合作未形成有效机制等问题,需要通过构建立体式课程体系、创设情景式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外化式制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推动"工匠精神"内化于行,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坚  丁文娟  
高职院校肩负着弘扬工匠精神和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以山西某职业院校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分析其工匠精神培育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该校具有较为浓厚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围,在育人的各个环节都注重工匠精神的渗透;学生对工匠精神培育的满意度较高,学校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较好,且校园文化和课程教学对工匠精神培育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实践操作的影响则没有达到显著程度。基于研究发现,建议从校园工匠文化建设、重视课堂工匠精神渗透、注重大赛工匠品质对标三方面提升工匠精神培育效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青  
21世纪的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水平,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职业型人才,基于此,加强劳动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的内容。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的精细化程度和教学力度,能够令劳动教育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对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具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密切联系,结合当下劳动教育现状,就“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培育策略进行了探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芳  
工匠精神凸显了勇于创新的意识,倡导坚持执着的创业精神,呼唤主动创造的使命感,坚定了创业创新责任感,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精神存在内生逻辑关联,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主动传承和协同融通的路径是产教深度融合,构筑"大城工匠"的师生培养模式,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校内校外"双师协同的教学队伍,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宽松浓郁的"大创业"校园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宏  涂玮  石莉  陆英  
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高职院校教师、用人合作企业三方分别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掌握情况、工匠精神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接受工匠精神培育后发生的变化、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对策:积极宣传工匠精神,增加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深入了解;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制定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羽   陈晨  
从历史维度看,乡村工匠培育先后经历了家庭内部垂直式师徒传授的技能传承探索阶段、传统学徒制下的技能传承深化阶段和现代学徒制下的技能传承创新发展阶段。目前,乡村工匠培育在培育主体、培育过程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应搭建乡村工匠培育资源整合平台,形成多元协同培育共同体;面向乡村工匠核心素养,构建开放性课程体系;扎根职业教育主阵地,打造乡村工匠培育新生态;创新乡村工匠评价机制,完善乡土人才保障激励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