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3)
2023(15732)
2022(13441)
2021(12494)
2020(10524)
2019(24092)
2018(23685)
2017(44944)
2016(25169)
2015(28591)
2014(28860)
2013(27908)
2012(25355)
2011(22660)
2010(22855)
2009(20898)
2008(20960)
2007(18512)
2006(16451)
2005(14770)
作者
(70575)
(58357)
(58266)
(55457)
(37273)
(27968)
(26548)
(22862)
(22241)
(21190)
(19997)
(19711)
(18703)
(18588)
(18051)
(17804)
(17557)
(17433)
(16932)
(16606)
(14634)
(14496)
(14115)
(13352)
(13323)
(13234)
(12985)
(12928)
(11759)
(11483)
学科
(94121)
经济(93965)
(90603)
管理(90401)
(88101)
企业(88101)
方法(43223)
数学(33634)
(33470)
数学方法(33239)
业经(28681)
中国(26472)
(24255)
财务(24186)
财务管理(24153)
企业财务(22945)
(22804)
(22431)
理论(22269)
技术(20781)
(18905)
(17967)
(17703)
地方(16778)
(16571)
(16119)
贸易(16110)
(15689)
(15399)
环境(14973)
机构
学院(354249)
大学(348920)
管理(141564)
(134515)
经济(131382)
理学(121723)
理学院(120416)
管理学(118517)
管理学院(117853)
研究(110447)
中国(82030)
(74271)
(67210)
科学(66714)
(54631)
(54112)
财经(52884)
中心(49851)
(49484)
业大(49404)
研究所(49163)
(47787)
北京(46762)
(46546)
师范(46162)
(43301)
技术(42548)
(40464)
经济学(39596)
财经大学(39034)
基金
项目(235588)
科学(186328)
研究(178958)
基金(168246)
(144182)
国家(142832)
科学基金(124420)
社会(110462)
社会科(104496)
社会科学(104468)
(94738)
基金项目(89440)
教育(86116)
自然(79938)
(78944)
自然科(78079)
自然科学(78063)
自然科学基金(76671)
编号(75702)
资助(68576)
成果(61631)
课题(53376)
重点(52735)
(52111)
(50816)
(49398)
项目编号(47502)
创新(47104)
(47088)
教育部(45609)
期刊
(151527)
经济(151527)
研究(103146)
中国(74096)
管理(57355)
(56140)
教育(53524)
学报(51106)
科学(47312)
(44357)
大学(39551)
技术(38237)
学学(36962)
农业(30473)
(28227)
金融(28227)
财经(26452)
业经(24992)
经济研究(22683)
(22591)
职业(20101)
问题(18996)
技术经济(17597)
图书(17534)
(17342)
财会(17213)
理论(16881)
科技(16786)
现代(16359)
会计(16055)
共检索到525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频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发展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深入,职业院校越来越意识到在产学研过程中,校企协同发展以及"用"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目前,职业院校在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的研究还不深入。本文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内涵、特征、构建内容及指导原则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指出人才培养机制包含3方面内容: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外部支持机制、职业院校之间的校校协作机制、职业院校内部各项职能的协调机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应楠  陈福明  
为更好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对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苏南职业院校为例,基于协同理论,从外部推动、校企协同等方面,对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及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不足,从外部战略规划、内部激励制度、协同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士华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新要求,良好的外部环境成为高职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保障;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创新的关键,健全的运行机制是基础,创新的合作平台是载体。这4方面形成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合力,共同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应楠  
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模式之一。文章分析了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内涵及发展历程,并结合当前实际,总结了我国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和实践,从创新发展规划、多方联动合作、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四点启示,为职业院校更好地开展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权锁  李荣  徐国华  
在分析目前我国产学合作呈现出低层次、低效率和表面化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校企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机理。提出特色大学和行业企业的多个参与主体之间以"共赢"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的建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改革创新,从而实现特色大学和行业企业的良好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春燕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规律性,需要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等组织的共同参与。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为高职院校应遵循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外部保障机制,健全政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内部管理机制,为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慷慨  曹照洁  
"互联网+"行动推动了各行业数据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如同普通高校因应跨界人才的时代需求而广泛开展新工科建设一样。"互联网+"职业教育在产业重构升级、社会多元协同、资源配置优化、智慧校园建设等社会发展背景下,进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再造成为必然选择。校企协同人才培养需要依托大数据进行决策,保证人才培养入口和出口决策的科学性;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制度,提高职业院校的"产品"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借助现代技术和工具整合教学资源、优化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和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为地方产教融合发展集聚智力资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红霞  
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作为高等教育成功育人模式,在国内已深入探索应用近二十年。本文通过辨析校企协同概念,剖析校企协同的现状表现及问题症结,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平台,兼顾多方利益诉求,构建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多措并举,真正形成因需制宜、资源共享、亮点凸显、深度融合的校企协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锋  
对广州先进制造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府主导模式的不完善、院校自我调适机制的不健全、行企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等,应从校政协同、校行协同、校企协同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对策,并尝试构建基于"校政行企"协同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小平  
目前高等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教授,而容易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有效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必须转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协同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目的,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桂芹  
中国实现"强国强军梦",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重要而关键的助推器。然而,我国创新型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的发展的效果与进程,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技术进步、高校科研发展、社会科技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剖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突出困难,提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含笑  柴政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的无缝对接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软件类应用型专业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但在某些地区因未能构建良好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存在"企业热、学校冷",或者毕业学年企业主导学校参与度不高,使得学生对学校认同度下降等问题。文章以江西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构建机制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为例,以期为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俊晖  
随着"一带一路"和制造强国建设深入实施,以高铁和工程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率先走出国门,装备制造类外向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问题尤为突出。在研究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国际产能合作,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湖南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提出了构建校企协同外向型人才培养需求机制、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保障体系及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慕东  仇新明  
美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有"项目/课题"模式与合作教育模式两种类型。在"项目/课题"模式中,政府设立科研项目、提供资金与政策资助,大学参与、承担政府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实现高端科研人才培养。合作教育模式通过培养对象选拔、教学与指导、协调与服务、责任与约束及考核与评价机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国家层面应设立科研创新项目,助推重点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产学研合作政策支持机制,完善科技孵化制度,为职业教育产学研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满足人才培养资源的适时需求,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培  南旭光  
在"互联网+"时代,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是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基于社会网络及协同理论的视角,建构了一个以职业性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有效联结为方式、以校园教育与企业生产高度耦合为路径、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统一为动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条件支撑的C-TRPS式立体协同人才培养机制。这一机制的具体实现路径包括: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拓展社会合作网络,发展远程职业教育,扩大信息技术应用,健全政策支持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